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悅漢
這次華東(主要是蘇州和上海兩市)之行,是緣于受金茂源集團(上市公司)兩位大股東(張梁洪及李旭江先生)邀請,去江蘇泰興縣出席金茂源環保工業園五周年紀念典禮,其后趁機游覽100公里外附近蘇州,才覺得此行收獲豐富。
泰興市只是江蘇省一個縣級市,總面積僅11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萬人,但在全國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市排名第20位,并和南京工業大學(南工大)進行多項合作;當前,泰興正在壯大新能源、新型食品、節能環保等產業;19家世界500強、全球化工50強投資企業在泰興落戶,培育了新浦化學、濟川藥業2個百億級企業,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世界“單打冠軍”產品23個。全市和工業區都綠樹成行,環境清潔井井有條,一個毫不知名的泰興市,它的發展壯大過程,可供港府高層參考。
剛巧泰興市距離蘇州僅130公里(約1個多小時車程,所以趁機去游覽蘇州,因為中國四大名園(頣和園,承德山莊,拙政園,留園),其中兩個(拙政園和留園)就是在蘇州。由于今次逗留蘇州時間倉促,所以只觀光拙政園和虎丘山莊。
中國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楓橋夜泊》,詩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唐代著名詩人張繼撰寫,至于蘇州在古時稱為‘’姑蘇‘是有一段頗長故事,就不在本文詳述。
蘇州,古稱吳郡,它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國十大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之一;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將蘇州贊譽為“東方威尼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則稱贊蘇州古城是“鬼斧神工”。唐宋時期,蘇州已經是繁盛的商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俗話,說的就是蘇州、杭州當時社會經濟發達,而蘇州的刺繡(蘇繡)、制扇、玉雕工藝全國領先,至今仍然暢銷國內外。
除了儒家學者之外,蘇州還孕育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散文家、畫家等。明代四位著名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被合稱為“明四家”,他們都在江蘇蘇州活動,因此又被稱為“吳門四家”。吳門畫派影響了明清四百多年的畫風。
“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中歷史最悠久的,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它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亦是江南私家花園的典范。該園占地78畝,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滿著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
整個拙政園可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園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內擁蘭雪堂、綴云峰、天泉亭、涵青亭等景點。中園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了三分之一,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園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另有倒影樓、留聽閣、塔影亭、浮翠閣等景點。在游覽完拙政園,感到它被稱為“名園”是實至名歸。
虎丘古跡中最著名的是云巖寺塔和劍池。云巖寺塔建于后周,被稱為“中國第一斜塔”(肉眼已看到塔已微斜)。劍池則可能存有吳王闔閭墓葬,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據歷史記載,康熙和乾隆下江南,必到此一游;因個人興趣,對園內一幅書法石碑墻甚感興趣,內有《臨濟正傳虎丘隆禪師碑》,目前拓本為趙孟頫書拓本,石碑墻亦有文徵明等大書法家字體。
此次游覽拙政園,幸好有當地一位資深(12年經驗)導游陪同講解,她生動描述拙政園和虎丘歷史,人物和各個園林特色,以及虎丘內各個精彩歷史故事,令我留下深刻美好印象。我住宿在蘇州中茵皇冠假日酒店,是一家五星級豪華酒店,緊鄰風景秀麗的金雞湖,不論日夜都可觀賞湖光山色,令我突然想作一首詩。
〈蘇州行〉
拙政園內勝景多
虎丘塔下閱史跡
蘇州秀美賞不盡
無限情懷又留痕
以前流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以為是夸大其詞,十年沒有去蘇州,這次舊地重游,更令我驚艷。早晚在‘’金雞湖邊蹓達,已是一種享受。蘇州沒有杭州繁華熱鬧,更顯得它的寧靜幽雅,引人入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