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歷史小說《問道無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三卷:長春真人西游記
第二十八章 雪山論道(2)
前文鏈接:第三卷第二十七章
邱處機辭別成吉思汗出了大殿,劉仲祿引領(lǐng)他們來到旁邊的大帳,師徒十幾個人就在這里住了下來。
杜小虎仍然陪在邱處機身邊,不過,和以前每天都無憂無慮不同,現(xiàn)在他嘟著嘴,滿臉郁郁之色。
邱處機知道杜小虎為什么會這樣,于是把他叫到身邊,安慰說道:“沒有見到大汗你也不用如此。你看,你那些師伯、師叔不是也都沒見到嗎?”事實確是如此,初次見成吉思汗,只有邱處機在劉仲祿陪同下進了大殿,其他人一概被攔在了殿外。
“可是我不一樣,我找他有事!”杜小虎氣鼓鼓地說道,“我走了這么遠(yuǎn)的路,就是為了見見他,問他一件事!”
邱處機知道,杜小虎一直對父親戰(zhàn)死沙場的事耿耿于懷,不由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嘆了一口氣說道:“小虎,冤仇積壓在心里,只會讓自己痛苦。我們這次來,并不是為了找誰尋仇,而是要讓活著的人不再受苦。你的父親,他也不會希望你帶著仇恨生活下去!”
“可是,”杜小虎被邱處機說中心事,眼中淚花一閃,“可是不問他一問,我這心里終究是過不去!”
“成吉思汗身邊守衛(wèi)森嚴(yán),又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邱處機想道,不過卻不好直接把這話對杜小虎說,只是說道:“我們在這里還要停留一段時間,或許你還有機會見他問一問。”
可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連邱處機也沒想到,因為突然有消息傳來,回紇地區(qū)有山賊作亂,成吉思汗決定親征。這樣一來,按計劃確定的四月十四日會面只能推遲,近期內(nèi)連邱處機也見不到成吉思汗了。
成吉思汗派人來和邱處機重新約定會見的日期,邱處機大致推算后,將日期定在了十月。
此時不過四月初,看看距離約定時間還有半年之久,邱處機于是請求回邪米思干城等待成吉思汗親征歸來。成吉思汗雖然擔(dān)心這樣一來,邱處機勢必十分辛苦,可是迫于形勢,最后還是答應(yīng)了。
回邪米思干城的路并不陌生,劉仲祿、田鎮(zhèn)海護送邱處機回邪米思干城的驛館,成吉思汗則再次帶人出發(fā)征討回紇山賊。
因為時間充裕,所以回邪米思干城走得十分輕松,大家一路走走停停,感受著異地的大漠風(fēng)光。熟悉當(dāng)?shù)厍樾蔚奶镦?zhèn)海看到與眾不同的景致時,就會讓大家停下來休息,然后給邱處機師徒仔細(xì)講解此地的地理人文特點,以及有趣的歷史故事等。
邱處機一直掛念著杜小虎的事,他明白,杜小虎的心結(jié)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打開的,因為那畢竟涉及他父親杜大成的生死,所以這一路之上他更多地和杜小虎聊天,開導(dǎo)他慢慢放下。
每到這個時候,邱處機總會想起當(dāng)初開導(dǎo)杜大成的情景。那時,杜大成也是和杜小虎一樣的年紀(jì),因為對父親的土匪身份耿耿于懷,所以非常不開心,邱處機也是這樣認(rèn)真地給他講道理,讓他終于放下了心中的執(zhí)念。
杜小虎明顯比杜大成更聰明,有更好的悟性,性情也更溫和,愿意聽從別人的教導(dǎo)和約束。邱處機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在這上面多花時間,杜小虎總會有放下的那一天。
在邪米思干城,邱處機等人又居住了三個多月。正值麥?zhǔn)展鲜斓募竟?jié),當(dāng)?shù)厝嗣χ整湥L(fēng)俗習(xí)慣又與中原大有不同,只是那莊稼成熟的氣息卻是到了哪里都一樣的,同樣都會給人帶來飽滿、喜悅的心情。
這里夏天天氣炎熱,日照時間長,所以瓜果尤其甜美。瓜果成熟時,當(dāng)?shù)毓賳T每天都會送來新鮮碩大的瓜果,香味濃郁,入口甘甜,又是他們在中原沒有見過的。
在邪米思干城,邱處機等人一直住到八月份,成吉思汗完成征討準(zhǔn)備回程時,特地派來使者相約,以為正式論道做準(zhǔn)備。
邱處機再次啟程前往塔里寒城,一路之上,不斷有成吉思汗的使者前來,傳達(dá)成吉思汗的噓寒問暖。到碣石城的時候,更有一隊上千人的護衛(wèi)隊趕來,原來的行進隊伍一下子就變得浩浩蕩蕩起來。
劉仲祿和田鎮(zhèn)海都熟悉成吉思汗的行為做派,對這聲勢浩大的護送習(xí)以為常,邱處機卻覺得太過招搖,沒想到成吉思汗的細(xì)心遠(yuǎn)遠(yuǎn)不止于此:及至快到塔里寒城時,成吉思汗的使者再次前來,和邱處機商量到達(dá)之后的日程安排。
“神仙到了這里之后,可不可以每天和我一起吃飯?”使者代替成吉思汗問道。
邱處機一聽,連忙擺手說道:“我本是山野修道之人,平時最喜歡清靜自處,大汗無需費心!”
