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端午節越來越近了,大家是怎么安排假期的呢?今年的端午節連休3天,而且不用補休。有沒有打算回老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的呢?一提到這個節日,你是不是就會想到吃粽子,劃龍舟?但其實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掛艾草。
這個習俗由來依舊,文人墨客對其記載也比較多,比如陸游《乙卯重五詩》:“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它就描繪端午佩戴艾草的場景。蘇軾《六幺令·天中節》也有相關的記載:“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展現艾草與民俗活動的融合。
那么這個習俗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最早據傳是唐代黃巢起義期間,黃巢曾以艾草為信物保護百姓,后演變為端午掛艾的象征。
后來隨著發展,掛艾草,還被認為是驅邪避疫的一個做法,農歷五月(毒月)氣候濕熱,蚊蟲滋生,疫病易發。
艾草因含揮發油(如桉葉素),具有抗菌、驅蟲作用,懸掛于門楣可凈化空氣、阻擋邪祟。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里就說的很清楚了,掛艾草的目的,就是用來斬除邪祟。
但是你知道嗎?掛艾草它也是有講究的,5月31號端午,記得“艾草三不掛,掛了快拿走”,掛艾草有啥講究?
艾草一不掛:雙數艾草不掛
這個意思比較的簡單,就是在掛艾草的時候,要嚴格選擇好數量,不能選擇雙數,而應該選擇單數,按照人們傳統的一個思維,萬事萬物分為陰陽兩個方面,單數為陽,雙數為陰,所以這個時候掛艾草,要掛單數,不能掛雙數。
艾草二不掛:枯萎的艾草不掛
這個也比較好理解,因為我們之所以掛艾草,主要是因為它的一個氣味,新鮮采集回來的香氣最濃,也最有作用,而枯萎的艾草,作用就沒有那么顯著了,一次我們在采集艾草的時候,也要趁早一點會比較好。
艾草三不掛:不正掛家里的艾草
很多人不注意,掛艾草的時候,也應該要注意一個選擇,那就是選擇倒掛艾草,根部朝上懸掛象征"福到(倒)家",同時延長香氣釋放時間。所以家里掛艾草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正掛著。
掛艾草的一個講究?
艾草也不是隨便亂掛亂放的,因為氣味比較的濃烈,所以在懸掛的時候,不能放在臥室,也不能放在孩子睡眠的邊上,一般都是放在入戶門的一個位置上,也就是正對著大門的一個位置。
另外懸掛在三個位置上比較好,一個是大門的兩側,還有就是窗戶邊上,另外廚房的門楣也可以懸掛艾草,在懸掛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紅繩捆綁艾草,并搭配菖蒲增強辟邪效果。
端午節就要到了,掛艾草的講究要提前知道,遵循老傳統,我們的日子也能更加的順順利利。最后,也是提前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