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聶輝華、韓冬臨、馬亮、張楠迪揚(中國人民大學企業與組織研究中心)
摘要:
政商關系是營商環境的核心因素。為了推進營商環境的評價和改善,中國人民大學聶輝華課題組第六次發布“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本報告構建的政商關系健康指數包括兩個方面:親近指數和清白指數。報告涵蓋292個地級以上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2023年報告反映了2022年各城市的政商關系健康狀況。2022年,中國城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體現了如下特點。
在城市層面,城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排名前20名的城市包括(按音序排列):北京、福州、廣州、貴陽、杭州、湖州、濟南、嘉興、金華、麗水、寧波、青島、上海、深圳、臺州、濰坊、溫州、無錫、武漢、煙臺。絕大多數城市屬于沿海城市,這表明地理位置確實在改善政商關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前20名中,有8個浙江省的城市,并且新晉前20強的5個城市(湖州、嘉興、麗水、臺州、溫州)全部屬于浙江省。
在省份層面,上海、北京和浙江分別排名第一到第三。在普通省份中,浙江排名第一,山東排名第二。整體而言,直轄市的排名高于普通省份,并且優勢明顯。即使是處于內陸地區的重慶市,排名也高于江蘇、福建和廣東等東南沿海省份。在普通省份中,浙江和山東的排名比較穩定,連續兩年位居前二名。
在區域層面,華東地區表現最優,其次為華南地區,它們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這一點與去年相同。其中,華東地區在親近指數和清白指數的排名中也明顯高于其他區域。華中地區的排名繼續有所上升。相對來說,北方地區整體表現落后,西北和東北分值低于全國平均值,依然處于排名的底部區域。
在親近指數方面,排名前20名的城市是:鄭州、黃岡、郴州、邵陽、無錫、長沙、南京、滁州、貴陽、運城、長春、廊坊、泉州、湖州、中山、廣州、福州、濰坊、深圳和濟南。與2021年相比,2022年名列親近指數前列的城市很多都是“新面孔”,特別是增加了較多的中小城市,減少了大城市。具體來說,去年的前20名城市這次有15個城市退出了,同時有15個新入圍的城市,這意味著親近指數“第一方隊”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主要是因為,2022年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被迫實行了比較嚴格的管控,增加了額外的負擔,因此在領導人訪問和調研企業方面存在諸多不便,從而降低了它們的分值。
在清白指數方面,排名前20名的城市是:煙臺、濰坊、杭州、泰安、深圳、上海、廣州、臨沂、臺州、青島、濟寧、淄博、德州、武漢、濱州、溫州、日照、嘉興、金華和濟南。在清白指數排名中,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依然與中小城市平分秋色。
為了幫助各地改善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我們提供了杭州、深圳和福州這3個典型城市的案例。杭州市深耕細作“一件事”,政務服務“一次辦”。同時,堅守服務企業成長的理念,進一步優化創新人才、資金、知識產權、數據等資源要素的配置方式和管理機制。并且,利用法治助推親清政商關系的構建。深圳通過打造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構建“招”商、“穩”商、“宜”商的營商環境。福州以數字建設為載體,以法治完善為保障,以市場主體滿意為導向,實施了一系列科學高效的措施。
最后,本報告提供了四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報告引用格式:聶輝華、韓冬臨、馬亮、張楠迪揚,2024,《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2023》,中國人民大學企業與組織研究中心報告;
http://www.niehuihua.com/uploads/soft/241031/1-241031110341.pdf;
數據索取地址:http://www.niehuihua.com/a/chuban/771.html;
歡迎轉載、采訪和報道,媒體聯絡:niehuihua@vip.163.com。
往年報告(連續年份)
理解基層,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中國基層政府的治理邏輯,歡迎大家關注我在B站更新完成的新課“”。本課程曾在B站所有課程中位列第一名!在這里,理解一個真實的基層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