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理財圈人士,我是先聽到京東金融擠兌傳聞,再知道因楊笠代言京東雙十一活動被很多男性用戶抵制,結(jié)果牽連到京東金融這么奇葩的前因后果……
照理說,這事一沒理財屬性,二涉及性別對立問題,站男被女噴,站女被男噴,不偏不倚理客中被兩頭噴,聊這個雷就是求減粉
成年人既成觀念很難改變,尤其這種是個人都能說上兩句的無門檻站隊話題,無法突破自身性別局限,說再多都是對牛談琴
但對心態(tài)開放包容的人來說,依然能有所啟發(fā),所以決定頂著雷聊兩句~
每次聊到言論自由,都有人懟:任何國家都有自由邊界,我們這邊有這個那個雷區(qū),美國不也一樣嗎?你敢諷刺黑人嗎?敢調(diào)侃LGBTQ?為什么對我國馬列主義,對歐美自由主義雙標呢?
這種例證只看到現(xiàn)象,卻忽視本質(zhì)
道德的邏輯起點是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不想被別人限制自由,就不該限制別人自由——前提是他人自由不妨礙公共利益——從而分化出“私德”和“公德”兩個不同道德范疇,別人私德你無權(quán)干涉,干涉就是妨礙他人自由(多管閑事),公德人人都該遵守,有人不遵守,你就有權(quán)批評指責,甚至立法處罰
前幾天聊到陳冠希艷照門,有人說這種事任何時代公眾都無法接受,還是個語文老師說的——
說明今天很多知識分子還是沒有私公德兩分的概念,自己私德不能接受的行為(海王+拍性愛視頻),就默認為公眾不能接受,誰做都要挨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演出的第二個道德準則是你不想被別人欺負,就不該欺負別人,所有人一律平等
但實操過程中,有人含著金鑰匙出生,有人一出生就是孤兒,有人身體健碩,有人先天殘疾,有人生在風和日麗的黃金寶地,有人生在冰雪覆蓋的苦寒之地……
在充分自由競爭的生存環(huán)境下,結(jié)果必然少數(shù)強者更強,多數(shù)弱者越弱,到處都是二八甚至一九法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也就是老子說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但人類是群體性動物,人類文明發(fā)展依靠所有人高度協(xié)作,少數(shù)強者過度欺壓多數(shù)弱者,最終多數(shù)弱者就會奮起反抗,文明自我毀滅
出于長遠共同利益,少數(shù)強者有道德義務照顧更多弱者,讓弱者也能獲得有尊嚴的生活——既包括基本物質(zhì)保障,也包括言論等精神層面給予尊重
這就推導出法國大革命喊出的第三個普世價值——博愛
自由、平等、博愛,順序不能錯,自由是道德黃金律推導出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普世價值,然后才是平等,最后才是博愛
面對復雜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理想主義的平等理念不得不妥協(xié),加入博愛,就成了“公平”——不能只考慮規(guī)則或初心是否完全平等,還要考慮不同個體、群體、國家之間巨大的背景差異,在最終結(jié)果上予以調(diào)整,以達到更合理的狀態(tài)
這問題我在里有過詳細闡述
英文中,這是三個詞源完全不同的單詞,但中文是方塊字排列組合,導致平等、公正、公平、正義這些概念很多人無法準確區(qū)分
基于公平這一普世價值,強者理應給予弱者更多尊重,所以在言論領域,弱者可以嘲諷強者,強者不該調(diào)侃弱者
邏輯上說,強者由于事實上更強大,更易自信,弱者對其嘲諷,很難傷及自尊,完全可一笑了之
弱者由于事實上更弱小,更易缺乏自信,強者再對其冷嘲熱諷,就是在最敏感的傷口上撒鹽,更會助推社會刻板印象,使弱者處境更艱難,弱者當然更容易炸
很多群體強弱,一目了然——
政府/軍隊/警察VS普通民眾
富人VS窮人
房東VS租客
成年人VS未成年人
壯年人VS老年人
健康人VS殘疾人
帥哥美女VS丑男丑女
西方國家普遍遵循言論自由準則,或者說“政治正確”的本質(zhì),就是弱者可以嘲諷強者,強者不該調(diào)侃弱者
比如基于歷史原因和現(xiàn)實經(jīng)濟地位的顯著差異,白人不能拿有色人種開玩笑,但所有人都可以拿白人膚色開玩笑,因為白人是強者
比如基于千百年來傳統(tǒng)道德觀念,LGBTQ這些性少數(shù)族群歷來被欺負,長期受不公正待遇,理應獲得更多關愛和平權(quán)支持,因為LGBTQ是弱者
