北京時間10月13日20時25分,SpaceX星艦進行第五次軌道級飛行試驗,大約7分鐘后,地面上的捕獲裝置首次成功抓住了從天而降的一級火箭。這個大家伙有將近300噸重,24層樓高。
這是人類首次以這種經濟的方式回收火箭。從前火箭殘骸直接掉到地表,廢了,馬斯克的方式意味著重復利用向前大大邁出了一步。
現在說它“接近實現”還早,不過人類的所有發明創造,都是從最初的不可能,然后成了現實。
關于馬斯克的爭論由來已久,一部分人說他是“超級天才”“人類之光”,另一部分人說他是為了股價瘋狂炒作的資本家。前者讓他成了“圣人”,后者讓他成了“商人”。
其實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是一回事,后者是不允許他當“商人”,只要求他成為“圣人”。
這種心態是培養不出馬斯克來的。
馬斯克是個什么人呢?他是藝術家、科學家、實業家的結合體。
中國網友戲稱“筷子夾火箭”,“從天而降的掌法”,后者參看周星馳的《功夫》。很欣賞這兩句神評,因為有想象力。
藝術家最可貴的就是他們那超凡脫俗、天馬行空一般的想象力,這是一切創新創造的基礎。
可能最典型的就是法國作家凡爾納。他在小說中,描寫了現實中都沒有發明出來的潛艇、電報、電視、飛行器,甚至有三位探險家坐在一顆大炮彈里,射到月球上去了。人們說,凡爾納是“科學時代的預言家”,“現代科技只不過是凡爾納的預言實現的過程而已。”
中國人想象力之豐富,曾經是遙遙領先的?!斗馍裱萘x》不是也想到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嗎?雖然這是神魔不是科學幻想,但中國人的藝術細胞相當強大,這個我敢肯定。
可惜老祖宗不許胡思亂想,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水滸,女不看西廂。腦袋被壓制到如此程度,思想被禁錮到如此程度,連想的自由都沒有,以至于古代中國的小說極不發達,又指望什么創造?
馬斯克算得上科學家嗎?據說他的專業能力比很多專家要差,未必稱得上科學天才。
相比天才、專家這樣的光環,馬斯克更可貴的,是他的天外飛仙般的科學思維。
我記得早年讀過劉再復的散文,篇名忘了,只記得幾句大意:
同是世間人。有的已帶著地球文明的琴弦,去尋訪天外的芳草,在淼淼的銀河畔,在無盡的天穹里,他們將翻譯星與星之間發光的絮語,喚醒他們寂寞而幽深的夢。
同是世間人。有的只知道小胡同里的宇宙,他們的人生樂趣是打聽別人的“陰私”,盯著寡婦門前野男人的出入,目光縮小到像只米老鼠,只見到自己幽暗洞穴的尺方世界。
馬斯克的科學思維,能夠聚集一流的科學家,這比他一個人探索還要可貴。200年來,從社會財富增長,到人類進步,全都有賴于企業家具有科學家的思維。
企業是200年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果沒有企業,那么愛迪生的發明就只是躺在實驗室的成果,雖然他后來辦實業破產了;如果沒有企業,諾貝爾的炸藥、巴斯德的滅菌法和狂犬疫苗,都無法推廣到社會。
因為有了企業,人類天才的創造才有見到天日的機會,那些天才才不至于餓死。鼠目寸光的人,苛責天才為什么不拿出配方貢獻社會,卻看不到天才為了發明傾家蕩產馬上餓死。企業家的貢獻在于,除了創造財富,還留住了這個星球上的天才。
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功的國家,都有若干個老大老大的企業在做支柱,沒有這些企業,這些國家會一貧如洗。
馬斯克必須具備商人屬性,蔑視商人,那是2000年前中國人的思維,司馬遷在給那些官僚寫了本紀、世家之外,還寫了《貨殖列傳》,強調經濟發展和商品流通,他的腦袋領先某些人上千年不止。
筷子夾火箭,就是企業家精神:敢想象,有科學,有實業。
這樣我們就清楚了,培養出一個具有馬斯克潛質的人并不難,中國人是天生的藝術家(比如東北人),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師群體和無數理工男,中國的企業多如牛毛。但是這三者如何結合起來,如何敢于一次次地失敗,如何允許企業家仰望星空,如何允許馬斯克這種瘋狂的想法留存于世,諸般因素結合起來,看來是比較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