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咨詢案例中,每當(dāng)出現(xiàn)婆媳問題打來求助電話的,往往是兒媳婦人群居多,婆婆人群居少。
這個現(xiàn)象并非是因為兒媳婦這塊的人群比較事多,而是站在傳統(tǒng)繁衍的角度上來看,無論是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文化、法律層面、道德制高點上,一個婆婆要想有意去為難一個兒媳婦,那簡直是易如反掌。
只要這個兒媳婦敢和婆婆懟一句狠話,無論婆婆是對是錯,但這個兒媳婦就可能輕而易取地獲得“千夫所指”的地步。
時代文明是進步了:
至少現(xiàn)在的兒媳婦、女性廢除了古時的陋習(xí):不用再裹腳、不再隨夫姓、更不會因為一句話得罪了婆婆而進豬籠。
女性的社會地位確實是提升了,但是依然封建時代的思想你說想完全發(fā)展到脫胎換骨,還是需要時間的。
畢竟,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依然逃不了婆婆掌權(quán)的時代,只是這塊遮羞布,很多人并沒有擺在臺面上說而已。
我曾有一個來訪者是這樣口述過自己的遭遇的:
“那天,我好心邀請公婆到家里小聚,想著他們也想兒子了。好心好意地歡迎他們前來。婆婆也挺不錯的,說要給我折一床的衣服。
我曾告訴過婆婆:這個衣服不需要你幫忙,我現(xiàn)在事比較多,我晚一點來折。
但,婆婆沒有聽進我的言語,她還是一意孤行地折了。
其實,我這個人有點小潔癖,并不喜歡別人碰我的東西,但是看到婆婆那么強的控制欲,總是想在這個小家庭中展示自己的各種技能,我就忍了。
但是,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上,我還是要對她說謝謝的。
結(jié)果到了晚上,婆婆公公都回家了,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女兒、老公的衣服都整整齊齊地折在床旁,而我的衣服卻像咸菜一樣七零八落地攤在床上”
在那一刻,我突然間感受到了人世間最大的惡。這種對我針鋒相對的惡。
起初,我以為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她真的沒有看到,也是無心的,但是憑心而論,幾十件衣服在那,折的一堆沒有一件我的,不折的一堆也除了我的沒有別人的,這就是奧斯卡讓你盲抓抽獎也沒有這么高的命中率吧。
我也知道,這件事情對質(zhì)的后果,一定就是她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肯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洗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告訴你:能給你折就不錯了,我還能服侍你不成。
但是,我也嘗試過換位思考,我問過很多人,如果你是婆婆,或者說你是一個去別人家做客,就或者你是一個兒媳婦,你婆婆和老公孩子的衣服在床上,你即使對她千般恨,你做得出來就只不折一個人衣服這樣的事情嗎?
十個人給我的答案都是:我真的無法做到!
是啊,這個做不到的背后,不是說人性的好與壞,而是大腦的設(shè)定:人性本善,善良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去允許自己這樣對待旁人的。
而這個婆婆,卻可以這樣沖破大腦的原始設(shè)定,這得對兒媳婦是多大的惡?”
我的另一個來訪者的遭遇是這樣的:
“平時,我的婆婆各種指責(zé)我、破壞我們夫妻關(guān)系我都可以忍,最讓我接受不了的是,在我母親的葬禮上,婆婆不但沒有來,一分錢沒有送,甚至連個花圈都沒有。
這件事情,改變了我這一生想要去孝敬她的念頭。等到她也到了那一天,我反正也會同樣還禮的。”
這些年,因為婆媳矛盾打來電話的來訪者的案例不甚其數(shù),在網(wǎng)絡(luò)上,也有不同的心理咨詢師、情感專家做了各種各樣的建議、解讀,來剖析婆婆的內(nèi)心心理。
有的專家會讓來訪者去忍受,去改變自己爭取做一個好的兒媳婦。去討好、跪求婆婆的原諒。
但是在我看來,婆婆對兒媳婦這種刁難,已經(jīng)僅僅不單單是雙方矛盾的問題了,而應(yīng)該是大家庭當(dāng)中的權(quán)威霸凌。
她們永遠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一副女皇、老母親的姿態(tài)去震壓兒媳婦所有的哭泣、委屈、甚至是怒懟。因為婆婆比任何人都知道,她們的兒子,在法律上也沒有一條法律可以讓她們親子分離或斷絕關(guān)系,但是兒媳婦不一樣,法律上是可以明文離婚的。
有人就會問:難道婆婆就不害怕自己的兒子、兒媳婦離婚嗎?不是有一句古話叫: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嗎?
