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馬上,我們將有幸目睹,全球兩件歷史性重磅大事,一件是老美大選終極對決,另一件是東大即將公布重大救市計劃。
這兩件事跟我們息息相關。我借著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跟大家解讀一下背后的博弈邏輯。
11月5日,也就是明天,老美將誕生新一任總統,特朗普或哈里斯。但這屆總統選舉極其特殊,因為已經完全脫離了傳統民主軌道,而是變得“混亂與極端”。
美國兩黨所代表的人民和資本家,已經徹底站在了對立面,如果一黨上臺,另一黨將面臨慘重的報復和打擊,一系列丑聞趣事連環爆發。
世界首富馬斯克說,如果哈里斯上臺,他將“牢底坐穿”,一向遠離政治的前首富比爾蓋茨被披露,如果特朗普上臺,他可能被“蘿莉島”事件拖入深淵。
據報道,大批美國富人正計劃出逃,擔心大選后發生大規模騷亂,很多州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應對大選后可能的暴力局面。畢竟2021年,紅脖子們沖擊國會山事件歷歷在目。
這次特朗普,算是徹底搭上了身家性命,如果敗選,很可能魚死網破誓死一搏,一場大型煙花秀即將上演。
經過這次大選,其實也讓全球看清了老美的“民主”底色,就是靠洗腦營銷的一種“偽民主主義”,一旦繁榮散落,只會丑態百出。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老美是強國,但不是大國,大國是有文化沉淀和社會秩序存在,有一種信仰力在約束著人們可能超越邊界的行為,而老美是“萬物皆利”。
其實我認為,無論誰上臺,都不重要了。
前幾天,老美公布了10月新增非農就業數據,只有1.2萬,連預期11.3萬的一個零頭都沒有。要知道去年一整年,美國非農就業均值高達19萬。
更離譜的是,美國還把8月和9月的數據,進行下修,合計削減了11.2萬。
這意味著,老美數據公開造假被實錘,數據部門完全服務于政治秀場,其次證明老美經濟衰退,陷入一種最困難的經濟模型,“滯脹”。
這比通縮更難搞,降息推高通脹,加息又會拉低經濟,加也不是,降也不是,會導致政策調控接連失效。
20世紀70年代,中東戰爭爆發石油危機后,老美就曾陷入沉重的十二年“滯脹”大周期。直到1983年,靠“里根”經濟學才勉強走出來。
西方經濟學家最近都在想辦法,想來想去,無外乎4條路:
1、自我爆破市場重組
2、打響全球戰爭
3、AI出現革命性突破
4、與東大聯手共建
這跟開盲盒一樣,誰都猜不準,這幾天全球資產價格上躥下跳,動蕩不安,其實也在證明資本們都失去了判斷能力,都在等待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即使是巴菲特,今年也在瘋狂回收現金,狂拋蘋果、美銀等重倉股,手上儲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高達325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所以大家應該理解了,為什么10月31日,東大出動了雙航母編隊,亮劍南海。
雙航母、三艘萬噸大驅、十二架殲-15重型艦載戰斗機組成的“超級艦隊”,出場震颯四方,這種高規格配置也是歷史頭一次。
你以為這么大型的軍事演習,是為了震懾南海小朋友嗎?錯了。
一方面就是結合著之前的“東風快遞”,告訴老美,推高戰爭這條路行不通,無論是中東、朝鮮半島還是臺海,想發動戰爭最后只能打成消耗戰,按照老美35.7萬億美元?的債務來說,基本別想了。
另一方面,就是告訴全球資本,國際局勢動蕩,但東大有絕對安全的避險土壤,歡迎大家來華投資。今年東大全面啟動了金融對外開放,外資企業都不需要跟中方合資,拿到的權限都是前所未有的。
最近在144小時免簽的基礎上,又加強了多國免簽,甚至是單邊免簽。邏輯上就是讓老外都來中國看看,看上什么買什么,再不行,來這旅游一趟也不錯。
所以雙航母戰斗群,不僅是一次軍事行動,也是一種外交手段和經濟手段。
這也意味著,全球搶錢大戰徹底打響,這是一場綜合國力的世紀之爭,我們將有幸目睹。
寫到這里,很多人說我們贏麻了,其實大國博弈不存在贏麻了或者輸麻了這種極端詞匯,客觀看待過程和結果,我們這邊的問題同樣很多。
