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野生動物闖入人類生活區域,盜食雞鴨等家禽家畜的現象就從未斷絕過,只是在野生動物數量相對稀少的年份里,這類事件相對較少發生。然而隨著全國的生態環境逐漸向好,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漸漸上升,類似的事件也會變得越來越多。
不難理解,在一些有捕食者出沒的地方,那些捕食者自然就容易被家畜所吸引。比如在一些牧場,牛羊經常會被雪豹、狼等盜食。又比如近日,江蘇常熟市也出現了偷雞吃的野獸,最終被人們設計捕獲了。
雞場家禽接連失竊,作案野獸終被逮捕
事發地點位于江蘇常熟市梅李鎮新豐村灣浜生態園內,據農場主描述,近一段時間里,生態園內飼養的雞總會莫名其妙丟失,幾乎每天都有數十只雞不見了,而且有時候還會有一些雞的殘骸出現,懷疑是被野獸咬死吃掉了。
經過粗略計算,損失的雞數量已超過上百只。為了弄清楚究竟是什么野獸所為,農場主買來了抓捕籠,并將其放置在養雞大棚門外。果不其然,抓捕籠發揮了作用,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捕獲了“作案”的野獸。
籠子里面關住的是兩只長相酷似家貓,但性格十分兇猛的動物,即使被關在籠子里面,但只要有人靠近,便會齜牙咧嘴面露兇狀,看上去很不好惹。考慮到可能是保護動物,農場主在抓住了這兩只野獸之后并沒有自行處置,而是選擇了報警。
民警趕到之后,決定將這兩只野獸送往常熟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經過專業人士鑒定,這兩只動物為豹貓,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民間也稱石虎、麻貍、山貍等。
模樣可愛似家貓,性格兇猛不近人
豹貓是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長得很像家貓,不過身形要比家貓更加纖細修長。而且它身上的具有銅錢般的斑紋,所以在我國古代,又將其稱為“銅錢貓”。
在我國13種貓科動物里,豹貓算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了。從南方到北方,均有分布。而且它們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能在多種類型的環境下生存。即便是深圳這種大城市,一些城市公園、濕地里面,也能發現豹貓的蹤跡。
豹貓的體型跟家貓相似,成年后體重多為1.5-5公斤。因為分布廣泛的緣故,所以在不同的地區里面,它們的毛發顏色也會有所區別。總的來說,生活在北方的種群,毛色偏灰白,而生活在南方的種群,則多為淡褐色或者淺黃色。
盡管豹貓的外形似貓,看起來十分可愛的樣子,但它們卻是一種實打實的猛獸。豹貓性格非常兇猛,不近親人,一旦人們接近它,便會遭到它的警告示威,甚至發動攻擊。
晝伏夜出本領強,偷雞不輸黃鼠狼
跟許多貓科動物一樣,豹貓也是營獨居生活的,而且它們喜歡晝伏夜出。白天一般躲在樹洞、巖石洞、灌木叢里休息,到了傍晚時分出來覓食,活動的高潮一般是在黃昏或者清晨,有時候它們會徹夜覓食。
豹貓的本領很強,它們既極其擅長爬樹,也會游泳。能上樹捕捉小鳥、掏鳥蛋吃,也能下水獵捕魚蝦蟹。它們主要以各種小型的動物為食,包括各種鼠類、青蛙、蜥蜴、昆蟲等。當然,畢竟這是一種貓,鼠類才是它們飲食里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豹貓在民間有著“抓雞虎”的稱號,這源于它們的偷雞本領。一些生活在林緣村寨附近的豹貓,容易被人們飼養的雞鴨等家禽所吸引。它們偶爾會趁著夜色,偷偷潛入村莊,盜食家禽。豹貓偷雞吃的本領,不輸于黃鼠狼。
起初可能是因為黃鼠狼偷雞的名氣更大,所以很多時候,作案的可能是豹貓,但背鍋的卻是黃鼠狼。后來隨著被人們發現的越來越多,豹貓“抓雞虎”的稱號也就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了。
在我國,豹貓算得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動物了,曾經它們廣泛分布于我國大多數地區。比如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豹貓毛皮年收購量約20-25萬張,估計當時全國豹貓的數量,不會少于100萬只。后來由于獵捕嚴重,加之棲息地喪失等原因,豹貓的數量才迅速下降。
而今它們的種群也逐漸恢復,相關的目擊事件也越來越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它是保護動物,即便發現它正在捕食家禽,也不可以對它進行傷害,但可以制造動靜,將其趕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