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今言史
本文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前言
美國工程師湯姆盯著衛星地圖上金沙江的梯級水電站群,手指重重敲著桌面:“中國人瘋了嗎?這些大壩遲早得拆!”辦公室墻上掛著1936年胡佛大壩竣工的老照片,而此刻他參與的埃爾瓦河拆壩項目剛被《紐約時報》捧為“生態救贖典范”。
同一時間,云南白鶴灘水電站的工程師正檢查著世界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的實時數據,屏幕上跳動的發電量足夠點亮一座歐洲小國。
一邊是北美拆壩浪潮下1300多座混凝土巨物的消亡,一邊是青藏高原上羊曲水電站以150米壩高刷新世界紀錄,這場橫跨太平洋的水電戰爭,早已超出技術爭議,成了大國博弈的無聲戰場。
兩條道路背后的國家算盤
當美國推土機轟隆隆鏟平華盛頓州埃爾瓦河的老水壩時,中國挖掘機正在柬埔寨湄公河畔為大運河項目奠基。
2014年埃爾瓦河拆壩現場被生態主義者簇擁,攝像機記錄下鮭魚洄游的“感動瞬間”,卻沒人提這兩座1913年建造的水壩早已超過設計壽命,維護費比發電收益還高,更導致三文魚種群暴跌99.7%。
而柬埔寨2024年8月動工的德崇扶南運河,被《金邊郵報》稱為“國家經濟命脈”,建成后將徹底打通該國水系,預計帶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美國拆壩真是為生態?能源部2015年報告揭了老底:全美1.55萬座水壩中,54%超過50年使用年限,整體安全評級D級,年久失修潰壩風險激增。
威斯康星州一座私人小水壩去年雨季垮塌,洪水直接淹了下游奶酪工廠,索賠官司至今未結。
反觀中國,西南河流開發率僅30%,水能資源開發潛力高達6.6億千瓦,相當于每年省下10億噸煤,我們西部山區農民2023年才用上穩定電力。
而美國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靠水壩實現全民供電,加州居民現在支付每度電20美分的風光互補電費,云南農戶用電成本只要3毛錢。
地緣政治的手始終在撥動天平,1960年代埃及委托蘇聯建阿斯旺水壩,美國立即資助環保組織發布“水庫誘發地震”報告,2024年印度炒作中國羊曲水電站“威脅恒河水安全”,卻無視雅魯藏布江開發度不足5%。
“指責別人建壩時,先看看自己后院。”國際水電協會主席羅杰·吉爾在日內瓦論壇上甩出數據,“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開發率82%,田納西河91%,中國人均水電裝機量還不到加拿大的三分之一。”
“環保大棒”下的雙標博弈
特朗普政府2025年《基礎設施評估報告》將中國水電列為“生態威脅”,卻對愛達荷州銀礦泄漏毒殺160公里河流生態的事只字不提。
美國工程師協會報告強調“水壩滅絕物種”,卻忘了自家1913年建的埃爾瓦河水壩沒有任何魚道設計,直接導致洄游魚類功能性滅絕。
中國真如他們所說不顧生態?三峽集團總工李志遠作出解釋:“建三峽時我們給長江魚開了‘專用電梯’。”他指的是壩側4條寬3米的魚道,配合24小時聲吶驅魚系統,中華鱘繁殖存活率提高18%。
金沙江在建的烏東德水電站更投入12億建魚類增殖站,去年人工放流珍稀土鳳魚苗40萬尾,反觀美國俄勒岡州2023年拆除的賽勒姆水壩,拆除前從未設置過任何過魚設施。
最諷刺的是技術封鎖下的創新突圍,美國通用電氣2018年拒絕向白鶴灘供應機組轉輪,中國東方電氣咬牙研發出世界首個100萬千瓦水電機組,轉輪直徑8.8米相當三層樓高,每轉一圈發173度電。
“他們卡脖子反倒逼出我們專利墻。”項目總工拍著機組外殼,上面已貼滿407項專利證書。當中國水電海外項目為喀麥曼維萊水電站點亮20萬家庭時,美國國際開發署卻要求埃塞俄比亞吉布Ⅲ水電站追加2000萬美元“生態補償金”。
被刻意忽視的零碳支柱
國際能源署2025年《凈零路線圖》把水電稱作“被遺忘的巨人”,它貢獻全球16%可再生電力,卻只拿到風光產業1/10的補貼,中國三峽電站年發電千億度,相當于減煤排1億噸,而德國全力推進的北溪風電項目年發電量僅其1/10。
美國工程師總說“風光更環保”,卻對2024年加州大停電裝聾作啞,那年8月熱浪來襲,光伏板因高溫效率暴跌,風電場無風停機,而西北部老舊水電站超負荷運轉救了急。
“水電是唯一能三秒啟動的綠電,抽水蓄能電站更是電網穩定器。”麻省理工能源實驗室主任卡爾·赫斯特在社交平臺發文,“拆掉水壩改燃氣調峰是拆東墻補西墻!”
中國正把水電變成綜合效益引擎,白鶴灘水電站給庫區修了364公里公路,涼山州懸崖村村民結束千年溜索歷史,柬埔寨運河項目配套的農業灌溉系統,能讓水稻從單季變三季。
非洲電工穆薩在吉布Ⅲ水電站控制臺合閘,埃塞俄比亞村莊首次用上了冰箱與電扇,美媒卻只關心“尼羅河鱸魚是否少了幾條”。
尾聲
2025年俄勒岡州暴雨沖垮百年老壩,小鎮居民劃船逃離家園,拆壩團隊收到聯邦緊急撥款,而柬埔寨運河工地上,當地工人正用中文喊著“起吊”指令。
美國工程師始終“摸不透”的,或許是中國水電賬本里那幾行隱形數字,一度電拉動三塊錢GDP,一座壩盤活整個產業鏈,一條運河改寫國家命運。
特朗普政府忙著給油氣補貼續費時,中國水電已在86國建成1270個項目,年減碳量超過英國全國排放。
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中國人從美國水利教材里學筑壩,摸著中國經驗過河的時代,美國該想想拆壩大錘砸碎的究竟是混凝土,還是自身能源轉型的未來?
長江魚梯里躍動的鱘魚尾巴,抽打著西方環保主義者的雙標邏輯;金沙江底旋轉的機組葉片,終將攪動新世紀能源秩序的深潭。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特朗普稱從沒見過中國的風力發電站,遭美網友打臉》 環球網《外媒:為保護鮭魚,美國批準史上最大規模拆除大壩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