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的情報工作史上,出身官宦之家的“龍潭后三杰”之一——熊向暉是一位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物。1937年初,年僅18歲的熊向暉,打入國民黨軍隊內部,開啟了跌宕起伏的特工生涯,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書寫了傳奇的“敵營十二年”。新中國成立后,熊向暉在風云變幻的外交戰線不辱使命,完成了一項項重要任務,成為共和國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他曾經的毛主席和周總理的稱贊。他到底經歷了什么樣的人生?又是怎樣在危機四伏、如履薄冰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面對國民黨的猜疑,他又是怎樣巧妙化解的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熊向暉的傳奇人生吧!
視頻鏈接:紅色特工熊向暉,潛伏胡宗南身邊,身份暴露后胡卻不追究。
熊向暉(1919年4月—2005年9月),祖籍是安徽鳳陽人,出生于山東掖縣。他生在官宦世家,從小受到了較好的教育,父親畢業于清末成立的京師律師學堂。熊向暉可以說是一位富家子弟,但他思想先進,心系百姓。他在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求學期間加入了共產黨。18歲那年,他還沒有畢業,全面抗戰爆發,黨組織指示他報考胡宗南組建的湖南戰地服務團,尋找機會進入胡宗南的第一軍。
封面
閑棋冷子放光芒
七七事變發生之后,北平淪陷。1937年,北大、清華等著名的高校的學生在長沙組成了臨時的大學進行學習,這個大學也就是后來的西南聯大。在這所學校上課的一些進步學生與湖南當地的社會青年組成了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
胡宗南為了選拔一些優秀的青年,充實到第一軍的基層軍官隊伍當中。1938年在武漢接見了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他總共接待了全團60多名團員,并且親自擔任主考官,這次見面名義上是接見,實則是在進行面試,選拔出他心儀的人選。
胡宗南在每次問完話之后都會在名字后面留下一個記號。在輪到熊向暉時,熊向暉決定不走尋常路。他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被點到名字之后站起來回答,而是坐而不立,舉起右手,回答我是。這一點給胡宗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后胡宗南問熊向暉為什么要到本軍來,熊向暉答道為了參加革命。胡宗南略微一怔,來了興趣問道為了什么來參加革命。
就此兩個人圍繞著熊向暉的回答繼續向下推進。面試官的提問進入到面試者的思路當中。胡宗南對別人都只問了三四個問題,而對于熊向暉則圍繞著這一個問題,一步一步開始進行深入的探討。
熊向暉鏗鏘有力地回答成功地引起了胡宗南的關注和欣賞。胡宗南在給熊向暉做記號時畫了四個圈,而給其他人做記號時大部分都是一個圈,少數有兩個圈,最多的只有三個圈。唯獨給熊向暉,他畫了四個圈。而且在面試之后胡宗南派副官告訴熊向暉要邀請他進行個別談話。
個別談話的時候胡宗南表現得不再矜持而是把熊向暉當成自家兄弟,和氣漫談。熊向暉告訴胡宗南,自己曾擔任過清華大學“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分隊的負責人,胡宗南饒有興趣地問起這個名字的由來。
熊向暉回答道:民族主義就是中華民族自求解放,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這是孫中山先生所講到的話。胡宗南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后十分欣喜,覺得熊向暉對孫中山的話是非常有研究的。
孫中山
胡宗南是個愛才之人,十分欣賞好學上進的青年人,在這一點上熊向暉開了一個好頭,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胡宗南在進行個別談話之后又對熊向暉進行了調查了解。胡宗南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熊向暉是個棟梁之才。
