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可是很多人卻有這樣的誤解,那就是要想長壽,一定要多運動,運動量越多越好,運動強度越大越好。
不久前,遇到了這樣一位患者,患者說自己從五年前開始就有長期暴走的習慣,幾乎每天都要走好幾萬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感到雙側膝蓋越來越不對勁,一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就特別痛,而且活動的時候還有異響,現在,別說幾萬步了,稍微走快一點膝蓋都受不了。
為了查明病因,患者來到醫院,通過檢查,醫生發現,患者的的半月板磨損現象非常嚴重,半月板的主要作用是能緩沖兩骨面撞擊,吸收震蕩,散布滑液,增加潤滑,減少摩擦,保護關節,可患者長時間暴走,導致半月板嚴重磨損,沒有了半月板的保護作用,膝關節自然開始出現一系列異常。
由此可見,即便是低強度的走路,也不是越多越好。
2025年,《歐洲流行病學雜志》期刊發表了一項長達45年追蹤2萬多雙胞胎的研究發現:適度運動的確可以延緩衰老、降低死亡風險,但是運動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度運動反而折壽!換句話說,真正有意義的鍛煉,并不是極端大量運動,而是持續的適度運動!
這是從1975年到2020年,一場橫跨45年的健康追蹤研究,有2萬多雙胞胎參與了研究,他們從年輕到終老,有人熱愛運動,也有人不運動,最終拿到衰老與死亡數據。就這樣研究人員收集了超過22000人的數據,并提取部分人的“DNA甲基化信息”,這是衡量身體“真實年齡”的重要指標。
研究發現:身體衰老和運動量呈現“U形曲線”關系,那些從不運動的人衰老的快,運動太猛的也衰老的快!也就是說,完全不運動的人和每天瘋狂運動的人,身體都“衰老得更快”。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講究的是一個度,運動同樣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也應該適應身體的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而且要不增加身體負擔,運動要合理適度。
那么,年齡大了,究竟哪些運動可以選擇,哪些運動不能選擇呢?
第一,年齡大了,不要總是去爬樓梯或是爬山
爬樓梯或者爬山,難道不屬于運動嗎?當然也屬于運動,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不建議選擇這樣的運動,因為爬樓梯或爬山,對于膝關節都有比較大的傷害,年齡大了,由于膝關節退行性變,再加上膝蓋周圍的結構變得非常不穩定,所以很容易導致膝關節損傷。
第二,年齡大了,不要總是去做舉重或者仰臥起坐
年齡大了,很多老年人都已經罹患骨質疏松、腰椎間盤突出,如果總是去舉重或者仰臥起坐,就很容易對腰椎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或是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
第三,年齡大了,不要總是去做碰撞運動
年齡大了,老年人千萬不要去做碰撞運動,像踢足球、打籃球等都屬于碰撞運動,這些運動不僅較劇烈,而且還很容易導致跌倒的風險增加,容易引起骨折。
年齡大了,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就是走路、打太極、慢跑這些相對強度低的運動,而且這些運動一定要控制量。
就拿走路來說,雖然走路很簡單,但是年齡大了,走路的步數同樣要控制。
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四大洲、覆蓋5萬人的15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只要多走路都有助于長壽,但超過一定的步數后長壽獲益沒有明顯增加。研究人員按受試者每天平均步數分為四組,結果發現每天走5801步、7842步、10901步的人比每天走路3533步的人,死亡風險分別降低了40%、45%和53%。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走路預防死亡是有上限的,年齡60歲以下的人每天走8000-10000步獲益就能達到上限,而大于等于60歲的人每天走6000-8000步就足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