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黔山水,鐘靈毓秀,藏珍蘊奇。抹茶,是東方的“古老神樹”,也是地處梵凈山東麓江口縣的“綠色寶貝”。當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精制車間邂逅有著“地球之肺”美譽的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共同演繹了一場天時與地利的“雙向奔赴”,“梵凈抹茶”應運而生。
“世界抹茶超級工廠”電力十足
- 銅仁江口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對抹茶加工廠開展上門服務,確保生產用電安全可靠。吳瑾 攝
走進被譽為“中國抹茶之都”的銅仁市江口縣,貴茶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抹茶加工廠坐落于此。生產車間內機器鳴轉,茶香彌漫。茶葉經精制色選、拼配勻推、滅菌研磨等10余道工序,制成微粉狀茶產品。
不同于普通綠茶,制作抹茶的茶葉很特別,春茶在采摘前需覆蓋遮陰,采摘后需蒸青,所以抹茶的色澤始終保持綠油油的。也不同于綠茶粉的是,抹茶粉更加細膩,抹茶粒度按國家標準可達800目及以上,比面粉的細膩度高10倍,而綠茶粉的粒度只需在100至300目之間,這就使得抹茶加工難度更大。
“我們采用的是三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可通過剔除異物、黃片等工藝,進行精制和拼配,對供電穩定性要求較高。”貴茶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副主任毛磊介紹,精制過程中若出現停電,則會浪費整條生產線上的茶葉。
- 銅仁江口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對抹茶加工廠的用電設備進行“體檢”。吳瑾 攝
為此,南方電網貴州銅仁江口供電局采用10千伏凱貴線專門為該企業供電,縮短供電半徑、提高絕緣化程度,并成為銅仁網區首家實現智能電網全“自愈”功能的縣局。
“抹茶生產高峰期在每年的4到8月,在此之前,我們成立黨員服務隊提前開展專項用電檢查工作,消除生產車間安全隱患,確保供電安全可靠。”江口供電局太平供電所客戶服務崗楊惠說道。
“自2018年10月全自動化生產線投產以來,未發生因電停產情況。”毛磊算了算,今年截至8月份已生產抹茶成品800余噸,產值超1.6億元。
電力賦能多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
- 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的抹茶面條生產車間。李鶴 攝
探尋“梵凈抹茶”火熱背后的密碼,源于對抹茶加工的高標準。毛磊說:“生產出的抹茶全部符合歐盟標準,品質好,不僅被制作加工成各類產品暢銷全國,還出口40余個國家。”
看中“梵凈抹茶”的楊傲是一名“90后”。自今年5月1日在江口縣梵花街開了“抹山集”茶飲店后,每天忙個不停。楊傲說:“依托抹茶,我們自主研發并烘焙制作了抹茶冰淇淋、抹茶檸檬茶、抹茶蛋糕、抹茶餅干等20余種產品,每日客單超一千單,烘焙房和茶飲店的月用電量超一萬度。”
同樣被抹茶串起的還有位于江口縣的旭囸抹茶面館,抹茶掛面是這家店的特色。老板張俊說:“面條獨有的清香味備受客人青睞。由于需求激增,加工廠申請了電表增容,供電部門很快就進行了上門安裝。”
“梵凈抹茶”發展如此之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貴州具有寡日照、多云霧的得天獨厚優勢,利于抹茶采摘前的覆蓋遮陰;貴州是全國第一個在茶園中禁止使用水溶性農藥和草甘膦的省份,非常重視茶葉的干凈與生態;江口縣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下,多年來堅持構建生態空間保護機制,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長江中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隨著江口縣大力發展抹茶產業,“中國抹茶之都”名揚四海。
- 銅仁江口供電局工作人員上門走訪轄區企業,了解企業用電情況,以便提供更好的用電服務。吳瑾 攝
抹茶帶動的不光是當地食品加工產業的高速發展,還帶動著江口縣旅游業的興旺。從江口城區到梵凈山核心景區,一路上戲水納涼、露營燒烤等有序排布,民宿更是鱗次櫛比。
去年和丈夫一同從武漢辭職回江口創業的張璇鏑,不僅在太平鎮云舍村內開了農家樂,還在縣城和景區內連開了3家小苗鵲咖啡店,賣起了抹茶咖啡。張璇鏑說:“靠著‘梵凈抹茶’的熱潮,云舍村幾乎家家開餐館、戶戶辦民宿,8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據數據統計,江口縣旅游服務行業2023年用電量達1079.5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4.14%;2024年前三季度用電量達867.4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93%,實現兩年增長1.05倍。
來源:貴州電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