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的收視率就能看得出來,鄭欽文已經成為民眾的強心劑,這位二十二歲的湖北姑娘用自己的堅持和勝利贏取了億萬觀眾的心,一次次的驚喜就像勵志爽文,鼓舞著處在情緒低谷中的國人們。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孩子校招面試沒過,找我借酒澆愁,后來說晚上十二點有鄭欽文的網球直播,她帶著孩子一起觀看,從中汲取正能量元素。
從這個角度,網球已經超出了網球本身的概念,更有些精神層次的東西,我們都懂,鄭欽文不是那種橫掃天下的絕頂高手,不過看她跑動、看她發球、看她苦和笑,就能讓我們如釋重負:忘記低迷的經濟,忘記苦悶的職業,有點像是那首中年人的老歌《最近有點煩》,也許一些喜悅會沖淡煩惱,這才是體育競技的真正精神層面意義。
既然如此,我更希望鄭欽文能把驚喜的蛋糕做得更大一點了。一定去爭取勝利,即便是無法勝利我們也能理解,就像暗夜里的星星,遙遠可也能指引方向。
只是勝利真的不容易,我是個喜歡用指標來衡量結果的人,全面把鄭欽文和高芙做了比較,發現她幾乎沒有什么勝算,高芙就像一座山橫亙在那里,別說勝利,能拿到一局我們就足夠滿意了。
可真的毫無機會嗎?看很多人都在支招,不過都是些不懂戰術想當然的噴子,有的說鄭欽文的教練曾經是高芙的教練,所以很了解對方,知己知彼就能立于不敗之地。真的如此嗎?非也,教練從來不是最關鍵的,隊員才是,再說我們有教練,高小姐就沒有嗎?教練從來是分獎金的,不是決定勝負的。
其次就是有人津津樂道鄭欽文的發球了,好吧,這也算是必殺技之一,只是發球從來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武器,球技的厚度才是,它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在我看來,真正讓勝負天平傾斜的砝碼,就是要打亂對方的節奏了,我們不要做對方希望我們做的任何事情,發球不決定勝負,但可以打亂節奏,當對方想要底線相持時,我們就放小球,當對方氣勢如虹時,我們就磨磨她的銳氣,就像當年瑞典瓦爾德內爾打乒乓球時的心理戰術,這才是勝負的關鍵。
渴望勝利,但接受現實,愿旗開得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