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遵循著一個普遍的規律,即使命決定戰略,戰略決定組織機構。
作為地方國有企業旗下的上市公司,悅達投資(600805)的發展DNA里始終映照著兩個字——使命。
它在A股市場三十年的時間里,幾乎可以說是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一個縮影:站過時代產業的潮頭、歷經牛熊的跌宕起伏、此時此刻主動轉型破局。
從使命出發,這是一次值得想象的“蛻變”。在新的賽道、新的效率、新的生態中,實現價值重估。
為何選擇新能源?
回顧悅達投資2020年以來的發展,A股市場一直有一個疑問:這家曾經以汽車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為何選擇新能源這條賽道推動轉型?
解答這個問題并不難。
二十多年前,悅達投資精準的捕捉到時代的機遇——中國即將迎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浪潮。跟隨潮水的方向,悅達投資順勢而為寫下了自身企業發展史上一頁輝煌的篇章。
相同的站位和邏輯。今天悅達投資再次意識到,當前正處在新一輪的歷史機遇期——在國家雙碳目標的下,新能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新能源相關產業必然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悅達投資所在的鹽城,作為江蘇省設區市里擁有最長海岸線、最豐富風光資源的城市,是中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更是江蘇省委、省政府支持的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城市。
在鹽城將自身產業納入世界產業分工鏈條中,于世界新能源產業的版圖中嵌入“鹽城坐標”之時,悅達投資選擇新能源既是依托自身專業對宏觀形勢的客觀判斷,更是主動融入地方發展積極作為。
當前,悅達投資以新能源為核心動力的轉型已頗有成效。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39億,同比增長24.1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減虧3016.84萬元,主要原因是投資的部分電站項目實現盈利。而在10月25日晚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則進一步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78億元,同比增長7.3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減虧7081.81萬元。
與改革開放“同歲”,四十多年前悅達的種子在鹽城生根發芽,走向A股,走向世界汽車市場。今天,在戰略選擇中,悅達投資再次依托鹽城的產業政策土壤,瘦身增肌,創造新的發展局面。
轉型之路走多遠
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轉型之路后,轉型的過程難不難?悅達投資能將轉型之路走多遠?是各方關注最大焦點。
使命推助行動,但行遠必須靠毅力和專業。
2020年左右,當汽車主業下行,悅達投資迎來了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業績壓力。
在這個過程中,公司曾經可以有許多種選擇,但是毅然的決定“斷腕”——2021年12月底,悅達投資放棄悅達起亞原股東東風方25%股權優先受讓權,宣告公司汽車產業布局調整;2022年3月份,公司進一步放棄對悅達起亞公司增資,持股比例由25%下降至4.2%;2022年7月份,對外披露轉讓京滬高速15%股權,交易金額達21億元;2024年6月份,宣布將悅達智行100%股權轉讓給悅達汽車集團;在此期間,還對卡特土地、阿爾特股票、艾文德股權等低效資產進行盤活,收回現金數億元。
通過一系列超常規的資產重組措施,在控股股東悅達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悅達投資順利剝離汽車及公路產業,節約近20億元增資款,并回籠20多億元現金。
同時期,悅達投資通過與央企和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加快推進在新能源上的布局。
如光伏領域,投資建設悅達華豐378MW集中式光伏項目;同時響應國家整縣光伏推進政策,參與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建設工作。風電領域,成功收購49.5MW風電項目49%股權。新材料領域,領投珩創納米磷酸錳鐵鋰項目,投資千噸級層狀錳基氧化物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儲能領域,成立江蘇悅達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出資6,063.50萬元參與投資阜寧儲能電站項目,規劃容量160MW/320MWh。碳資產管理領域,與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碳資產管理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碳交易(CCER、碳配額)。氫能方面,與中化學建投集團在鹽城濱海沿海工業園投資建設的綠色甲醇項目。
今年10月15日,悅達華豐378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送電,這是悅達投資轉型新能源的典型成果,大大激發了公司上下轉型的信心。
開工沒有回頭箭。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前行,當前悅達轉型的決心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
最“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綠色”將是悅達投資發展最大的底色。
如何構建產業新生態
早期進入新能源時,悅達投資的想法其實非常純粹,即緊跟國家戰略和地方產業發展重心,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悅達投資逐漸形成了清晰而完整的轉型思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個板塊。
如果說新能源是主體,那么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就是兩翼。它們共同構筑了悅達投資的“產業生態系統”。
在新材料領域,悅達投資參股了子公司珩創納米,其主要產品為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參股了子公司浩鈉新能源公司,其專注于鈉離子電池錳基層狀正極材料研發與生產。
在智能制造領域,悅達紡織緊抓新舊動能轉換契機,全面建成10萬錠綠色化智能工廠,打造綠色標桿和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悅達專用車公司緊緊圍繞“環衛服務+新能源”的發展戰略強研發,成功下線鹽城市首臺氫能源環衛車,未來將持續打通綠氫制儲運用全流程,實現產業閉環。
今天,企業的競爭是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誰抓住了產業生態系統,誰就抓住了產業未來。
悅達投資聚焦新能源,但是并不止于新能源。其正通過優化內部價值鏈、深化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關系、強化產業價值鏈的薄弱環節,來搭建圍繞新能源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悅達投資十分清楚,企業轉型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這趟與時代同行的長跑中,想要做冠軍,除了方向要對,更需要以優質的企業文化為基石,不斷提升組織的敏捷性、決策力和執行力。
具體的做法包括通過高效率企業控制更多沖刺在前的優秀小企業、通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的方式不斷汲取大企業的行業經驗、通過產業鏈主導環節的領袖企業對產業鏈實現深度系統整合。而這些,悅達投資正在踐行,如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和長江三峽集團江蘇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承建三峽悅達阜寧共享儲能電站項目,其中中能建江蘇院在儲能電站、新能源發電等項目的勘察設計及工程總承包積累了成熟和豐富的技術優勢,與悅達投資有著極強的互補性。
有使命、有戰略、有行動,這是關于悅達投資轉型最簡潔的概述。
企業有很多種,面對時代的變遷企業的選擇也有很多種,在浩浩蕩蕩的經濟史上,沒有百年企業,只有在百年中不斷變革的企業。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