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竹篙鎮立足鎮域實際,大力抓項目、興產業、富農民、促振興,聚力打造千畝綠色食品加工園區、“三萬五千”8大現代農業主導產業中心基地,建成返鄉入鄉創業示范園,實現了由“中國打工第一鎮”向“全國回鄉創業示范園”的完美蝶變。
積極抓平臺搭建、抓引育留用、抓創新創業,竹篙鎮率先在全省探索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發展工業,回引農民工創辦制衣制鞋企業49家,引進農業企業、規模農業戶等55家,吸納本地勞動力1.4萬余人,個體工商戶從200余戶發展到近3000戶,個體工商從業者由不足1500人增加到1.5萬余人,實現了“送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輸出勞動力、帶回生產力”的初衷,有力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在“金雁還巢”過程中,竹篙鎮涌現出一個個優秀農民工、創業好能手、新農人、慈善愛心人……他們有些奮斗在竹篙、有些心系在竹篙、有些奉獻在竹篙。
此次重陽之際,竹篙鎮的慈善愛心人們再一次涌現,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竹篙鎮優秀返鄉創業黨員、成都市綠野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夏龍偉為95位高齡老人送上了950斤大米,康家溝葡萄園業主、成都合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九組砂糖橘果園業主、盛世雄峰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個人也為10位九十歲以上老人送上了禮品和祝福。
其中,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引起了廣泛關注。
一位名叫張寰宇的年輕人,在這個傳統節日里,以他母親的名義向社區捐款100000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深刻內涵。
據記者了解,張寰宇來自深圳,他的母親是竹篙鎮涼水井社區的一位居民,1995年,張寰宇的媽媽自強不息遠赴廣東佛山務工,成為了當時改革開放南下就業、創業的弄潮兒。
歲月流轉,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和努力,他母親不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還撫養出了優秀的孩子。今年重陽節前夕,張寰宇決定回到母親的家鄉,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他和母親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張寰宇告訴記者,“此次重陽專程回家鄉,我是以我母親的名義來捐這個款,同時也是基于母親對家鄉的期盼與熱愛,雖然我們目前在事業上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母親從未忘記過自己的根——家鄉竹篙。”據竹篙鎮涼水井社區負責人介紹,這筆善款將被用于社區村道的路燈建設。
社會有愛,人間有情,此次捐款活動不僅讓竹篙鎮各個社區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和社會關愛,也進一步激發了全鎮上下共同努力、共創美好未來的決心。據悉,除本次捐贈外,竹篙鎮各村(社區)還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活力天府,魅力竹篙,在重陽節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見證了一份份特殊的禮物,它不僅僅是金錢或物質上的捐贈,更是對家鄉情深意濃真愛的表達。今天張寰宇的故事,不僅是一段佳話,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家鄉、對社會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其行為也時刻提醒我們,無論走得多遠,都不應忘記自己的根在哪里。
宜居成都,和諧竹篙,今天竹篙人民已經開啟了新時代下“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今年以來,竹篙鎮通過實施“五融工程”,正在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讓竹篙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穩步提升。關于竹篙發展,本媒體將持續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