當然僅僅只靠面試是不夠的,當寫手是官場年輕人的一個宿命。有些人把它當成負擔,而有些人把它當成了機會。就在熊向暉與胡宗南面試不久后,國民黨軍服務團第2總隊舉行開學典禮,胡宗南讓熊向暉擬寫一個講話稿,時間只有一個晚上。
這算是對熊向暉進行的筆試。熊向暉自己提筆寫了一些內容,胡宗憲看后覺得有些意思,只是學生腔過重,便對其進行了一定的修改。機智的熊向暉立刻摸到了胡宗南的思路和風格,就順著他的思路向下接。最后講演稿出來了,內容文字都是胡宗南所需要的。
胡宗南
清華大學期間,熊向暉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擔任過學生抗日團體的負責人。1938年5月,胡宗南將熊向暉送到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進行學習。1939年3月學習期滿后,胡宗南指定他在畢業典禮上代表畢業生致辭。
典禮上有各界的領導人物參加,胡宗南很是重視這個典禮。熊向暉知道自己的說辭思路,他慷慨激昂的演講讓參加典禮的官員深受感染。胡宗南也對他大加稱贊。
在面試后不久,董必武與熊向暉進行了秘密見面,進行了具體事宜的詳談。原來中共中央吸取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慘痛教訓,安排了一批立場堅定的青年黨員隱藏身份到國民黨內部幫助推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抗日。
胡宗南是蔣介石的親信,在西安握有重兵,我黨希望胡宗南能夠堅定抗日。周恩來在了解熊向暉之后,覺得他很合適,便將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
蔣介石
董必武把周恩來的意見告訴了熊向暉。第一,不要著急找黨,在與黨再次取得聯系之前絕對不能離開胡宗南的部隊。第二,要隱藏黨員身份,準備參加國民黨。第三,在國民黨那里可以略驕,但不可卑微,寧亢勿卑,過于卑微會受到人們欺負,很難有所作為。最后周恩來送給他八個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自此,熊向暉就隱藏起身份,取得胡宗南的好感,在他身邊靜靜地潛伏著。
熊向暉把周恩來對于他的建議銘記在了心里,也用在了處理與胡宗南的關系上。軍校畢業典禮之后,國民黨的任命令也隨之發布出來,這些畢業生有的會進行留校,有的會分發到各個部隊。而熊向暉的去向則是由胡宗南親自定下來的,作自己的侍從副官。
熊向暉沒有得意,反而拒絕了胡宗南的請求表示不敢從命。他說自己曾經在清華擔任過“民先”隊的負責人,有“左”傾嫌疑,待在胡先生身邊是會被說閑話的。
胡宗南與熊向暉
熊向暉這樣的行為是吃準胡宗南不喜歡一味阿諛奉承的庸官。所以他表白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又不失霸氣。這一番話下來胡宗南不僅不惱,反而更加認準了熊向暉。于是熊向暉上任擔任了胡宗南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
到1941年夏天,王石堅從延安來到西安長住,主要負責聯系熊向暉,作為熊向暉與黨之間的聯絡人。胡宗南已追隨蔣介石進行反共,作為周恩來兩年半前下的“閑棋”、布的“冷子”,熊向暉此時已不閑不冷,他的“特殊任務”隨之明確:掌握情報。
揭露“閃擊延安”陰謀
熊向暉在擔任胡宗南的機要秘書之后,受到了胡宗南的器重。胡宗南交代他辦的幾件事情都非常的利落地完成了,讓胡宗南很滿意。熊向暉也在履行著自己的任務,那就是觀察胡宗南,了解國民黨的抗戰形勢。胡宗南在全民族抗戰初期,積極主張抗日,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打壓共產黨上面。
抗日戰爭
1943年共產國際宣布解散。蔣介石密電胡宗南:共產國際解散對于共產黨來說是一件沉重的打擊,想要借助這個時候,進攻延安,所有的行動都要絕對的保密,不可泄露分毫。隨后胡宗南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下定決心要進行攻擊。為了避免過早的暴露行動,他派遣了少量的先遣人員,大部隊在發起進攻之前兩天再到指定的地點。胡宗南同時也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進攻的時間:7月9日。
秘密情報活動有個尖銳的難題,就是情報的使用與情報人員的安全,這兩者出現沖突時,應該把哪一個放在優先的位置。有些臥底在獲得來自于極小的知密圈子的情報之后,情報送出如果使用不慎,被發現泄密后,很容易在小的范圍內發現泄密者。
就是引來了一個非常難的選擇,如果使用了,情報就會導致情報人員的安全存在著危機,如果不使用就可能會導致事情的大局遭受損害。