這就要展開另一件大事,東大即將公布的重大救市計劃。
上篇文章我講的“十萬億”邏輯,其實這都是保守數值,如果想把經濟拉回到2019年的層面,起碼在20-30萬億的水平。
好在我們之前很少玩國債,所以這也給未來大規模債務經濟提供了更強的彈性空間,理論上只要匯率安全,我們就可以一直發。
如果特朗普上臺,打響關稅戰,那么我們的進出口勢必會受損,這時候更需要通過刺激內需,把這一塊補起來。
東大內需的確是大問題。
前幾天我看到一組數據,東大的中部、西部、北部、東北部的老百姓收入水平太差了,尤其是西部,人口接近4億,可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萬元。跟東部沿海地區差了近一倍…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要出臺計劃,要大規模把沿海產業轉移到西部。
其實并不是為了戰備,而是西部幾乎沒有工業,更別說高端服務業,那么這時候就應該把東部沿海城市的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都轉移過去,讓西部也跟著建立工業能力,通過中歐班列,把產能輸入到“一帶一路”的兄弟國家。
其次最大的挑戰就是,各公司團隊能力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我經常把國家比作一家大型企業,而每個城市就是旗下的子公司,而買房子就是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但事實上,大多數子公司的高層管理能力都不及格,好的和差的之間,中間隔著一條馬里亞納海溝。
那邊都開始搞AI,天天帶著團隊出海招商引資,這邊連基礎工業都搞不明白,還對下面的公司“吃拿卡要”。
那邊已經完成海陸空三網大型基建,這邊對著一條路翻來覆去修。 這邊高端科技產業,拿國際訂單拿到手軟,這邊連低端密集型產業都接不住。
有時候不是不給資源和政策,而是單純的就是不行,就是差。 地方管理團隊想進化,都是以5-10年為單位的,而且頑疾很難解決。
最近讓市場最驚喜的就是比亞迪,單月銷量創造歷史,高達50萬輛,今年會超越福特,進入全球前五行列。 接下來可以直面挑戰豐田和大眾。
很多人問我有沒有可能登頂全球? 當然有可能。
因為豐田大眾,技術已經停止很多年了,像一個垂垂老者,但比亞迪這種新勢力,每天都在創造驚喜,上萬工程師每天高效率協作、迭代升級,拼命突破人類乘用車的可能性。
比亞迪出海勁頭也很猛,2024年1-10 月,比亞迪乘用車海外銷售累計 329073 輛,同比去年暴增314.8%。還有奇瑞、名爵、吉利、長安、哈弗、寶駿等等國產品牌,今年1-10月海外銷量接近500萬的量。
不止新能源車,還有很多國產燃油車品牌,在國外都打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有了知名度,這也是不可預知的驚喜。還是那句話,能從東大卷出來的企業,放在國際賽場上,隨便遛都是頭馬。
東大市場是全球最大的,也是最殘酷的。當然有挑戰有困難才有機遇。
現在基本都在打明牌,十萬億計劃提振內需,增強居民消費;機電穩住高端出口,跨境電商打通中低端出口,一起發力外需。兩條腿走路,這是接下來經濟復蘇的主要路徑。拭目以待。
除了國際社會各方勢力在搶錢, 其實國內各大城市也在搶錢,搶產業搶人才,現在樓市反彈,都開始搶購買力,最近在深圳調研,幾乎樓盤一開就清。
千人搖號現場火爆,人們擠著入場,從眼神能看出對能在深圳有一套房的渴望,搖到號的開心,沒搖到號的鬧事,房源被選擇的沮喪,現場一片混亂,仿佛又看到了2015年的樓市。
好的資源是要靠搶的,比如這個搖號項目,開盤好房源全部售罄,現在想買都買不到了,而以后再推新品,每套都要漲價20-50W。當一些人還在猶豫的時候,另一些人都沖進去下手了。這就是現實世界,總有人悲觀也有人樂觀。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日富一日研習社,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0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