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役,也就是哱拜之亂。萬歷二十年(1592年)二月,哱拜在寧夏起兵叛亂。
哱拜是蒙古韃靼人,嘉靖年間蒙古韃靼部統治集團發生激烈的矛盾,哱拜父親、哥哥死于內斗中,哱拜躲藏在水草中才得以幸免,于是向明朝的邊將鄭印投誠。由于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逐步被提升為參將,獨自統率一支軍隊。萬歷十七年(1589年)哱拜年老,明朝提升他為副總兵致仕(退休),職位由其子哱承恩承繼任。由于權力的承襲,哱拜更加益跋扈,周邊民眾因恐懼他的勢力而服從他。哱拜雖然退休了,但是擴充了大量編制外的軍隊,實力大增。
萬歷十八年(1590年)在青海放牧的蒙古火落赤部、真相部騎兵進攻洮州(今甘肅臨潭西),副總兵李聯芳戰死殉國。接著這些蒙古騎兵又攻入臨洮、河州、渭源地區,總兵劉承嗣被擊敗。這時,順義王撦力克以“禮佛”為名親赴青海,火落赤部、真相部由此聲勢壯大震動關中地區。與此同時,河套地區的首領卜失兔也想率部到青海與火落赤部等相呼應。顯然,這些叛亂不是單純的少數族群的叛亂,而是擠壓已久的族群矛盾集中的大爆發。
明朝得知洮河警報,立即派遣鄭洛為七鎮經略,并叫停撦力克貢市,以斷絕叛亂族群的經濟供養與物資補充。
萬歷十九年(1591年)二月,經略鄭洛要求寧夏派兵去甘肅駐防,巡撫黨馨派土文秀率領一千騎兵支援。哱拜卻認為土文秀雖然參加過戰斗,但是缺乏獨當一面的魄力與能力。于是,哱拜到經略鄭洛處毛遂自薦,請求與兒子哱承恩帶領所部三千人參加平叛。經略鄭洛贊賞他的忠心與魄力,就同意了哱拜的請求。
但是巡撫黨馨卻看不慣哱拜的行事作風,故意刁難。哱拜部隊的馬匹年老弱瘦,但是巡撫黨馨卻不準調換,即使寧夏鎮有多余的軍馬也不調配給他,哱拜在怨恨中前往甘肅駐防。應該說派系之爭、官場傾軋是逼反哱拜的原因之一,其中巡撫黨馨“功不可沒”。
哱拜部到達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見到各鎮明軍的軍事素養遠不及自己,生出蔑視之心。平叛結束之后,哱拜率部返回寧夏鎮,沿途蒙古騎兵都不敢襲擊哱拜。于是哱拜目空一切,放縱異常。
平時就看不慣哱拜的巡撫黨馨借機打壓哱拜:壓制哱拜的部下土文秀與義子哮云不予晉升;借哱承恩強娶民女為妾,抽打了哱承恩二十鞭子;故意不給哱拜在甘肅時的功績論功行賞,反而追究哱拜冒領軍糧的罪行。巡撫黨馨的這些打壓異己的惡劣行徑加大了哱拜的反叛之心。同樣,寧夏鎮冬季的衣糧依舊被巡撫黨馨長時間扣押不發,引起了士兵的怨恨。這時哱拜等人的反叛一呼百應,獲得了部下們的支持。
萬歷二十年(1592年)二月,劉東旸率眾毫無心理壓力地殺死了一直痛恨的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逼迫總兵張維忠上吊自殺。哱云和土文秀又殺死了游擊梁琦和守備馬承光。劉東旸自任總兵,哱承恩、許朝為副總兵,哱云、土文秀為左右參將,接受哱拜的領導。哱承恩率兵攻占了玉泉營、中衛、廣武等地,又占領了河西四十七堡,大有攻打河東的意向,震動陜西。哱拜拒絕明朝的招安,妄想欲割據寧夏地區。
總督魏學曾仔細研究了叛軍的意圖,迅速作出平叛部署,命副總兵李昀率軍于沿河堵截,阻止叛軍南渡。總督魏學曾親率部隊駐防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使和河套蒙古部與寧夏叛軍無法會師。明軍先收復了河西四十七堡,哱拜敗退至寧夏鎮,河套地區的蒙古貴族著力兔率騎兵三千與哱拜會合了。
哱拜與土文秀攻打玉泉營,哱云與著力兔攻打平虜堡。明朝平虜堡守將蕭如薰殺了哱云,蒙古貴族著力兔看到反叛無望,便撤回草原。
萬歷二十年(1592年)三月底,明軍六路進軍,包圍了寧夏。明朝擔心寧夏叛軍與河套蒙古部會合,決心快速平定這一叛亂。于是,明朝從各地征調大批軍隊和火器。六月,都御史葉夢熊從甘州運送神炮火器四百車到達寧夏。御史梅國楨、提督李如松率領遼東、宣大、山西部隊在寧夏集結。
明軍在寧夏城下圍城三十余天未能破城。七月,給事中許子偉彈劾總督魏學曾沉迷于招安哱拜而無所作為,于是明朝政府改任葉夢熊為總督。葉夢熊擔任總督后,加大進攻力度,挖決黃河水淹寧夏城。又派人離間哱拜與劉東旸、許朝之間的關系,結果劉東旸、許朝誘殺了土文秀。作為報復,哱承恩與周國柱誘殺了劉東旸和許朝并向明軍投降,哱拜自縊而死。總督葉夢熊下令誅殺了哱拜黨羽二千人,哱承恩等人被押送京師后被處死了。
明軍在萬歷二十年(1592年)三月包圍寧夏城,圍城達六個月之后才破城。當時城中就是人間煉獄:糧食缺乏、戰馬牲畜吃盡、百姓啃食樹皮、皮靴,死者堆積隨處可見。這次哱拜的叛亂與明朝的平定,給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與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平定哱拜叛亂耗費了明朝巨量的軍餉,造成當時財政緊張,加重了人民的賦稅與徭役,明朝國祚日薄西山更近一步。
哱拜的叛亂固然有哱拜自身的原因,可是明朝官場的黑暗腐敗,派系爭斗傾軋,特別是巡撫黨馨毫無節操地打壓哱拜,才是壓垮哱拜反叛的最后一根稻草。
歷史的悲劇一再發生,為什么我們總是不能從中汲取教訓呢?是人性的扭曲、自私,還是人類自身的貪欲呢?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借用武俠小說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就會有爭斗,有爭斗就會有仇怨,有仇怨就會有殺戮,最后受苦受難的還是無辜百姓。
有誰能逃出這一規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