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這個詞在我們的聊天中高頻出現,
原本我以為核心在于“思考”,于是在聊天中問了很多關于思考的內容,聊完后我發現,
黃永才先生表達的關鍵,其實是“獨立”。
這期,我們帶著對當下,及未來的思考,與黃永才好好聊聊……
PART 1?
設計解決了什么問題?
▲黃永才工作照
作為金堂獎的合作方,我們約訪了黃永才先生。他確實是一個很善于思考的人,更多時候是向內的反思,理性、而非克制。
CHATING
張然:黃老師您拿過很多國際獎項,同時也是金堂獎的評委,作為行業導師,你認為什么樣的設計算作好作品?
黃永才:獎項對于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輸出,所以我們會一直參與到各類獎項之中。好的設計首先符合基本的審美,有正向的輸出。
其次設計項目要分類別看,忽視屬性談美學是不對的,除了基本美學,我們還要看這個項目的屬性是什么,設計有沒有滿足這個空間的獨特屬性,比如商業空間要看它是否符合當下的消費觀,能否突破常規做得有意思。
張然:大家口中的鬼才設計師,總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作品,你在做設計方案時,是感性主導還是理性主導?
黃永才:我很珍惜做設計時,獨立思考的過程,這絕對是理性的。感性是小時候看到的五彩繽紛的世界,理性是成長以后,我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案例:銹 Jazz Club
這個空間從設計之初,就在廢墟之中滋養著一顆情緒的種子,交織著過去,現在,以及對未來的仰望……
It's Jazz! 叛逆的精神,帶來了時代更迭的蛻變,和對未來的思考。
銹 Jazz Club的發布, 就如往期 黃 永才每一次的新項目發布一樣,給我們帶來些許震撼,也給設計圈帶來新的思考。
CHATING
張然:我很喜歡你們的項目,它們不網紅,也沒有刻意去做文化符號,卻能顛覆想象,空間感和視覺沖擊太強了。比如網羅各大獎項的銹 Jazz Club,還有宋系列餐廳,我幫大家問問,這些概念你是怎么想到的?落地難度大嗎?業主能接受嗎?
黃永才:馬斯克都要上火星了,一個裝修能有多難?說到底,還是獨立思考,設計是要解決問題的。為什么要這么做,就看你想解決什么問題,沒有獨立思考,沒有一股子沖勁,你連語境都沒有,是遇不到好業主的。
工業文明到現在一百多年,從包豪斯到現代極簡主義,你說它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呢? 就像文字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簡體字,以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習慣,字跡雖然不同,但不影響我們閱讀。形式不重要,關鍵在于你要表達什么。
張然:你如何看待形式感強的空間呢?如果一個裝置沒有實質功能,只為了形式,你會認為是浪費嗎?
黃永才:我們常說以人為本,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們不能人云亦云地去講,而是獨立思考人的本質是什么。如果我時常感到壓抑,我能不能在一個較大的空間中去釋放情緒,如果用一個大尺度的空間給人提供情緒價值、體驗價值,算浪費嗎?我認為不是。
對一個空間的訴求,是有尺度的界定的。 為什么教堂空間那么高,人和神之間是有界線的,人與神的交流,需要有場域給予釋放,比如光線投射出的神秘感,比如聲音的回蕩……
商業又何嘗不是?
張然:商業項目常常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比如環境,比如造價。我們該怎么去權衡呢?
黃永才:我的業主一定不會傻到隨便花錢,既然是商業項目,就一定有商業背后的思考。
投資一百萬,十年不回本,這是對投資人的不尊重;投資一個億,一年就回本,這就是好商業。
PART 2
設計是向內思考還是向外思考?
▲行走過程中的思考
設計師對于家的想象,是反觀自己生活狀態的過程,與商業設計權衡利益不同,私宅設計更注重生活的品質。
▲生活中的黃永才
與生活對話,設計才有人情味。
CHATING
張然:您怎么看待私宅設計?
