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州新版國土空間規劃將“一主一城”納入中心城區,中心城區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由此鄭州航空港區也有新發展藍圖。
航空港作為空中絲路先導區;國家航空經濟實驗區;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圈核心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中原特區總目標定位,將在今后的規劃推進中開始發力。
規劃至2035年,鄭州航空港區面積為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規模為330萬人。作為面積、人口、產業,樞紐大區,要實現宏偉藍圖,交通極為關鍵,航空港區國土空間已經完成,多個專項規劃已經公示,如今綜合交通規劃終于來了,涉及鐵路網絡、航空系統、公路網絡、水運系統、軌道交通、公交干線、城市路網,同時還涉及綠色智慧交通、慢行交通系統、停車系統等,來看官方最新公示的詳細專項規劃內容。
一、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航空港區”)全域,面積為747平方公里。
二、規劃年限
規劃年限為2023-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7年,遠期至2035年,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展望至2050年。
三、規劃目標
鞏固航空港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引導產業發展,服務五大戰略定位、五大中心建設,形成以交通為引領的國際物流樞紐和交通強國示范區,為航空港區打造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建設以人為本、綠色高效的航空城,提供有力支撐。
鄭州航空港區用地規劃為過程方案 具體以官方公示為準?網絡僅供參考
四、對外交通系統規劃
(一)鐵路網絡:積極謀劃落實城際鐵路通道,重點完善普速鐵路網絡及聯絡線,戰略預留超級高鐵通道,規劃形成“高鐵+城際+普鐵+專用線”鐵路網絡總體布局。
(二)航空系統:持續完善機場北貨運區功能,分階段實施機場三期建設工程,滿足遠期機場1億人次旅客吞吐量和500萬噸貨郵吞吐量的設施能力。
(三)公路網絡:構建形成“三環”高速網絡+“十字”準高速的對外集散道路系統,以及“兩橫五縱”的普通國道系統和“五橫四縱”的普通省道系統。
(四)水運系統:推進《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2022—2035年)》實施,與賈魯河、北康溝河航道改造同步啟動鄭州港建設。
五、樞紐體系構建與能級提升
(一)客運樞紐體系:客運樞紐分為綜合性樞紐、功能區樞紐、片區組團樞紐三級,綜合性樞紐為新鄭機場綜合樞紐、航空港站綜合樞紐,功能區樞紐為大關莊站樞紐、孟莊站樞紐、雙鶴湖城際站樞紐,片區組團樞紐包括園博園城際站樞紐、科創城城際站樞紐、東南客運中心站樞紐等。
(二)貨運樞紐體系:貨運樞紐分為國際性物流樞紐、全國性物流樞紐、區域性物流樞紐、配套服務性物流樞紐四個等級,國際性物流樞紐為新鄭國際機場、國際陸港東站,全國性物流樞紐為航空港站、動車所高鐵物流集散中心、國際陸港西站,區域性物流樞紐為物流園區、鄭州水港。
(三)航空港站效益提升:精細化識別航空港站的客流腹地,開行和加密客運班次,協調推進許昌東至許昌北高鐵連接線建設,遠期完善腹地城際鐵路網絡,同步優化調整高鐵和城際列車運行組織,支撐航空港站的功能定位。
(四)國際陸港能級提升:提升中歐班列規模和質量,逐步提高東盟班列開行規模。謀劃開行國內集結線路,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完善普鐵線路網絡,優化鐵路樞紐總圖,統籌解決鄭州國際陸港的鐵路通道能力制約和距離編組站較遠的問題。
六、公共交通系統規劃
(一)軌道交通線網布局
落實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布局,構建與主城區高效互動、航空港區內部成網、都市圈互聯互通的開放式、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連接功能中心和重要客運樞紐,支持航空港區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和均衡發展。
鄭州航空港區軌道交通為過程方案 具體以官方公示為準?網絡僅供參考
(二)常規公交干線走廊布局
規劃期內形成“一橫二縱”的對外公交干線走廊(“一橫”為淮海路,“兩縱”為機場高速-京港澳高速、豫州大道)、“三橫三縱”的航空港區內部公交干線走廊(“三橫”為太湖路、迎賓大道、苑陵路,“三縱”為華廈大道-梅河路、荊州路-梁州大道、徐州路)。
七、城市道路網絡規劃
(一)道路等級與網絡組織
航空港區城市道路網絡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構成。推動鄭州中心城區道路網絡從主城區“單心放射式”格局,向“主城區+航空港區”雙核網絡化格局轉變。
(二)快速路網絡
規劃期內形成“六橫六縱”的快速路主骨架。
(三)主干路網絡
主干路分為Ⅰ級主干路、Ⅱ級主干路和Ⅲ級主干路,Ⅰ級主干路為“四橫五縱”,Ⅱ級主干路為“六橫八縱”,Ⅲ級主干路為組團內網絡,共同形成“方格網”狀主干路系統。
(四)次干路和支路網絡
各功能組團內部構建次干路和支路網絡。
八、綠色智慧交通
(一)新能源貨車應用示范
推進新鄭國際機場、國際陸港、鄭州港內部短駁、轉運車輛新能源化,打造空鐵聯運新能源重卡示范線和水聯運新能源重卡示范線,推進航空港區內城市物流配送車輛(車長4.5米及以下)新能源化。
(二)低空經濟發展示范
以苑陵故城、園博園、雙鶴湖為特色構建低空旅游觀光線,以中原醫學科學城、北部總部經濟及現代服務業發展區內重點商圈為支撐構建無人機外賣配送示范區,以物流園南區為支點開展城市物流配送等貨運場景應用示范。
九、慢行交通系統
慢行交通分為主導發展區、優先發展區、均衡發展區、一般發展區四類。構建“4+18+3”慢行交通體系,包括4處一級驛站,18處二級驛站,3級健康街道(重點健康街道、交通型健康街道、一般健康街道)。
十、停車系統
制定居住地、工作地、公共停車等不同類型和不同區域的停車泊位供應政策,構建以配建停車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路內與綠化帶停車為補充的停車設施供給體系,基本滿足居民擁有小汽車的停車需求,調控機動車的動態停車需求,引導居民選擇合理的交通方式出行,維持城市動靜態交通的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