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三湘米業的恒溫冷藏倉庫里,來自福建的李老板望著傳送帶將一袋袋“特級桂朝”米裝上貨車,心里總算踏實了。他告訴筆者,三湘米業的早稻米因為品質過硬,加上服務細心,總是供不應求,這次他們就等了兩天時間。
汨羅市三湘米業是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44歲的掌門人王孟軍,從湘陰縣來汨羅從事糧食生產加工已有24個年頭了。在談及自己專注早稻米加工銷售的初衷時,王孟軍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事,而種植早晚雙季稻是保障糧食面積和產量的根本措施。
由于市場、價格等多方面的原因,農民不愿種早稻,種了也難賣出去。8年前,看到早稻面積連續幾年下滑,相信“愛拼才會贏”的王孟軍下決心為解決早稻沒人種,種了沒人要的問題探路試水。探路也并非盲目,王孟軍說,米粉幾乎是中國南方人的主食,而米面的原材料就是早稻米。他瞄準了這個目標,開著小車,跑遍大半個中國,走訪上百家中大型米粉加工企業,不僅掌握了市場需求的信息,還交接了一批米粉加工的朋友。
接下來他開始了大動作,投資2000多萬元,在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征地39畝,建立近萬平方米的廠房,添置一套日產200噸的早稻米加工線。根據米粉的個性化需要,他在省農科院找到了合適的品種“中早35”。與周邊縣市的農民簽訂早稻生產和銷售合同,為農民提供種植、烘干、儲存、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社會化服務,建立綠色水稻生產加工追溯體系,以每百斤高出市場價20元的價格收購訂單農戶的早稻,讓當地農民每年增加收入1200萬元以上,農民種植早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據了解,如今三湘米業每年為米粉加工企業提供優質早稻米3萬噸以上,穩定汨羅、岳陽等縣市早稻面積60萬畝,早稻米銷售網點遍布河北、河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等13個省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