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個段子,假新聞,但查了之后才意識到,這居然是個真新聞,組織方是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據說一些地方已經收到了調查問卷,不過我猜測如果問卷都發給體制內的,最后得出來的結論別是鐵飯碗福利不夠好。
我身邊有一個現存的案例,一位朋友剛結婚,媳婦懷孕了,本人是建筑工程碩士畢業的,夫妻倆都在深圳工作,這兩年地產行情大家都知道,朋友說年底公司可能有解散。孩子要來了+工作要沒了,我稱之為年輕人30歲的第一重雙擊。
不過別急,這只是暫時的,等到孩子大點,孩子更大了+工作要沒了+房貸還得還+父母要照顧,這就四重暴擊了,經常有人發朋友圈,說經歷過這4重暴擊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
這就是我為什么我之前寫文章勸大家如果要結婚要生孩子,就趁早,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錯開遇到這些問題的時間,因為這些問題如果湊在一起來,極少有年輕家庭能夠扛得住。作為一名已婚人士我負責任地跟大家說,4重暴擊不是你在文章中、電影中看到的而已,它是會真實發生的。
沒有碰到是一種幸運,我就覺得我挺幸運的,算了一下,閨女長大到成年我也就40出頭,我爸媽大概也就七十左右,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現在我媽也就五十多,還在幫我照顧孩子,當然這也是一種形式的啃老,但這只能啃,雙職工家庭基本上做不到不啃老,特別還是在廣州。
然后這位朋友就很期待國家出臺新生兒補貼政策,但我查了一下相關的地方政策,深圳之前是有說過要給育兒補貼,一個孩子補貼3000,另外每年補貼4500就是7500塊錢,雖然不多,但有比沒有好,不過這只是個征求意見稿,現在還沒正式實施。
而一些已經實施的地方,其實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兌付補貼,也還沒有發放,除了補貼其余加碼的育兒假勞動權益之類的東西也沒法落地,這事兒當地網友都投訴很多次了。
這類事兒看多了你就會發現很多利好充其量代表一個美好的愿景,如果沒有實權部門的參與那就只是一個愿景了。
年輕人為啥不結婚不生育?都不用調查,一句話就可以充分說明,對最廣泛的年輕群體權益保障力度處于極低水平,而這些年輕人恰恰又是生育的主力軍。
而且我自己感受到一種很畸形的工作環境,夫妻倆如果都是上班族,基本上只要懷孕了,大概率得有一個人要全職,老人過來幫忙也很難兜得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變態的高強度工作時長。
連軸轉個半年一年的996,單純靠老人很難兜得住,只能有一個人辭職在家帶娃,通常是女方。所以我們經常談論的女性勞動權益什么的,某種程度上也是空中樓閣,基本勞動權益都很難搞定,更何況是基于性別的勞動權益。
總之年輕人普遍存在一個生育的不可能三角:1)孩子陪伴;2)工作發展;3)債務壓力。這個不可能三角基本會伴隨整個生育過程。想要工作發展,從小城去大城工作,孩子就得留守,想要陪伴孩子留在當地工作可能沒啥發展前景,既想要陪伴又想要發展,債務壓力只能拉滿,被動成為迎接4重暴擊的中年人。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其實不用調查也能知道原因,我之前寫文章就說了,15去庫存之后再往上拉,房地產商掙的就是社會生育斷層的錢,但現在仍然很多人想繼續往上拉。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知識星球,星球以健康和投資為主題,健康主要是營養和減肥,投資主要是美股和A股的分享,150元/年,3天可退款(平臺會扣手續費):
-END-2024年10月29日-
掃碼加我,朋友圈嘮嗑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B站,小紅書)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