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化緣,員外卻將她趕出門,尼姑偷偷在門外埋了陰木
“哎,您瞧瞧,這世道真是啥新鮮事兒都有!前兒個咱們鎮上的趙員外,那可是出了名的大善人,平日里修橋補路,樂善好施,怎料昨兒個竟把個化緣的尼姑給趕出門去了!”茶館里,老李頭兒一邊剔著牙,一邊跟周圍的鄰里街坊們八卦著。
“哦?這事兒可真夠蹊蹺的,趙員外那脾氣,啥時候變得這么沖了?”旁邊的王嬸兒不解地問道。
“嘿,您還別說這事兒啊,透著邪性!”老李頭兒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聽說那尼姑長得倒是挺清秀,但一進門兒,趙員外就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跳著腳就把人往外轟,連句多余的話都不讓說。”
“那尼姑干啥來了?總不能無緣無故上門找不痛快吧?”有人插嘴問道。
“化緣唄,還能干啥?說是寺里修繕,缺些銀兩,這不,走街串巷地化緣來了。”老李頭兒撇撇嘴,繼續說道,“可趙員外那反應,就跟見了鬼似的,你說邪門不邪門?”
眾人聽后紛紛搖頭,議論紛紛,卻無人能解其中之謎。
這事兒還得從三天前說起。那天趙府的大門外,突然多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尼姑,手持破碗,口誦佛號,一副標準的化緣模樣。趙員外平日里雖不信佛,但對這些出家人也從不為難,每逢有化緣的上門,總會施舍些米糧或是錢財。可這回,不知為何,他一見那尼姑,臉色就刷地一下白了,跟見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似的,連聲“快走快走”,硬是把人推出了門外。
尼姑被這一推,踉蹌了幾步,臉上卻無半點怒色,只是微微一笑,道:“阿彌陀佛,員外既不愿結緣,貧尼自去便是。”說罷,轉身離去,步伐輕盈,似有不凡之處。
趙員外關上門后心里七上八下的,總覺得這事兒沒那么簡單。他回到書房,坐在書桌前,眼前卻總是浮現出那尼姑的身影,以及她那雙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他揉了揉太陽穴,想讓自己清醒些,卻總覺得心里有個疙瘩,解不開,放不下。
夜幕降臨,趙府內一片寂靜。趙員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就在這時一陣細微的聲響從窗外傳來,他猛地坐起,側耳傾聽。那聲音似乎是從大門方向傳來的,隱約間還伴隨著一陣低沉的誦經聲。
趙員外心中一驚,連忙穿衣下床,悄悄打開房門,向外張望。只見月色下,一個身影正蹲在大門旁,手中拿著一根木棒,在地上搗鼓著什么。那身影的輪廓,赫然就是白天被趕出門的尼姑!
趙員外心中大怒,這尼姑竟敢半夜三更潛入府中,究竟意欲何為?他正要大聲呼喊家丁,卻見那尼姑突然停下手中的動作,站起身來,對著大門的方向輕輕一點頭,仿佛是在告別,隨后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趙員外壯著膽子,悄悄走到大門邊,借著月光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只見地上多了一個深坑,坑里埋著一根烏黑發亮的木頭,上面刻滿了奇怪的紋路,散發著幽幽的寒光。
“這……這是陰木!”趙員外心中暗自驚呼。他深知,陰木乃極陰之物,非比尋常,多用于邪術之中。這尼姑究竟是何方神圣,為何要在他家門口埋下如此之物?
第二天趙員外一早就派人去請了鎮上的道士。那道士一看那陰木,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員外啊,這陰木非同小可,若非深諳此道之人,根本無法駕馭。埋于府前,必有深意啊。”道士捋了捋胡須,沉吟道。
“深意?什么深意?”趙員外急切地問道。
道士嘆了口氣,道:“這陰木之上,刻有咒文,乃是用來鎮壓邪祟之物。想來,員外府上近日必有異象發生,只是您未曾察覺罷了。”
趙員外一聽,心里咯噔一下,回想起最近府上確實有些不太平,時常有物件莫名其妙地移位,或是夜里聽到奇怪的聲響。他本以為只是下人疏忽或是風吹草動,現在看來,竟是另有蹊蹺!
“那……那可如何是好?”趙員外焦急地問道。
道士沉吟片刻,道:“若要解此局,還需找到那尼姑,問清緣由。不過此尼姑非比尋常,您還需小心行事。”
趙員外點頭應允,心中卻暗自發誓,定要找到那尼姑,問個明白!