從邪米思干城到塔里寒,不過用時二十余天,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者就不下七八次。
這一天,邱處機終于如約來到成吉思汗的大殿。
大殿之內(nèi)裝飾一新,燈火輝煌,原本在大殿內(nèi)服侍的侍女、護衛(wèi)都被屏退,就連護送邱處機前來的劉仲祿和田鎮(zhèn)海也被攔在了殿外。陪在成吉思汗身邊的,除了傳譯官之外,還有一向深受成吉思汗器重的契丹才子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正值壯年,他身材高大,相貌出眾,臉上有一副非常漂亮的胡須,儀態(tài)與風(fēng)度遠(yuǎn)遠(yuǎn)超乎常人,讓人一見就印象深刻。
7年前,蒙古大軍攻克金中都燕京后,成吉思汗久聞耶律楚材的才名,于是派人四處尋找,找到后二人進行深入交談。成吉思汗驚喜地發(fā)現(xiàn),此人果然深通治國安民之道,于是任命他為輔臣,讓他時刻跟隨在自己身邊。
耶律楚材自幼長于中原,十分熟悉漢文化,所以這次成吉思汗會見邱處機,特意安排他負(fù)責(zé)記錄論道內(nèi)容。
大殿之內(nèi),成吉思汗正襟危坐,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看向邱處機,說道:“神仙往來奔波,十分辛苦,現(xiàn)在我們終于可以開始了。”
邱處機點點頭,看看正在殿外恭立的劉仲祿和田鎮(zhèn)海,笑道:“劉仲祿不辭萬里之遙,為此事辛苦周旋;自我們到達(dá)鎮(zhèn)海城后,田鎮(zhèn)海也是千里護送,一路多有辛勞,陛下可否請他們前來一起聽講,以慰旅途顛簸之苦?”
成吉思汗一向愛護屬下,聽到邱處機的話欣然應(yīng)允,于是劉仲祿和田鎮(zhèn)海被召進大殿,和成吉思汗一起聽邱處機論道。
看眾人各自坐定,看著成吉思汗?jié)M臉期待的神情,邱處機一時竟然有些恍惚,只覺得很難將眼前這位相貌溫厚、面容和藹的人和戰(zhàn)場上那無情的廝殺聯(lián)系在一起,很難想象這人剛剛完成又一輪對山賊的征討,有多少人又新喪于他的鐵蹄之下。
想起野狐嶺那一望無際的累累白骨,想起沿途百姓因為戰(zhàn)爭而流離失所,無限驚懼悲涼的景象,邱處機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要讓這個人有所改變。
看到邱處機沉默良久,劉仲祿不由有些著急,邱處機注意到他臉上的表情,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氣,終于緩緩開口說道:“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無一不從道而生。人之始生,神光自照,行步如飛。及至漸長,嗜味愈重,神光尋滅,這正是因為愛欲之深的緣故。”
“所以有志修行之人,須去聲色以清靜為娛,屏滋味以恬淡為美,只因一旦沉迷執(zhí)著,自難明大道矣。大道平易,人人可修,人人可學(xué),資質(zhì)各別,修法自然不同。”
傳譯官字斟句酌,緩緩將邱處機的話翻譯給成吉思汗聽。
成吉思汗一向信奉長生天,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人給他講授道家思想內(nèi)容,此時聽了,只覺得聞所未聞,耳目一新,仔細(xì)琢磨,又和之前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大致相同之處。
有了這一番思考后,成吉思汗不由頷首微笑,以示贊同。
邱處機看成吉思汗興趣不減,于是繼續(xù)說道:“陛下乃是天人,天人的修行之法自然與普通人不同,因為天人有治理天下的責(zé)任。陛下的修行之法,當(dāng)外修陰德,內(nèi)固精神:體恤民眾,愛護百姓,去暴止殺,才能使天下安定,這是外修;節(jié)制欲望,保養(yǎng)精神,這是內(nèi)固。”
這番話即使用漢語講都比較晦澀難懂,傳譯官翻譯起來有些困難,于是就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略加思索后,把邱處機的這段話翻譯給成吉思汗聽。
成吉思汗一向志在天下,此時聽了邱處機的話,只覺得十分投合自己的心境,于是問道:“在治國方面,神仙有什么看法呢?”
邱處機思忖片刻,說道:“陛下既富且貴,自當(dāng)濟民拯世,那樣積行累功更為容易。陛下治國之策,應(yīng)該以敬天愛民為本,須知欲統(tǒng)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
聽到邱處機說出最后一句話,耶律楚材心頭一震,這也正是一直盤旋在他頭腦之中,但是卻沒敢說出來的話,于是沒等傳譯官求助,他已經(jīng)把這句話翻譯給成吉思汗聽。
(未完待續(xù),歡迎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