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31日,為蔣介石五十大壽之日。那時蔣介石已解決了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地方實力集團。又借“剿共”之機,解決了云、貴川等地小軍閥。就在蔣介石五十誕辰日將近時,兩廣事變,蔣介石用“銀彈”進攻,不消兩月,使陳濟棠只身逃亡,兩廣為蔣氏所得。左右皆稱其“半紀功勛,實當大賀”。蔣介石對左右說:“吾黨同志,當事事為民眾著想,祝壽乃封建皇帝和軍閥所為,當今外侮內亂之際,吾更不能效仿。欲赴洛陽避之?!?/strong>
其實,蔣介石欲到洛陽避壽是虛,指揮“剿共’是實,蔣介石在解決了兩廣之后,即于10月初電令“西北剿總”,限期向陜北紅軍進攻;又電令胡宗南出一個軍的人馬,配合東北軍向紅軍發動攻擊。這時紅軍三大主力已于陜北會師,且紅軍與東北軍已達成互不相犯的默契。蔣氏的“剿共命令下達之后,除了胡宗南人馬向北挺進外,東北軍等皆陽奉陰違,按兵不動,結果,胡之人馬因孤軍深入,在山城堡被紅軍消滅了兩個團。蔣介石聞訊大為震怒,電報嚴斥張學良,追究責任,并限期復電。張見蔣介石之電,十分為難,惶恐不安,競數日不至總部。“剿總”參謀長晏道剛即往相商,張道:“我遭受國難家仇,上對不起國家、不起先人,下對不起百姓、對不起部下,處此環境,有何面目?”
晏以好言安慰張學良。回到住址,即密電蔣介石,說張學良思想波動,情緒不穩。蔣介石接到電報,即與左右親信進行商量。這時國民黨陜西省黨部、憲兵團、公安局及復興社特務處派去的特務,向蔣介石報告的情報,都說十七路軍與東北軍矛盾重重,火迸在即;并提到楊虎城曾對其親信講過,說張學良失之東北,要收西北。以此證明張、楊火迸勢不可免,情報中還建議對張、楊雙方都采取支持的辦法,以加速其決裂。當時蔣介石對張、楊火迸的情報,深信不疑。對東北軍與紅軍接觸的情報亦有,但不甚多。所以,蔣介石還沒料到張學良已同中共接觸,只認為張懷有抗日復仇之激情。10月22日,蔣介石抵西安,為使張學良、楊虎城二人“迷途知返”,特偕張、楊及陜西省主席邵力子同游華山,以改善其與張、楊的緊張空氣。張見蔣態度親熱,在返西安后,遂向蔣介石進言抗日。蔣介石見張如是說,大發雷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叫你向東,你就該向東,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張又分辯了幾句,蔣介石更加厲聲道:“關于抗日問題,政府自然會管的,當前,你要竭盡全力圍剿共匪!”
張學良受蔣一 番痛斥,見蔣氏臉色更變,沒敢再往下說。
蔣介石的“剿共”主張,對楊虎城也反復重申。
I0月27日上午,蔣介石在張學良楊虎城陪同之下,乘汽車來到了西安郊區的王曲軍官訓練團視察。因人數較多會場臨時設在訓練團駐地廟內戲臺前的大院子里,那時蔣介石面無表情,冷若冰霜。蔣介石在講話中,堅持剿共,張聽后,有如涼水澆頭,知蔣決無回轉余地。
10月29日蔣介石以避壽為名抵洛陽。蔣介石于此慶賀了其五十壽辰。之后,于12月4日,親臨西安督張楊“剿共”,并以調離、改編張、楊部隊相威脅。張學良在“苦諫”、“諍諫”、“哭諫"無效之后,即于12月12日采取了“兵諫”,指揮部隊包圍了蔣介石下榻臨潼華清池,解除其衛隊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及陳誠、蔣鼎文等軍政大員,提出了改組政府,容納各黨派共同救國,停止一切內戰,釋放上海七君子等八項主張,并電邀中共派代表到西安參加談判,組織了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和抗日援綏軍。西安事變發生之后,舉國和世界都立時震動。國內外各派政治勢力都進行了緊張的活動。國民黨親日派何應欽準備乘機擴大內戰,意欲犧牲蔣介石,以己取而代之。并美名曰“白衣誓師”。
事變爆發之際,宋美齡正在上海,知道蔣介石被扣,立即趕到南京,見何應欽欲以武力討伐張楊、并稱蔣已被害,要白衣誓師,遂急至斗雞閘五號何應欽公館,適值中央各大員開會。宋美齡披頭散發的闖進了會場,指著何應欽,大吵大鬧地說:“不許你轟炸西安,你何應欽要下命令轟炸西安,我就和你拚了!”又說:“西安情勢不明,委員長生死未卜,你若討伐,是逼張楊對委員長下手!”