接下來的幾天里,趙員外四處打聽那尼姑的消息,卻一無所獲。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一個神秘的老者找上了門來。
“員外可是在找那化緣的尼姑?”老者開門見山地問道。
趙員外一聽,連忙點頭,道:“正是正是,您可知她下落?”
老者微微一笑,道:“那尼姑,乃是我師侄。她此行前來,實則是為了替員外解一樁舊怨。”
“舊怨?什么舊怨?”趙員外一臉茫然。
老者嘆了口氣,道:“員外可還記得二十年前,您曾無意中害得一對母子流離失所,那孩子,便是貧道的師侄。”
趙員外一聽,頓時恍然大悟。二十年前,他因一時貪念,侵占了鄰家的一塊田地,導致那戶人家無家可歸,母子二人被迫流落他鄉。這事兒他雖已淡忘,但沒想到,竟會在此刻被翻了出來。
“那……那她為何要埋下陰木?”趙員外不解地問道。
“陰木,乃是為了鎮壓您府上的邪祟之氣。”老者解釋道,“那田地,原是一處風水寶地,被員外侵占后風水逆轉,邪祟之氣趁機而入。師侄此舉,實則是為了救員外一命啊。”
趙員外聽后心中五味雜陳。他沒想到,自己一時的貪念,竟會惹來如此大的禍端。更沒想到,那尼姑竟會以德報怨,出手相助。
“那……那我現在該如何是好?”趙員外問道。
“解鈴還須系鈴人。”老者說道,“員外若能誠心悔過,彌補過錯,那邪祟之氣自會消散。至于師侄那邊,她已離開此地,往深山修行去了。”
趙員外聽后心中暗暗發誓,定要痛改前非,多做善事,以彌補自己的過錯。從此,他不再貪圖錢財,而是將家財用于修橋補路、接濟窮人,成了鎮上人人稱頌的大善人。
而那尼姑,則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人見過她的身影。但每當夜深人靜之時,趙員外總會想起她的那雙眼睛,以及她所說的話:“阿彌陀佛,善惡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這事兒,也成了鎮上流傳的一段佳話,提醒著人們,做人做事,還是要多行善積德,切勿因一時貪念,而招來不必要的災禍。打那以后趙員外是真變了個人似的,整天樂呵呵的,見誰都跟親人似的,那笑容,比春日里的陽光還燦爛。鎮上的老百姓啊,都夸趙員外是活菩薩轉世,積德行善的好人吶。
可這事兒啊,它還沒完呢!您想啊,邪祟之氣哪兒是那么好對付的?尤其是趙員外當年干的那檔子事兒,得罪的可不止是人啊。
那是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趙員外正躺在床上做著美夢,夢里頭啊,他騎著高頭大馬,后面跟著一群丫鬟小廝,那排場,比皇帝老兒出游還熱鬧。可突然間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一道閃電劈下來,直接把他從馬上給劈了下來。
趙員外“哎喲”一聲,從床上滾了下來,疼得他齜牙咧嘴的。他揉了揉摔疼的屁股,心里頭那個美啊,立馬就消失了。他爬起來,坐在床邊,喘著粗氣,心里頭那個嘀咕啊:“這夢,咋這么邪乎呢?”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響,像是有人在敲窗戶。趙員外心里頭那個驚啊,連忙起身,走到窗前,悄悄打開一條縫,往外一瞧。這一瞧啊,差點沒把他給嚇死!只見窗外站著一個渾身濕透,臉色慘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女人,正伸著手,朝他這邊比劃呢。
“媽呀!”趙員外嚇得一聲尖叫,連滾帶爬地回到了床上,用被子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心里頭那個怕啊,比死還難受。
那女人啊,也不敲門,也不喊叫,就這么站在窗外,一動不動的。趙員外躲在被窩里,心里頭那個嘀咕啊:“這……這是誰啊?大半夜的,來找我干啥?”
他壯著膽子,悄悄掀開被子的一角,往外一瞧。這一瞧啊,他更害怕了!那女人,不知何時已經走到了窗前,正用那雙慘白的手,一下一下地敲著窗戶呢。
“咚咚咚,咚咚咚。”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夜晚里,顯得格外刺耳。趙員外嚇得渾身直哆嗦,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就在這時那女人突然開口說話了:“趙員外,您還記得我嗎?”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驚啊,連忙問道:“你……你是誰啊?”