但是如果你去走進婆婆悲涼的人生,也許你就可以完全可以去感同深受她的所作所為:
一個年輕時也同樣被她們的婆婆壓制過來的如今的婆婆,一個不被老公疼愛的她們,把所有的目光焦點都放在兒子身上,兒媳婦自然就成了她們假想當(dāng)中的情敵。
那么,試問一個從來沒有被愛滋養(yǎng)過的女性,永遠以受害者姿態(tài)的女人,會怎么處制她的情敵呢?
看過呂后與戚夫人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當(dāng)然,我們在法制社會,那些可憐的婆婆在法律、道德下對兒媳婦還是有約束的。
她不是不會害怕兒子婚姻不幸福,但是這個兒子的婚姻不是在她可控范圍的,她就會寧愿玉石俱墳,也不可能讓兒媳婦坐收漁利。
也有的專家,會剖析,這當(dāng)中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老公不給力,不會做人,才導(dǎo)致婆媳關(guān)系惡劣。
但是說實話,皇帝都沒有辦法解決皇宮內(nèi)的宮斗、清官都難斷家務(wù)事,區(qū)區(qū)一個老公,真的能有那么大的作用嗎?
其實,本質(zhì)的根源,還是源于公公在家庭當(dāng)中的缺位,對婆婆的呵護、關(guān)心與愛的抱抱過少,才會最終導(dǎo)致:女人終究是為難了女人。
試想,如果公公對婆婆的眼神都是柔情似水、言語甜蜜如初戀,婆婆有可能心態(tài)崩盤,把畸形愛意的轉(zhuǎn)介嗎?把這份對老公的崇拜、期待以及爭寵轉(zhuǎn)介到兒子身上?又會把兒媳婦當(dāng)成假想敵嗎?
試想,如果婆婆在吃蝦的時候,是公公小心翼翼地給她探試嘴角、剝蝦,婆婆會叉著腰,有時間,有那閑工夫罵兒媳婦不會做飯,嬌生慣養(yǎng)嗎?
相反,這個婆婆可能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地主動幫兒媳婦剝蝦了吧!
試想,如果婆婆在情人節(jié)的時候,也能收到公公的鮮花、擁抱,她會因為自己兒子給兒媳婦情人節(jié)買奢侈品的時候,說浪費錢嗎?
當(dāng)然不會,嫉妒才會讓一個女人發(fā)瘋、發(fā)狂到想要病態(tài)折磨另一個女人。因為在心理學(xué)上,這個從來沒有擁有過愛的婆婆,她不可能永遠一直目睹另一個女人,在她眼中,什么都不要做,也不會做,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讓她的兒子買包、買鞋,還做飯。
這怎么可能?她深愛的男人都做不到,她調(diào)教出的兒子卻做到了,她可以讓自己的勞動成果去成全別人的幸福?
所以,她只有通過對兒媳婦的百般刁難,讓她也成為一個比自己更慘的女性,她才可以足以證明自己活著一生的價值、三觀,才可以去證明自己人到晚年的優(yōu)越感與幸福。
因為,被愛滋養(yǎng)大的人,她的幸福,是希望身邊的人都可以和她一樣幸福。
但被不愛滋養(yǎng)大的人,她的幸福,是希望身邊的人不如她幸福,這才是她活著的動力和價值。
理解婆婆,同情婆婆,但是同時可以遠離婆婆。
希望看了這篇解讀的兒媳婦的你,不要再覺得是因為你不夠好才讓自己被這樣對待,而應(yīng)該客觀的告訴自己,你被針對,不是你不好,是對方不夠好。
所以,兒媳婦們,不要讓自己emo、抑郁和哭泣了。不要因為別人悲慘的故事,也要讓自己成為替罪羊去承接他人的痛苦,這是不明智的做法。
你可以選擇遠離、理解。但不要怪自己。
當(dāng)然,我身旁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婆婆,我曾有一個來訪者說:
“我的婆婆,是我的原同事,我是被她挑中的。所以婆婆直到80歲,我們都沒有紅過一次臉。”
“我的婆婆因為也是被公公各種寵愛的,所以她內(nèi)心很富足,對我比親生女兒還好,有那么幾次,讓我覺得她和媽媽是一樣一樣的。因為一個在陽光下沐浴的婆婆,才更會知道如何無條件地愛兒子,接納兒子的妻子,并真摯地祝福我們。”
最后,我想說,也請婆婆們不要對號入座,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是不好的,也不是所有的婆媳關(guān)系都是惡劣的。我僅針對我的來訪者案例進行剖析,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呼吁:讓更多產(chǎn)后抑郁的女性不要輕生、自殘、自傷、放棄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每天痛不欲生。
祝每一個家庭:家和萬事興!
作者:心理咨詢師紅衫倩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