再如嘲諷猶太人被長期視為政治禁忌,主要是二戰(zhàn)納粹屠猶,引發(fā)全球同情,猶太人長期散居歐美各國,不該在人家傷口上撒鹽,所以得到更多保護和尊重
但現(xiàn)實的復雜性在于,強弱關系不是永恒不變的
對黑人進行適當政策傾斜是公平,但傾斜過度,嚴重侵犯其他族裔利益,引發(fā)逆向歧視,就有爭議了
LGBTQ也一樣
民主黨為代表的白左過于強調(diào)LGBTQ平權(quán),從小給孩子灌輸這套理念,但同性戀到底100%天生永不可逆,還是后天也可能因環(huán)境影響(誘導)改變性取向,這在科學上依然有爭議,就像有人性格天生內(nèi)向/外向,但成長經(jīng)歷逐漸將之轉(zhuǎn)變?yōu)橥庀?內(nèi)向,也不無可能
這也是馬斯克調(diào)轉(zhuǎn)船頭,全力支持特朗普的最主要原因——他把大兒子變性這件事的怒火撒在民主黨控制的加州教育系統(tǒng)上
對猶太人的特殊對待,爭議更大
二戰(zhàn)時歐洲猶太人的確值得同情,但今天猶太資本對美國各行各業(yè)都有深度影響,再加上這屆以色列政府如此蠻橫,很多歐美人認為今天猶太人/以色列是強者,用資本力量裹挾輿論,壓制反對聲,反而站在道德對立面
但在歐美,所有政治正確都是市場行為,違反政治正確可能受到公眾、上司、老板、鄰居、老師、同學的批評、孤立、各種穿小鞋……但不會引發(fā)行政力量干預,更上升不到觸犯法律的高度
注意我的用詞,強者“不該”調(diào)侃弱者,這么做不道德,不該提倡,但沒說不允許調(diào)侃、謾罵甚至詛咒弱者
你當然可以公開批評猶太人、吐槽黑人,反對LGBTQ,諷刺女權(quán),也可以罵更強大的政府/官員/總統(tǒng),這樣的帖子網(wǎng)上到處都是,線下也是既有支持巴勒斯坦的集會,也有支持以色列的集會
你如果不知道,以為美國沒人敢罵黑人女同,只因簡中互聯(lián)網(wǎng)選擇性投喂境外信息,造成認知偏差
至于當年推特把特朗普賬號也給封了,不正反過來證明,連總統(tǒng)都無法控制言論平臺的決策嗎?
每個平臺都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傾向,平臺認為你價值觀問題很大,威脅公共利益甚至國家利益,不宜繼續(xù)傳播,就可以封殺
但沒有任何資本可以控制所有平臺“全網(wǎng)封殺”,推特封殺特朗普后,特朗普干脆自建言論平臺(Truth Social),繼續(xù)叨逼叨
總有觀點不合的人留言喊力哥閉嘴,我說我在自己平臺說話,你有什么權(quán)利喊我閉嘴?我有權(quán)說我想說的,你也有權(quán)取關,甚至自己開個賬號反駁我,當然你也可以作為黑粉,一直罵我,我看了不爽也可以拉黑……
這,才叫“言論自由”
歐美的行政力量既不能全網(wǎng)封號讓你閉嘴,更不可能讓你面臨牢獄之災,你觸碰政治正確紅線,只要做好接受社會懲罰的覺悟,比如粉轉(zhuǎn)黑,老板炒魷魚,家人決裂,朋友絕交等代價就可以了
而作為大包大攬的大政府社會,我們對言論自由的容忍度,顯然低于歐美
首先,是弱者(普通民眾)對掌握公權(quán)力的最強者的批評諷刺,被行政力量嚴格限制
其次,對于愛國等所謂“大是大非”問題,面對定性為“大非”的言論,不僅行政力量會封殺,甚至還可能動用《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懲處
最關鍵的是:什么叫“損害民族精神和情感”?這個執(zhí)法尺度沒法量化,怎能輕易入罪?
于是出現(xiàn)同樣為國效力,為國爭光的國字號球員,調(diào)侃中國男足輸球沒問題,調(diào)侃王楚欽輸球就要被封殺
這就很讓人懵逼,乒乓球運動員天生比足球運動員更高貴?還是更弱勢?更不能傷自尊?
再次,為給公眾起到正面引導作用,這些年行政力量對娛樂明星犯錯容忍度越來越低,別說涉嫌黃賭毒偷漏稅直接永久封殺,哪怕次一級道德問題(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甚至個人私德問題(如婚外戀),也難保無虞
當年艷照門后,陳冠希不是被行政力量封殺,而是被市場力量自發(fā)抵制,混不下去只能退圈走人,最近Twins開演唱會,網(wǎng)民聊起胖得離譜的中年阿嬌,話題還是集中在當年艷照門上
公眾人物私德不檢點,粉絲無法接受,自然會被懲罰,最終市場會選擇原諒還是不原諒,何須行政力量一刀切,永久阻斷諒解機制,把人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呢?