“您真是貴人多忘事啊,當年您侵占我家的田地,害得我們母子流離失所,您不記得了?”女人的聲音,陰森森的,像是從地獄里傳出來的。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悔啊,連忙說道:“記得記得,是我錯了,是我錯了。您……您別來找我啊,我已經改過自新了,我做了好多善事呢。”
“善事?哼,善事能抵消你犯下的罪孽嗎?”女人的聲音,越來越冷,越來越可怕。
趙員外嚇得連連磕頭,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我錯了,我錯了,您饒了我吧。”
就在這時突然一陣風吹過,窗戶“吱嘎”一聲關上了。趙員外心里頭那個怕啊,連忙起身,走到窗前一看。這一看啊,窗外啥都沒有了,連個人影都沒有。
他心里頭那個嘀咕啊:“這……這是咋回事兒啊?”
第二天趙員外就病了,高燒不退,嘴里不停地念叨著胡話。鎮上的大夫啊,看了一個又一個,都說這病,治不了,得請道士來瞧瞧。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怕啊,連忙讓人去請了鎮上有名的道士——張三豐的徒弟李四爺。
李四爺一來啊,就先圍著趙府轉了一圈,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啥。轉完圈后他來到趙員外的床前,一看趙員外的癥狀,心里頭就明白了七八分。
“員外啊,您這是被邪祟給纏上了。”李四爺說道。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悔啊,連忙說道:“道爺啊,您可得救救我啊。”
李四爺嘆了口氣,說道:“這事兒啊,還得從您當年侵占的那塊田地說起。那塊田地,原本是一塊風水寶地,被您侵占后風水逆轉,邪祟之氣趁機而入。您雖做了善事,但罪孽深重,那邪祟之氣,哪是那么好對付的?”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怕啊,連忙問道:“道爺啊,您有啥辦法嗎?”
李四爺沉吟片刻,說道:“法子嘛,倒是有一個,但得您親自去辦。”
“啥法子?您說您說。”趙員外連忙問道。
“您得找到當年被您害得流離失所的那對母子,誠心誠意地向他們道歉,求得他們的原諒。只有這樣,那邪祟之氣,才會消散。”李四爺說道。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悔啊,連忙點頭答應。可這事兒啊,哪是那么好辦的?當年那對母子,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人海茫茫的,去哪兒找啊?
但趙員外是個有恒心的人,他決定,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那對母子,求得他們的原諒。于是啊,他變賣了家產,帶上幾個隨從,踏上了尋找那對母子的征途。
這一走啊,就是整整三年。趙員外啊,走過了千山萬水,問過了無數人,但始終沒有那對母子的消息。他心里頭那個急啊,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他們面前去。
就在趙員外快要絕望的時候,一天他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里,遇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個人啊,正是當年被他害得流離失所的那個孩子,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
趙員外一看,心里頭那個激動啊,連忙上前,一把抓住了那小伙子的手,說道:“孩子啊,我終于找到你了。”
那小伙子一看是趙員外,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問道:“您……您是趙員外?”
趙員外連連點頭,說道:“是我,是我。孩子啊,當年是我錯了,我侵占了你家的田地,害得你們流離失所。我今天來,就是來向你道歉的,希望你能原諒我。”
那小伙子一聽,臉上露出了復雜的表情。他沉默了片刻,說道:“趙員外,事情已經過去了這么久,您又何必再提呢?”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急啊,連忙說道:“孩子啊,你不原諒我,我這心里頭難受啊。你就行行好,原諒我吧。”
那小伙子嘆了口氣,說道:“好吧,趙員外,我原諒你了。但您要知道,這世界上,有些事情,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您以后啊,還是多行善積德吧。”
趙員外一聽,心里頭那個激動啊,連忙點頭答應。他向那小伙子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轉身離去。
回到鎮上后啊,趙員外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他不再貪圖錢財,而是把剩下的家產都捐給了窮苦的老百姓。他整天樂呵呵的,見誰都跟親人似的。鎮上的老百姓啊,都夸趙員外是活菩薩轉世,積德行善的好人吶。
而那邪祟之氣呢,也真的就這么消散了。趙員外再也沒有做過噩夢,身體也越來越好。他每天都開開心心地生活著,就像回到了年輕時候一樣。
這事兒啊,后來就成了鎮上流傳的一段佳話。人們都說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趙員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大家一個道理:做人啊,還是要多行善積德,千萬別干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