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ICU到KTV(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626篇原創
近期,A股5家上市險企相繼發布三季報,迎來了業績大爆發。
9月以來,股市回暖,上市險企業受益明顯,尤其是權益彈性提升帶來的凈利潤高增。
其中,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歸屬凈利潤均實現了翻倍增長。尤其是對于2023年凈利潤下滑59%的新華保險來說,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首先來看營收方面,三季度業績改善明顯。
中國平安體量最大,跑得最慢,前三季度營收7754億元,同比增長9.99%。
前三季度,營收增長最快的是此前的“落后生”新華保險,同比增速高達72.91%。盡管有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低的“優勢”,但其業績改善效果還是十分明顯,尤其是第三季度。
今年上半年,新華保險的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收入同比下滑11.4%,第三季度改善明顯,使得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達12.3%;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速達79.2%。
其次是中國人壽,前三季度營收4272億元,同比增長54.84%。
與新華保險相似,第三季度,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及新業務價值環比改善明顯。此外,其個險人力有所增加,個險銷售人員上半年為62.9萬人,今年第三季度增長至64.1萬人。
營收增速排名第3和第4位的分別是中國太保和中國人保,分別同比增長21.35%和12.16%。
再來看歸母凈利潤方面,均受益于三季度股市回暖。
三季度,A股5家上市險企的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均大幅增長。
圖片來源|開源證券(特此感謝)
其中,中國人保最為突出,三季度歸母凈利潤136.44億元,同比增長約21倍。
其次是中國人壽,三季度歸母凈利潤662.45億元,同比增長約17.7倍。
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均實現了單季度的翻倍增長,新華保險則扭虧為盈。
受三季度業績拉升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A股5家上市險企的歸母凈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前三季度,中國人壽歸母凈利潤1045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3.88%,在A股5家上市險企中跑得最快。
主要還是受益于牛市。三季度,股市快速反彈,拉動了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大幅增長。
截至三季度末,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高達2614.2億元,同比增長152.4%;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1476.6億元,大幅提升了利潤;總投資收益率約為5.38%。
其次是新華保險,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06.8億元,同比增長116.73%,簡單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約為6.8%,主要還是9月末權益市場快速上漲帶動了浮盈釋放。
再次是中國人保和中國太保,兩家的歸母凈利潤體量和增速都相差不大,分別同比增長77.2%和65.49%。
中國平安則是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體量最大,增速相對較慢。前三季度,其歸母凈利潤1192億元,同比增長36.09%。
同期,中國平安的綜合投資收益率明顯改善為5.0%,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個百分點。
同時,9月份,中國平安的市值也重回萬億規模。
保費方面,前三季度的增速遠不及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速(詳見: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增速排行榜:中國平安跑得最快!新華保險掉隊)。
不過,都體現出了較強的馬太效應。
比如,在壽險業方面,中國人壽和平安人壽兩家的凈利潤占整個行業凈利潤的半壁江山。
今年9月,新“國十條”后,保險行業整體觸底反彈。
在這一輪牛市中,此前不受待見的上市險企成為大贏家:直接從ICU轉入KTV,業績和股價齊飛。
股市行情上漲,險企的投資回報自然水漲船高。三季度,主要就是資產端驅動帶來了超預期的業績。但股價上漲帶來的賬面盈利,后續也有波動的風險。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表現好,但保費收入表現弱的險企,比如新華保險。
前三季度,其營收和凈利潤大幅增長,尤其是凈利潤還實現了同比翻倍增長,但保費收入僅同比微增1.9%。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投資端固然重要,但基本盤保險業務的穩健發展,才能支撐其走得更穩更好。
本文未注明數據均來自于公司財報及公告,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