面對這樣兩難的選擇,并且事關黨中央所在地的安危,熊向暉毅然選擇傳出情報。幾乎在胡宗南下命令的同時,熊向暉找到與中共的中間聯絡人王石堅,由王石堅將消息傳到延安。7月3日,毛主席就已經看到了這個情報。
中共中央與國民黨反共的沖突,主要是集中在山東、華中等一些革命根據地。共產黨本著不刺激國民黨、不在報紙上進行宣傳的原則。但是沒有想到蔣介石在陜北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還要進攻延安,中共中央都感到十分震驚。
當時的八路軍主力都是在抗日前線進行戰斗,延安留守的部隊遠遠不足以抵抗胡宗南的進攻,要從華北調軍到延安,在時間上根本是來不及的。
毛主席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一面是延安與中央的安全,是關于中國革命指揮中心的安全。另一面是潛伏在敵人內部情報員的安全。如何抉擇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價值判斷的問題。中共中央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后,決定走一步險棋,公開蔣介石和胡宗南所頒發的內容,向國內外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日統一戰線挑動內戰的陰謀,以輿論壓制蔣介石的進攻,以此來挽救延安的危機。
7月4日胡宗南收到了朱德的明電,里面對于他們這次的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譴責。看到電報之后,熊向暉一驚,因為電報里所說的內容是他昨天剛發出的情報內容。
7月6日董必武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將朱德總司令給蔣介石和胡宗南的電報全文送給了美、英、蘇等駐華大使館,同時分發給了在重慶的中外新聞記者。把消息完全地透漏出去,揭露了蔣介石假抗日真內戰的陰謀。
董必武
國內外各界人士都一致譴責蔣介石,國內國際的輿論也是一片嘩然。國民黨不堪壓力,只得罷手。7月7日,蔣介石電告胡宗南,同意罷兵。這場驚心動魄、蓄勢待發的戰爭就這樣被化解了。這次情報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主席的充分肯定。
暴露風險,是因為周恩來的一個失誤
抗戰勝利后,胡宗南推舉熊向暉去美國進行留學。1946年6月,熊向暉到南京辦理留美的手續。在此期間,王石堅告訴熊向暉:周總理想要同他在南京進行面談,會有人提前到他家進行聯系,交接的口號為“胡公找你”,聽到這句話后,你就可以跟他走。胡公指的是周恩來。
當天來南京找熊向暉的人叫童小鵬。他說“胡公找你,你跟我走”。兩人來到一輛小轎車上,都用帽檐遮住臉。到達目的地后,童小鵬說“胡公今天已經安排了一些代表同志或坐車、或步行,反復地進出,用來分散特務的注意力。”
周恩來
熊向暉走進會客廳不久,周恩來就來了,關上門拉著熊向暉坐到沙發上。周恩來向他講述了一件事情。周總理說:“我不小心辦了錯事,七號的時候坐著馬歇爾的專機去到了延安,研究東北停戰的問題。前天開了一天會沒有穿外套,有一個記事的本子放在了貼身襯衣的口袋里面。然后就在專機上躺了一會兒,可是沒有想到睡著了,下了飛機才發現自己的小本不見了。想著肯定是睡覺的時候給顛出來了。
那個小本上記了幾件無關重要的事情,唯獨有一件就是你在南京的地址。按照秘密工作的做法,本來應該是記在腦海中的。但是由于我的粗心,寫在了本子上面,而且還在上面寫了一個“熊”字。本來以為放到襯衣口袋里面足夠安全,但是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能會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我已經向中央作了匯報請求處分了。”
周恩來
熊向暉后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覺得十分感動。倒不是因為周總理丟了他的小本本,而是周總理對于這件只有他一個人知道的事情,還可以毫不避諱、如實地向中央進行匯報,自求處分。更讓他覺得敬佩的地方在于周總理,他是中央最高領導人之一,竟然向自己這樣一個普通的黨員把事情的真相全部說出。他的真誠和偉大崇高的品質都深深地震撼到了熊向暉。
熊向暉隨即對周總理說:“這只是一件小事,我自己可以應付的,萬一出現什么問題,也沒有什么關系,我從宣誓入黨的那刻起就已經做好了為黨犧牲的準備。”