更何況,同樣是影響力巨大的公眾人物,當年孫楊公德私德都有顯著瑕疵,簡直就是標準巨嬰,但人家游得快,最后還是召回國家隊,為何體育明星就和娛樂明星區(qū)別對待呢?
當年王力宏老婆公開撕逼,苦心經(jīng)營20多年的優(yōu)質(zhì)偶像人設一夜崩塌,這么多年才慢慢緩過來
當年李云迪嫖娼,就算行政力量不干預,品牌也紛紛解約要求賠償,市場已經(jīng)讓他吃足苦頭
現(xiàn)在易建聯(lián)涉嫌嫖娼傳聞,至今沒有回應,任由傳聞發(fā)酵,同時各大品牌紛紛解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真假,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這位已退役的前籃球明星,行政力量還會插一手嗎?
最后,今天多數(shù)國人道德觀還是偏保守,行政力量習慣站在觀念傳統(tǒng)的多數(shù)人一邊,對持少數(shù)觀點的聲音進行打壓
比如LGBTQ在國內(nèi)顯然是弱勢群體,但公開為LGBTQ鼓與呼的聲音,還是很容易被禁——很多無法接受的人(比如認為同性戀=“神經(jīng)病”)反手一個舉報
一模一樣的日本游記,去年寫的活到現(xiàn)在,今年重發(fā)舉報人多了就掛了,你說搞不搞笑?
再如近期很火的美國先鋒設計師穿“奇裝異服”逛故宮遭勸離事件
我個人和絕大多數(shù)中國網(wǎng)民看法一樣,這衣服造型實在太夸張,與故宮氣場很不和,問題是人家為什么發(fā)帖說感覺自己被羞辱了呢?
因為故宮沒明確說過游客穿這樣的衣服不能參觀啊,你現(xiàn)在對我著裝歧視,放美國這可是嚴重“政治錯誤”
事后故宮方面解釋說,對游客著裝沒特別要求,只要別太夸張就好
這兩句本身就有矛盾,既然沒特別要求,只要別袒胸露乳就行,你管他穿什么?
更重要的是,什么叫“太夸張的著裝”?
打扮成清朝皇帝參觀算夸張嗎?你說在故宮很應景啊,那打扮成孫悟空呢?打扮成鋼鐵俠呢?打扮成藍精靈呢?
1000個人心里有1000個標準,我覺得打扮成孫悟空不夸張,打扮成鋼鐵俠就太夸張,你覺得同樣打扮成藍精靈,謝娜不夸張,鳳姐就夸張了……
因為沒有明確標準,完全由保安現(xiàn)場定奪,不就成了口袋罪?
要知道,國外某些旅游景點對著裝有要求,那是明明白白寫清楚的,進清真寺女的就要把頭包起來,進泰國大皇宮男的也要把腿包起來,童叟無欺……但故宮把人家趕走的標準在哪里?
類似還有近期上海迪士尼發(fā)生的不愉快事件,有游客帶撲克入園被攔,可迪士尼沒要求不能帶牌啊,哪怕保安初心是不想游客長時間占據(jù)公共休息區(qū)打牌,影響其他游客,也不是不讓人帶的理由
事后,迪士尼很快公開道歉
差異就在底層思維不同——故宮認為多數(shù)人不接受就可阻攔,迪士尼認為無明文禁止就不能阻攔
這也是我一再強調(diào)行政力量決定言論尺度最大的問題——標準不明確,所有人都生活在不知哪句話說錯就被罰的恐懼中~
理解底層邏輯和案例解析后,再來看國內(nèi)允許公開討論的最敏感議題之一——性別對立
為啥只有女權(quán),沒有男權(quán)?
因為千萬年來男性依靠更強的生理力量,長期統(tǒng)治社會,壓迫女性,這就是個男權(quán)社會,自然無需再發(fā)動男權(quán)運動
也正因長期男強女弱,才需要在男女對抗問題上,對男性做更多道德捆綁
所謂“好男不跟女斗”,同等身體條件下男性可輕易擊敗女性,但男性覺得這么做不道德,全社會都指責你,就不敢太放肆——至少公開場合不敢,但回家把門一關,有些男性中的loser敗類控制不住,想要家暴
問題的復雜性在于,現(xiàn)代社會,女性受教育水平大幅追上男性,大學生還出現(xiàn)女多男少局面
一部分精英女性收入也高于大部分男性,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后,自然擺脫了對男性(丈夫)的人身依附
但婚姻特別是生育可能嚴重影響女性的收入、事業(yè)、健康以及幸福感,帶娃那是真累啊,有操不完的心,很多男人又死人不管,很容易emo的……于是找對象就從必選項變成可選項,寧缺毋濫
起碼學歷和收入不能低于自己(或差太多),否則豈不虧大了?
