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低價入手“莆田鞋”,再高價轉出售賣獲利,看似“商機”的背后,卻暗藏騙局。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郫都區(qū)人民檢察院獲悉了這樣一起案件。
2023年1月,王倩(化名)在朋友圈得知前同事李某專門售賣各類高仿的運動鞋,便主動李某,詢問是否可以作為代理幫其售賣,李某欣然同意。之后,王倩多次從李某處以350元左右的價格購入高仿版的耐克鞋,再以700余元的價格轉手賣給顧客,每雙鞋獲利幾百元不等。想到只需網上聯(lián)系顧客,李某發(fā)貨,自己也不費力,于是,心覺其中還算有“商機”的王倩便想加大投資。
2023年6月,王倩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李某后,本來只是有購買渠道的李某為了賺錢便豪橫地告訴王倩,自己有家工廠,貨源保證沒問題,同意了王倩投資的想法。就這樣,有了李某的保證,王倩撒開手地擴大宣傳。
后來,一位顧客找到王倩,表示需要訂購400雙耐克某系列的“莆田鞋”發(fā)往國外。如果這單業(yè)務做成了,其中的利潤不言而喻。王倩立馬聯(lián)系李某訂貨,考慮到系大客戶,王倩還讓李某幫忙與該顧客聯(lián)系,并陸續(xù)向李某轉了20余萬元的訂貨款。眼見自己賬戶上多出的數(shù)字,急需用錢的李某不禁心生貪念,想將這筆錢直接占為己有,告知該顧客因貨源問題該筆交易取消。
不久后,這位顧客又聯(lián)系了王倩,告知其還需要訂購800雙耐克“AJ1”莆田鞋,于是王倩也讓李某幫忙對接。這一次李某如法炮制,像之前那樣和對方聯(lián)系,說實際上是自己在做主,這單交易因故再次取消,下次給對方優(yōu)惠價。
之后,被蒙在鼓里的王倩陸續(xù)又通過支付寶轉給李某55萬元貨款,等待收貨,但遲遲未見動靜。在王倩催促進度時,李某心生一計,給王倩發(fā)了張物流單及收款憑證,告訴王倩已經發(fā)貨了,可沒想到貨物半道被海關查封了,以需要交稅的借口繼續(xù)向王倩索要百萬錢款。面對這筆需要突然支付的“巨款”,王倩才反應過來自己是被騙了。于是立即報了警。
經審查,實際上李某并沒有所謂的工廠,為了讓王倩更相信自己,其發(fā)給王倩的物流單及多個支付、收款憑證截圖全是自己在網上下載后用修圖軟件PS制作的,實際上他并沒有操作任何訂單,一切全是自己編造出來的謊言。
2023年10月,郫都區(qū)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被告人李某提起公訴,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責令被告人李某退賠被害人王倩(化名)經濟損失人民幣78萬元。
檢察官提醒:本案中,王倩一開始的“投資”,認為是“商機”賺取差價的行為本身就不可取,賺錢一定要腳踏實地,同樣投資也需謹慎,交易要小心,有時“商機”可能是“陷阱”,“熟人”也不是一定可信,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自己的經濟財產受到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