黃永才:恰好自己家在裝修,我也想聊聊私宅,因為業主就是我自己,于是我最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做設計的過程是向外思考,還是向內思考,這個很重要。
設計師沒有思考過自己的生活,或者給業主推薦自己沒有用過的產品時,所有的理由都是悖論。業主為什么要增加裝修投入?為什么要選擇一個不確定的好產品?
設計師,一定要有生活,先說服自己,才有資格站在業主的立場發言。
張然:黃老師您既然裝修自己的房子,給我們講講你對家裝的要求吧。
黃永才:年紀越大,越希望純粹一點,木就是木,石就是石。不會太去在意那些花哨的效果,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質。
以前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現在更喜歡考慮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衣帽鞋子的收納,廚房的功能性等等。
設計師一定要有生活,有次與盧志榮先生吃飯,他說過一句話讓我很共情:每一頓飯都要好好吃,因為它只屬于現在,未來的任何時候都找不回來。
▲黃永才在HV展廳接受采訪
張然:剛剛說到生活品質,在裝修中,您會特別關注哪些方面呢?
黃永才:比如我近段時間專門去了解了全空氣,這是個好東西啊。對于我這個煙民來講,能夠在十分鐘內除煙、凈化室內空氣,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我需要在睡覺的時候絕對安靜,所以會相對去選擇好一點的設備機器。
張然:您可以告訴我們自己家里選擇的品牌嗎?
黃永才:我認為HV空調就很好,可以解決我對能耗、效率、靜音等等的顧慮。自己了解過、用過,才更有發言權。
PART 3
我們要不要做一只乘風而上的豬?
黃永才創辦RMA共和都市近10年,設計項目的創新和出品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準,是時代的眷顧?還是自身的開拓?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在經濟下行的當下還能堅持設計的創造力?
CHATING
張然:RMA共和都市設計創辦了將近十年,您怎么評價自己的團隊?
黃永才:說到這一點我很自信,在RMA之前我就一直在做自己的公司,有的小伙伴跟著我走過了16、17年時間,我們互相成就,幾乎實現了每個階段的目標。
張然:也就是說,RMA的核心團隊是非常穩定的,您是怎么做到的?
黃永才:我喜歡獨立思考一些東西,去制定未來三五年的小目標,并鼓勵團隊共同完成。對,我會畫餅,但我的餅很真誠,每一步都會向著既定目標走去,我不太容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張然:很多公司的戰略調整,項目類型,是會因市場需求調整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業務類型由市場決定,甚至是甲方成就的,而不是個人的目標、理想,您同意嗎?
黃永才:我肯定不同意,跟著市場紅利走,設計就變質了,這是投機,很危險。公司業務如果只是跟著甲方需求走,就變得不純粹了。比如商業地產,其實就是一個經濟行為,房子賣多少錢,很多時候跟設計沒有太大關系,它由地理位置決定。好的地產設計,是有策劃、有文化輸出,能夠帶動商業的,比如阿那亞。
我們的項目類型比較多,商業、餐飲、精品酒店、辦公,還有產品,我們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并不大。
張然: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會是什么?
黃永才:是獨立思考能力,用超前的眼光反觀當下的市場,制定自己的策略,在應對市場變化時我們才不會亂。
PART 4
反思 獨立思考的意義
與黃永才的聊天,我發現,保持“獨立”是“思考”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語境。他會不認同大眾的觀點,會與網紅經濟逆向而行,會堅持自己的判斷,敢于嘗試和定義自己的設計。
或許千人千面,設計如此,企業也如此。但我認同他那一句,你沒有獨立思考過,連語境都沒有,便失去了可能性。
城市建造家設計機構走訪計劃2024再啟動,對話當代現象級設計師,收錄具有時代和地域意義的設計案例,和設計觀,深挖設計品牌內涵,尋找設計差異化發展。
本文素材由RMA共和都市提供,城市建造家保留原創觀點
轉載請聯系授權,盜圖必究!
| 約稿合作 |
| 往期走訪回顧 |
| RMA共和都市黃永才 | | | | | | | | | | | | | | | | |
More……
| 近期活動回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