更要求男方充分尊重女性自由和獨立人格,當然最好能帥一點,家庭背景好一點,幽默一點,博學一點,生活情趣多一點,能主動提供情緒價值……
這種男人有嗎?
當然有,就 是太少,不夠分……
(無厘頭思考題:你覺得力哥算不算這樣的好男人?)
然而大部分男性并沒有隨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發(fā)生觀念轉(zhuǎn)變,有錢男人還是喜歡年輕漂亮溫柔聽話的,而符合他們標準的女性又往往沒有特別強的女權(quán)意識,這部分精英男早早名草有主后,很多精英女就傻眼了,婚戀市場挑來挑去都是“爛貨”……
所以性別強弱問題,出現(xiàn)了分層:
少數(shù)掌握權(quán)力和財富的男性,的確比幾乎所有女性更強大
但相當數(shù)量大城市高學歷高收入女性,又對更多窮苦男性形成階層和性別雙重碾壓
揭開性別對立表象,實質(zhì)依然是階層對立——有錢有才也掌握更多話語權(quán)的女性,對沒錢沒才缺乏話語權(quán)男性的嘲諷
楊笠出圈的那句對“普信男”的調(diào)侃,就非常典型
在此語境中,男性分四類——
優(yōu)秀+自信,合理組合,沒槽點,脫口秀很難出包袱
普通+不自信,合理組合,本就弱勢,再去傷口上撒鹽也不道德
優(yōu)秀+不自信,優(yōu)秀還不自知,或者說還很謙虛,時時自省,這是頂級獵物,可以調(diào)侃,但很難讓女性觀眾完全high起來
這些女性最愛看的,當然是調(diào)侃普通+自信的男人,這是她們職場、生活和相親時遇到最多的男性,天然厭惡,楊笠用戲謔方式吐槽她們心里所想,自然大受歡迎
問題是,這種調(diào)侃,還是有道德瑕疵
強者不該調(diào)侃弱者,很多普信男工作中已是弱者,男女關系上可能也是弱者
知道缺乏競爭力,才需要在精神上不斷給自己打氣,才有勇氣面對生活困境,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如果普通還自卑,完全自我否定,那不得徹底躺平,毫無希望了嗎?
脫口秀天然是諷刺的藝術,得罪人的藝術,否則如何引人發(fā)笑呢?
都像春晚小品相聲,為追求喜氣洋洋的和諧氛圍,誰都不得罪,誰還會發(fā)自內(nèi)心開懷大笑呢?
但脫口秀過去是小劇場封閉演出的藝術形式,比如楊笠脫口秀只給現(xiàn)場幾百個女粉講,賓主兩歡,某問題
可一旦上網(wǎng),所以人都能零成本看到,難免刺痛被調(diào)侃諷刺的那些弱勢群體
所以在歐美,脫口秀最主要諷刺的是表演者自己或搭檔,最多加上真假難辨的“親友”,你們賺這份錢,受這份累,某毛病
其次就是公認的強者,如政府,總統(tǒng),首富……諷刺非富即貴,在歐美是政治正確,群眾喜聞樂見,總統(tǒng)聽你諷刺他,哪怕心里MMP,表面上也要笑嘻嘻鼓掌,稱贊你有才~
但在我國輿論環(huán)境下,就……
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中國脫口秀演員或者說所有內(nèi)容工作者長期面臨的創(chuàng)作困境……可能一個不注意,從業(yè)生涯就over了
楊笠火起來這些年,各種通告廣告接不停,早就不是普通精英女性,而是財富級別遠脫離大眾的既得利益階層
她不在乎被部分男性抵制謾罵,不得罪他們也賺不到這份錢不是?
只要繼續(xù)維持人設,討好女性,諷刺男性,事業(yè)就會節(jié)節(jié)高
所以接廣告再精準一點,白酒、數(shù)碼、游戲這些為數(shù)不多男性客戶為主的行業(yè),別摻和了,目標鎖定女性客戶為主的行業(yè),那就太多了……
都說中年男人不如狗,別看男人賺錢多,花錢能力根本沒法和媳婦孩子比……
比楊笠更要吸取教訓的是各公司市場營銷部門以及廣告公關行業(yè)同仁
由于女性從業(yè)者居多,可能從提案的基層到拍板的老大,都是楊笠粉絲,都覺得沒毛病,借此可吸引一大批女性客戶
但如果女權(quán)在網(wǎng)絡輿論上過于強勢,形成逆向歧視,難免引起男性反彈,進一步刺激性別對立
一旦引火燒身,像京東這樣忙不迭道歉切割,又會反過來傷害女性客戶,也來跟風抵制(東子明尼蘇達事件又給拿出來鞭尸),來回打臉,京東市場部老大得多蠢才會同意這種餿主意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