各大員見宋美齡這樣失去常態,又見其言之有理,都勸何停用轟炸西安之策。
這時宋美齡還召集黃埔系軍官,陳說厲害。謂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是“是在尸體上開宴會”,此舉會使內戰擴大。但宋不是國民黨中執委,不能參加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只得于幕后操縱。由于宋的堅決反對武力討伐張楊,終使何應欽等膽怯心虛了。不得不從長計議。
14日,孔樣熙遵從宋美齡之意,在孔公館召集一次最高級會議,會上,多數人主張先進行和平營救,和平營救無望,再訴諸武力。
這時宋美齡致電張學良,將派端納飛往西安。蔣夫人為什么此時派端納去周旋?因端納與張學良私交很密。12月14日,端納攜宋美齡致張學良和蔣介石的兩封信,同黃仁霖一起,飛往西安。
當日下午,端和黃抵西安。黃是被宋派往西安探蔣的。他一見張面,即提出看望蔣介石。張表示蔣很好,但不同意黃馬上去看,原由蔣介石的態度很硬,拒不接受張楊提出的條件。張希望端納勸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端納欣然答應愿往。于是,端納在張學良陪同下,同往新城大樓見蔣介石。端納把宋美齡信給蔣介石,蔣急忙展開看去,其信寫道:
夫君愛鑒:昨聞西安之變,焦急萬分。竊思吾兄,平生以身許國大公無私。凡所作為無絲毫為自己個人權利著想,只此一點,寸衷足以安慰。.....下幾所處境況真相若何,望即示知,以慰焦思。妹日夕祈禱上帝賜福吾兄,早日脫離惡境。請兄為國珍重。臨言神往,不盡欲言,專比奉達,敬祝健康!
妻宋美齡十二月十三日
蔣氏見了宋的信,放聲大哭。經端納相勸,蔣氏介石才知道張學良對自己無加害之意,于是由綏靖公署的新城大樓移居于高培師長私宅。這時蔣介石對張學良說:“你決定何時送我回京,快點商定告訴我。”
張學良說:“此事為眾人所為,決定需眾人商定才是?!彼煊窒蚴Y介石陳述八項主張。
蔣介石聽了,大怒道:“吾以決心犧牲此身,以維國家之正氣,成仁取義,籌之至審,在新城言之已詳,何終不省,須知此身可被劫持,而意志萬難劫奪,余決不稍有遷就,非余到京,不欲聽爾對此事有只字之陳述。”
張學良見蔣介石態度如此,只得退出。
12月15日,端納由西安飛抵洛陽,與宋美齡通了電話,著重說明了張、楊的善意和蔣介石的安全。這時南京“討伐派”急欲行動,宋雖加以制止,然終被人譏笑其“彼一婦人耳,僅知營救丈夫而已”,宋美齡要端納再返西安,請蔣氏下令于何應欽,制止其軍事行動。16 日,端納又飛西安,向張、楊說明宋的意圖。經蔣百里向蔣介石進言,蔣介石于12月17日,下手諭一道:
“敬之吾兄:聞昨日空軍在渭南轟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觀察,中正于本星期六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前,萬不可沖突,并即停止轟炸為要。中正手啟
十二月十七日?!毖b
蔣鼎文攜此手令同端納一 起飛往南京。抵京后,即驅車前往雞鳴寺北極閣宋子文官邸。這時宋美齡亦在座。端納向宋氏姐妹詳述了他西安之行的情況,并說張學良邀宋子文前往。
宋美齡聽了,急切對宋子文說:“T.V(宋子文英文名縮寫),你去西安,同張、楊懇談一次吧。
宋子文欣然答應。20日上午,宋子文同端納再飛西安。張即帶領宋子文、端納見蔣介石。宋握手勞問。蔣介石悲感交集,幾不能說話。這時宋子文將蔣夫人函與蔣介石,蔣介石看道:“若子文三日不回京,則必來與君共生死。”蔣氏看罷,不禁凄然淚下。張學良和端納有意退出。蔣介石即與宋密談,蔣對宋說:“此時非迅速進兵,不能救國家脫離危險?!辈⑾蛩问疽赃M兵之方略,使其歸告南京。最后說道:“以此事之處置,應從國家前途著想,切勿計慮個人之安危,吾人作事,應完全為公,如能速將西安包圍,則余雖危亦安,即犧牲亦瞑目矣!”
21日,宋子文返回了南京,向南京報告了蔣介石在西安的情況。22日.宋子文偕宋美齡又飛抵西安。隨員有端納、戴笠、蔣鼎文。當宋美齡決心西安之行之際,南京曾有多人力勸,說其赴西安不獨不能晤蔣氏,且將被張、楊扣作人質,喪盡尊嚴。然宋美齡堅決前往。
當蔣介石見到宋美齡時,大驚失色,說道:“余妻真來耶?君入虎穴矣!”說完潸然淚下。宋只以溫柔語言相安慰。蔣氏轉悲為喜道:“今晨余展圣經,適閱及‘耶和華今將有新作為,將令女子護衛男子’句,今君果來此矣!”蔣介石又說:“吾妻愛國明義,應知今日一切以國家為重,此來相從患難,亦為公而非為私,如他人或有以非義之言,托為轉功者,必嚴詞拒之,余決不能在此簽允任何條件之事,如余簽一字,則余即為違法 ,而有負革命之大義與國民之付托,且更無離此之希望,即離此亦雖生猶死。
宋美齡安慰說:“君千萬勿慮,君所言者,余知之已,審君之素志,更所深知,余重視國家,甚于吾夫,重視君之人格,甚于君之生命,余決不強君有違背夙愿之舉?!?/strong>
這當兒, 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的調停下,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成為從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從西安事跡的解決,可以看出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各懷心事,各有目的。而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夫人,救蔣的動機是最真誠的,而她的種種努力充分體現了作為夫人的真誠和作為政治家的明智,對國民黨內部采取何種行動,起了關鍵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