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了2024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9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增速為-0.9%,前值為-0.9%;同比增速為-9.0%,前值為-8.6%。
二手房下跌趨勢不變,同比降幅擴大
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所有城市二手房價環比、同比下跌,無一上漲。
跌幅最大的5個城市及環比為:
三亞 98.2
常德 98.2
廈門 98.3
金華 98.3
南昌 98.4
2024年3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新房價格也在下跌,但是更抗跌, 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66個城市新房房價環比下跌,3個城市環比上漲,1個城市不變,上漲的是太原、上海、徐州。
2024年9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之前我們討論過,中國房價走美國模式還是走日本模式?
美國的房價指數在2006年初達到頂峰,后開始大幅下跌,并引發次貸危機,房價直到2012年觸底,累計跌幅超過35%,用時6年。
日本的房價指數在1991年第一季度見頂,此后長達18年持續下跌,跌幅一度超過45%。
如果按照美國模式,2027年房價觸底,
如果按照日本模式,2040年房價觸底。
(橫坐標是季度)
你覺得會走哪種模式?
房地產刺激政策能拯救房價么?
中國的房價指數在2021年第三季度達到峰值后開始下降,截至目前已經跌了3年,房價回到2016年水平。
最近發現,北京三環附近上架了不少300多萬的房子,這在2017年及以后是不敢想的,那個時候,北三環500萬只能買個一居室,現在300多萬就能買個一居室,500多萬能買兩居室,
前幾年買房血虧100萬起步。
雖然最近出了很多政策托底房地產市場,比如最新的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等,這些政策能起到多大作用?
扭轉乾坤?
還是只能托底,讓屁股摔的沒有那么疼?
我覺得是后者。
放水再多,貨幣供應再多,需求沒了,一樣沒有用?,F在的問題不是供給端的問題,是需求不足的問題。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即:
人們的目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企業的目標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可是當進入經濟下行期,個人和企業的首要目標已經不是發展,而是存活,賺錢已經不是首要目標了,因此會采取存錢,降杠桿降負債等行動,企業和個人部門從過去的貨幣需求部門,變成了貨幣供給部門。
因此,刺激政策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否則隔壁也不可能花了30年才從坑里爬出來。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你覺得我們的房地產,還需要___年觸底反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