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問題制約著這個回答。一是人類如果生存延續(xù)的時間比較長,就必須飛出太陽系,才能夠繼續(xù)生存下去;二是要飛出太陽系,主要受到速度的限制,必須解決深空宇航速度的問題,才有可能飛出太陽系。
先說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說人類要延續(xù)下去,只能飛出太陽系?這是因為太陽系的宜居時間是有限的。
首先,太陽作為一顆恒星,其燃燒演化過程會變得越來越亮,也就是溫度越來越高,在未來10億年以內,地球溫度會持續(xù)上升,直到將海洋水分全部蒸發(fā),地球就會變成一顆干涸高溫炙烤的行星,因此等不到10億年,地球就成為一顆不宜居星球,如果人類不移民,只能滅絕。
其次,太陽系的宜居范圍會外移到火星,因此,火星是人類首選的殖民地;10億年內,火星也將不宜居,而火星以外的行星,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氣態(tài)行星,根本不適宜地球類型的人類及其他生命的生存,人類只能移民到太陽系以外,尋找適應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才能夠繼續(xù)存在下去。
當然,這種情況是在人類的能夠延續(xù)足夠長的時間,如果在地球還宜居的時候出現(xiàn)人類無法抗拒的災難,導致了人類整個族群的滅亡,也就沒有移居太陽系以外的必要了。
再說說要飛出太陽系,必須解決航行速度的問題。
太陽系很大,大得超乎人們的想象。當然這個大主要是太陽引力的巨大,這樣就以太陽為中心,形成了太陽引力影響的一個球形空間,這個空間的半徑達到1光年以上。
1光年是個什么概念?就是以光子在真空中的運動速度走一年的距離。光子在真空中的運動速度為每秒299792458米,約30萬公里;計算光年的時間為儒略年,一年為365.25天,也就是31557600秒,光子1年運動距離就是9460730472580800米,也就是1光年約為9.46萬億公里。
而現(xiàn)在人類能造出的航天物體最快的才約每秒200公里,就是美國NASA發(fā)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創(chuàng)造的記錄。這艘探測器并非通過發(fā)射時的燃料達到這個速度的,而是依靠太陽和金星等天體的引力彈弓效應不斷加速,峰值時達到的速度。即便按照這個速度,飛出太陽系1光年半徑距離,也需要1500年。
人類目前飛行距離最遠的無人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在太空孤獨飛行了47年多的時間,現(xiàn)在已經飛到距離我們247億公里的太陽系邊緣。這點距離才是約383分之一光年,要飛離太陽系的引力范圍還早著呢。旅行者1號目前完全靠慣性滑行,每秒速度約為17公里,飛出1光年太陽系引力范圍還需要17600多年。
旅行者1號只是無人探測器,是無法載人飛行的。迄今為止,載人飛船最快速度,飛行最遠距離的是美國上世紀探月工程送宇航員上月球的阿波羅飛船,飛行速度只是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每秒約為11.2公里。如果乘坐這種飛船飛出太陽系需要比旅行者1號更長的時間,而且這種飛船只能給乘員短期的生命保障,根本無法進行長距離飛行。
飛出太陽系后只是一片空曠黑暗的空間,并不是探索的目的地,必須到達另一顆恒星,這種探索才具有意義。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是南門二的比鄰星,約為4.22光年,要飛到那里,光速都需要4.22年。因此,人類有沒有可能飛出太陽系,首先是能夠解決飛行速度問題,這種速度至少要達到光速的10%以上,能夠在較短時間飛出太陽系,讓探索者在有生之年到達目的地,才具備意義。
當然,要飛出太陽系,并非解決速度這樣一個單純問題,還要同步解決人類在太空長時間的生存保障問題,這是一個涵蓋各個學科的綜合科學問題。因此,人類要飛出太陽系并非短期內達到,還任重道遠。
結論:人類要長期生存下去,必須飛出太陽系;飛出太陽系,至少要解決目前航天的速度問題和人類在太空長期生存保障問題。因此,人類必須也有可能飛出太陽系,但并非一蹴而就,是一個漫長而任重道遠的科學問題。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