周總理回復道:“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但是決不能讓黨員平白無故地犧牲,并且這件事情是由我造成的,我要盡一切努力進行挽回,不能一錯再錯。”
周恩來
周總理說道:“在昨天下午四點多,馬歇爾讓他的侍從副官來找我,當面給了我一份機密文件,文件用紙包裝的,里面放著一個小盒子。我打開一看,正是我那天丟的小本子”
“按照馬歇爾的做事風格,必然讓他的親信把小本子記的內容照了相,這樣你就暴露了,秘密黨員一旦暴露通常就得撤走,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對你卻不能采取通常辦法,毛主席說過你一個人頂幾個師,一旦撤掉幾個師,我下不了這個決心的。”周總理繼續講道。
過了許久,周恩來將自己想到的辦法告訴給了熊向暉,說道:“我和老董經過反復的研究,馬歇爾照了相后會有兩種處理辦法。
馬歇爾
第一種就是偏袒國民黨,把它交給國民黨,而他絕不會交給像徐永昌那種人,不符合他的身份。他一定會將這個直接送給蔣介石,而他見蔣介石是需要預約的,這就給了我們一定的緩沖時間。如果蔣介石看到,一定派人抓你,這又是暴露了馬歇爾,使他失去中間“調處人”的資格。
也會有第二種可能,就是馬歇爾并不會將它送給蔣介石,免得因小失大。我們兩個經過一致商量,認為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必須立足于最壞的情況,同時考慮第二種可能。
周恩來讓延安通知西安的王石堅,讓王石堅注意敵情,準備應變。發現異常立即通知熊向暉,熊向暉接到報警,即到上海
熊向暉一家
馬思南路107號找王炳南,王炳南已作了準備,會把熊向暉安全送到蘇北解放區。周恩來要熊向暉吸取經驗教訓。對于王炳南的住址,一定要記在心里,不要寫在紙上,相同的錯誤就不要再犯第二次了。
熊向暉對周恩來縝密嚴謹的補救措施心悅誠服,完全照辦。他沒有驚慌失措,沒有亂跑避險,他按照周恩來叮囑的,在上海安安靜靜躲了十來天后,接到密信,內寫“王兄康泰,閣府安祥”。正如周恩來所分析的第二種可能,一切照常。這一關闖了過去。此后,胡宗南對熊向暉的信任絲毫未減。
從“地下”到“地上”
1949年4月,留學美國的熊向暉按照中共中央轉來的口頭指示,輾轉紐約、舊金山,搭乘客輪來到香港與黨組織接上了頭,隨后經天津抵達北平。7月間的一天,他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高興地說:終于在勝利以后見面了。
1949年11月5日,熊向暉接到周恩來的一份請柬,請他11月6日中午12點半參加午宴。熊向暉按時來到指定的地點。
熊向暉與其妻子
他到這里一看,原來都是國民黨當局的和談代表,彼此之間并不陌生。張治中見到熊向暉,就問:“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了?”周恩來說:“他不是起義,是歸隊。”大家入座后,周恩來向大家介紹了熊向暉的身份,一名共產黨員,由于組織需要,被安排在了胡宗南身邊。客人們這才恍然大悟。曾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長的劉斐,直接參與了制定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及陜北戰役的方案,他連說:“真想不到!難怪胡宗南打敗仗。”
周恩來接著說:“蔣介石的作戰命令還沒有下達到軍長,毛主席就先看到了。”張治中身份感慨的表示,以前就知道在軍事和政治方面,蔣介石不是共產黨的對手。現在沒想到,在情報工作方面,竟也遠遠比不上共產黨。
晚年熊向暉
周恩來鄭重地說道:“我們是依靠政治,不搞下流手段,同國民黨的特務工作有本質不同。”“今天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說清楚,我們派熊向暉到胡宗南那里,是要他幫助胡宗南抗日,不是要他搞情報。當時我們誠心誠意想同國民黨合作抗日,中共中央還決定不在國民黨機關、部隊里建立黨組織。可是蔣介石硬是要反共,我們不能不自衛,我們就交給他自衛的任務。”
周恩來又指了指熊向暉,說道:“今天向你們公開這個秘密,還有一層意思:以后要他在外交方面做些事情,你們是熟人,先給你們打個招呼,免得誤會。”
熊向暉出席各種外交場合
從此,昔日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在周恩來的親自領導下,先后出使英國、墨西哥,參與調查“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等重大歷史事件,開啟了他大放異彩的外交生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