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處理家事糾紛案件,不僅關乎個人及家庭幸福,同時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近日,渾江區人民法院通溝人民法庭通過“共享法庭”,聯手心理咨詢師共同化解了一起變更撫養權糾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基本案情
王某與姜某系原配夫妻關系,育有兩女,王大(現年8周歲)、王二(現年3周歲),二人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兩個女兒由姜某撫養,王某每月支付5000元撫養費。此后,雙方因兩個女兒的撫養費及撫養權問題,多次訴至法院。王某于2023年起訴要求變更兩個孩子的撫養權,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后,姜某又起訴王某要求支付拖欠的撫養費,案件判決后,王某又提起本次訴訟要求只變更王大的撫養權。經過多次訴訟,雙方矛盾尖銳,難以調和。
庭審情況
通過庭審法官了解到王某與姜某離婚后,又再婚并生育一女,現年1周歲。王某為個體工商戶經營飯店生意,但因疫情原因,收入減少,每月支付5000元的撫養費壓力很大。同時王某認為姜某經常出去打麻將,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希望能取得至少一個孩子的撫養權,也可以少支付撫養費。姜某對王某的說法不予認可,稱兩個孩子從出生就一直跟隨自己生活,自己有能力照顧好她們,堅決不同意變更撫養權。
實地走訪
鑒于王某與姜某已經經過多次訴訟,依然不能化解實際矛盾的狀況,辦案法官決定轉換審理思路,不能一判了之。庭審后,法官通過姜某居住的社區居委會、鄰居、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學校,了解到姜某并未有將兩個孩子獨自留在家里的狀況,作為孩子的母親也積極參與孩子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實地調查走訪沒有查實姜某有不盡責的地方。最后,法官在姜某家里單獨與其兩個女兒進行了交流,在放松的環境里,兩個孩子明確表示要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兩個小姐妹一起長大,也不愿意分開生活。通過此次實地調查走訪,法官確認了內心的想法,但是如何能做通王某的工作,讓雙方息訴服判才是理想的訴訟結果。
專家助力
2024年6月,渾江區人民法院通溝人民法庭設立了白山市首家“家事共享法庭”,其融合了法院和婦聯的工作力量,依據群眾需求,提供菜單式普法宣傳、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法官通過共享法庭聘請的心理咨詢專家,經王某和姜某的同意,通過擺沙盤、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姐妹進行了心理測試,心理專家針對姐妹倆的撫養安置問題出具了心理調查報告,為法官的裁判提供參考。心理專家耐心地與孩子的父母溝通了孩子的心理狀況、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等,并從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對撫養權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法官也從法律的角度就撫養權向父母做了解說,在心理專家和法官的耐心勸導下,王某終于同意放棄變更撫養權,姜某也理解了王某的壓力和負擔,愿意在已判決的撫養費上做出讓步,雙方終于握手言和,同意調解。雙方均表示雖然兩人的婚姻結束了,但養育子女的路還很長,一定會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通溝人民法庭借助“家事共享法庭”,圓滿化解了這起變更撫養權糾紛案件,讓雙方握手言和的同時也保障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為今后化解家事糾紛案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渾江區人民法院今后將不斷探索利用“共享法庭”的新模式,讓共享平臺更好的服務于群眾,讓司法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溫度!
來源:通溝人民法庭
作者:郝冰
初審:陳惟男
復審:于滋鈺
終審:燕振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