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玉山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交通運輸部門的悉心指導下,按照“縣有精品路、鄉有示范路、村有整潔路”的要求,結合建設秀美鄉村、發展鄉村旅游等工作,扎實開展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活動,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再上新水平,農村公路整體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出行條件全面提升,書寫了玉山縣農村公路為民便民富民新篇章。
懷玉山又稱玉山、輝山、玉斗山,坐落于江西省玉山縣西北60公里處,與三清山對峙相望,因“天帝賜玉,山神藏焉”而得名。懷玉山風景區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享有“原始懷玉”的美稱,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2009年4月懷玉山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2017年12月懷玉山風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懷玉山是“美麗的江南高原”、“贛劇之鄉”、“國家森林公園”,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懷玉山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2-16度,“盛夏夜蓋被,立秋桃始熟”,是山中氣候的真實寫照,是浙贛鐵路沿線海拔最高、容量最大、氣候最涼爽的高山盆地。
“十三五”省定貧困村玉峰村就位于懷玉山上,玉峰村現有住戶336戶1369人口,在整村脫貧之前,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為徹底擺脫玉峰村的貧困面貌,縣委、縣政府精準定位,提出將懷玉山打造成“精神高地、康養勝地”的目標要求,全力推進懷玉山的鄉村旅游,切實提高玉峰村老百姓的經濟收入。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縣委、縣政府抓住德上高速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上級資金補助,投資2.9億元完成了18.77公里的“天路”建設。該路全線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路面采用瀝青砼路面,并在沿途設置了2個觀景平臺和1處旅游景觀墻,結合美麗生態路建設理念實施,形成了玉山樣板的“1號公路”,達到了“車在畫中行,人在景中游”的旅游公路效果。項目建成后,群眾依托公路在沿線開辦了許多懷玉山特色民宿,暢通了當地盛產的高山有機蔬菜、高山油茶等土特產品銷路,正如百姓坦言:“1號公路建成后,不光是在旅游上面是1號,生態上面是1號,更是我們富民的1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創業的商機,全民可以參與創業,來開發全域旅游。”極大地改善了沿線居民的出行條件,還對懷玉山的旅游開發和沿線地區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項目2017年度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最美扶貧旅游公路,2019年被省交通運輸廳評為江西省第一批綠色公路建設示范工程創建項目,2020年又被交通運輸部評為深化綠色公路建設試點技術總結項目。
“農村公路+”的模式極大地推進了玉峰村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作為縣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也切實收獲了農村公路與鄉村旅游重點村鎮融合發展的豐厚碩果。目前,玉峰村有農家樂110家,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玉峰村農民人均收入42000元,增幅12%。“原來我家只有3間一層小瓦房,我腿腳又不方便,不能干體力活,家庭日常收入僅靠打點小零工維持生計。現在路修好了,懷玉山上的游客越來越多了,在政府的關心下,我也把小瓦房改造成了三層小樓房,家里也開起了農家樂,我農家樂現有12個房間,每年天氣稍微暖了之后,基本上每天都住滿了,1年下來,也可以增加5~6萬的收入,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這要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把通往玉峰村的公路給修好了。”玉峰村農民羅庭生如是說。2021年我縣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1884.95萬人次190億元,2022年我縣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2105萬人次207億元,2023年我縣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2255.63萬人次231.7億元,每年都呈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玉山縣堅持“合理布局、聯網成片”原則,以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為方向,堅持“三結合”,打通“便民”路,一是堅持與民生需求相結合。“十三五”以來,我縣抓住機遇,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2.3億余元,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危橋改造進入動態平衡,全面完成縣鄉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村道安全防護設施保障有力。二是堅持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始終把公路建設與綠化、排水設施、安防工程等做到同規劃、同設計、同施工,確保建成一條,美化一條,成就一條。近年來,共實施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提升工程74.8公里。成功打造玉紫公路、懷玉山“天路”、沙松線“1號公路”等一批美麗農村路。三是堅持與城鄉客運一體化相結合。投資5000萬元建成玉山縣公交客運站,實現了農村客運、城市公交與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無縫換乘,提升了縣城品位。出臺了《玉山縣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及出租汽車客運可持續發展實施方案》,3年來,累計投入約1900萬元用于補齊運營短板,其中:鎮村公交客運企業政策性和經營性虧損補貼約1260萬元;客運企業購置使用新能源客車40輛補貼約450萬元;建設新能源充電樁41臺補貼約170萬元。推出鄉村旅游直通車、定制班線、預約接送等個性化客運服務,持續保持行政村通客車率100%,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同時,聚焦三個聯動,打通“富民”路。“四好農村路”的高質量發展,激發了“農村公路+”的效應,促進了物流體系構建,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帶動了廣大群眾增收,很好地詮釋了“農村公路+”的致富作用。一是與物流體系聯動。加快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全面提升農村物流站點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形成以縣城東部物流園、鄉鎮服務站和行政村服務點為框架的三級物流網絡,全縣現有快遞企業19家,先后建成物流配送中心1個,配送站16個,村郵站127個,電商注冊企業達400余家,農村電商服務站達122家,全縣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00億元。二是與農業產業聯動。以“四好農村路”為農業產業發展的血脈,建成了柳林現代農業等各類示范園15個,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2家,農業經營主體1311家,其中:農業企業379家(省級10家、市級20家、縣級7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55家(國家級6家、省級12家、市級11家)、家庭農場392家(省級11家),種養大戶85家,以優質水稻、蔬菜、茶葉、油茶、水果、香榧、中草藥等為主的農業產業基地580個。三是與鄉村振興聯動。建設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等16.8公里,吸納脫貧人口1530人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監管和養護,實現公路發展和鄉村振興互促雙贏。全縣現有4A級國家旅游景區5個,3A級以上省級鄉村旅游點19個,農家樂2168家,旅游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玉山縣積極推動《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方案》和《玉山縣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落地落實,融合產業發展、資源開發、文旅發展,通過網絡宣傳,讓老百姓更多地參與“四好農村路”的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打通‘瓶頸路’、鋪平‘障礙路’、延伸‘產業路’、拓寬‘致富路’,將玉山鄉村振興的‘幸福路’越建越寬。”玉山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洪光榮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