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拾榴詢財公眾號(2024年11月3日)
10月31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公告,11月1日起,陸續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實行新的定價機制。
同時,房貸利率重定價周期,也可以調整為3個月或6個月,或維持一年。
那怎么選劃算?
01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在5年前,2019年年底,宣布LPR切換時,老南就寫過《2020年,房貸利率徹底變了》,在“固定利率”和“LPR加減點數”的選擇之間,提到:
長期看,我們面臨的是通縮。所以,長期看,目前的利率,會是個相對高點,那選“固定利率”顯然是不明智的。
當時我這個判斷網上還有爭議,不少人陰謀論,說馬上要大通脹了,一定要固定利率,浮動的會吃大虧。
所以當時這篇文章的評論區,還有不少反對意見,如今看,選擇固定利率的真哭暈在廁所。
另,在這篇文章的第四段,老南還專門提到:
這個變化并不友好。
之前的房貸利率,也會隨著利率上升下降而調整。但有個細節,多久調整一次?
很多人沒注意,各家銀行房貸合同不一樣。有的是一年調整一次,有的按季,甚至按月調整。
但這次LPR,明確重定價周期最短為一年。用一位銀行朋友的話說:對長期房貸客戶而言,不是很友好。
這不,5年后,房貸利率定價周期,可以讓客戶自己選了。
5年前提出這個問題,是不是很有預見性?
02
這次利率定價周期選擇,本質是個利率調整的頻率問題。而這個頻率,在不同的利率環境下,結果完全不一樣。
舉例而言,如這幾年是在降息周期,那定價周期,肯定越短越好。因為只要降息了,你在3個月內就可以享受到利率下降帶來的貸款減少。
但如果是長期的加息周期,那定價周期,肯定是越長越好,你可以享受更長的低利率貸款。
所以,理論上,加息周期利率調整越長越好,降息周期利率調整越短越好。
但現實中,這個選擇其實還是存在難度的。
因為,房貸往往都是二三十年的超長周期,而利率周期大概率是遠低于房貸周期的。
下圖我列舉了中國,美國,日本三國的住房貸款利率走勢,你會發現策略差別挺大的。
中國自14年之后至今,利率是下行趨勢,邏輯上越短越好。
美國70年代發生過超級大通脹,80年代后利率一直下降,2020年疫情后又開始上漲。
那邏輯上70年代利率調整越長越劃算,80年代后利率調整越短越劃算,這幾年又是調整越長越劃算。
日本則是90年代經濟破滅后,除了06年那輪失敗的加息,利率一直往下走,那調整越短越劃算。
所以發現沒,如果讓我們談個3、5年的預測,也許還能努努力,10年甚至20年維度,判斷難度極大,尤其這幾年,黑天鵝太多。
看看隔壁大毛,一場戰爭,邏輯就全變了,利率直接飚到20%去了。還有美國,一個疫情,邏輯也全變了,利率直接飚到5%以上。
03
估計看到這里,大家會迷糊了,那這次應該怎么選。
我個人還是偏向選擇3個月,邏輯是這次超級周期切換,周期會比較長,從大概率而言,利率還是會長期在底部區域,不排除進一步降息的可能。
而且當前關注這事的,估計都是有房貸的,考慮到等額本息比較多,那在還款的前5-10年,因為本金高,等額里利息占比很高。說白了,這個階段主要是在還利息,所以這個階段吃降息的便宜,會更顯著。
當然,的確有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比如上面提到的戰爭,或者咱們突然自主研發出了振金、艾德曼合金之類,生產力飆升。
但畢竟我們做決策,還是要考慮大概率方向為主,同時不會被小概率事件重創就好。不能反過來,就劃不來了。
上周四寫了《為何價值股在跌,垃圾股在漲?》,提醒垃圾股的風險。周五垃圾股就開始有點坍塌的走勢了。
周五中午在電梯里,聽到一外賣小哥和朋友在微信語音:我們的股票跌停了!
所以啊,垃圾股最后坑的都是散戶,尤其是想快速發財的散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