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我軍抓了幾個日軍俘虜,有人問師長王勁哉該如何處理,王勁哉笑道:“拉出去綁在樹上,給新兵當靶子!”
1897年,王勁哉出生在陜西渭南一戶貧苦的農民家中,性格頑劣,十分膽大,故得小名“虎子”。傳言,王勁哉老家每到夜間常有野獸出沒,年紀尚小的他卻不以為然,還夸下海口,稱要獵狼。
王勁哉說干就干,他從獵戶家討到一副鐵夾,夜晚潛伏在叢林中,真獵到了狼。當王勁哉把一條熱乎乎、血淋淋的狼腿剁下扔到家人面前時,在場人無不震驚,王勁哉的爺爺當即大罵其為“瘋子”。
長大后,王勁哉“變本加厲”,雖作為長子,但他卻什么活也不做,整日游手好閑,父親被他氣得吐血,母親被氣得直哭。然而,王勁哉很快就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時逢亂世,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西安讀書的王勁哉經人介紹,進入陜西陸軍講武堂學習,他的“一身本領”在農家小院沒有施展之處,但到了部隊卻成了軍事人才。
畢業后,王勁哉到西北軍楊虎城部下,成了營長。在此后數次戰斗中,王勁哉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部隊中多稱他為“王老虎”。1932年,王勁哉晉升為旅長,成了楊虎城的親兵。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作為親兵,王勁哉甚至參與了策劃、發動事變的全過程。
解決西安事變時,在針對蔣介石去留問題上,王勁哉曾對楊虎城建議:“留這個軟骨頭作甚?不殺鬼子,只會窩里橫,我看留他無用,殺了便是。”
張學良、楊虎城并沒有聽取王勁哉的建議,蔣介石安全回到南京之后,王勁哉氣得破口大罵:“蔣介石為民族之敗類,留他誤我民族十年。”
西北軍接受國民黨改編時,王勁哉堅決不從,另立門戶,組建新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后,王勁哉帶領部隊先后參加豫東、武漢會戰等多場戰役。
臺兒莊戰役期間,得知李宗仁部被困,王勁哉放下昔日成見,立即帶領數千將士解救李宗仁于危難之中。后來,為抗戰大局,王勁哉投蔣抗日。
但蔣介石卻一直對王勁哉懷恨在心,投蔣之后,王勁哉帶領的128師經常被無故克扣軍餉。一怒之下,王勁哉再度“脫蔣”,帶領部隊進入江漢平原打游擊,開啟了抗戰中的一段傳奇故事。
當時,江漢平原治安混亂,王勁哉制定“先搞治安,再抗日”的方針政策,一個月內擊斃、關押了100余名頑劣之徒,當地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隨后,一批批抗日組織相繼成立,王勁哉帶領當地軍民搞生產,降賦稅,江漢平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在之后幾場與日軍惡戰中,王勁哉也不含糊,五年間共擊斃、俘虜日偽數千人,甚至還創下一場戰斗殲敵一千五百人日偽的輝煌戰績,以至于日軍聽到王勁哉的名字,都嚇得打顫。
對待日軍俘虜,王勁哉拒不服從“優待俘虜”的國際慣例,而是采取“以牙還牙”的報復性措施。
一次,王勁哉手下抓了幾個日軍俘虜,詢問他如何處理時,王勁哉頭都沒抬,淡淡地說:“拉出去綁在樹上,給新兵練靶子。”
雖說,王勁哉對日軍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可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則是經過了一個敵視、對抗、合作的過程,這與他受的教育和政治立場有關。
在江漢平原,王勁哉不僅打鬼子,還與新四軍作戰。直到1941年,王勁哉一來與蔣介石關系緊張,二來若一直與新四軍作戰,部隊會腹背受敵,再三考慮下,王勁哉決定與新四軍合作抗日。
1943年,日軍集結五萬大軍進攻王勁哉所部,最終128師不敵,全軍覆沒,王勁哉被俘。
蔣介石認為王勁哉已戰死,心中就算再不喜歡他,念在戰績,還是決定追授王勁哉為陸軍二級上將,授予一級青天白日勛章。
日軍認為王勁哉是一員猛將,若是為己所用,自然甚好。于是,王勁哉被俘之后,日軍將其關押在漢口,面對威逼利誘,王勁哉始終不為所動。
1944年,王勁哉又被押往南京,直到日軍投降,王勁哉才僥幸逃出。諷刺的是,此時的王勁哉被國民黨方面認定為逃兵,遭受多方面“通緝”。
萬般無奈下,王勁哉回到老家,決定到陜北投靠共產黨,毛主席得知親自回信,表示歡迎。到陜北后,王勁哉擔任陜西自衛軍縱隊司令員,于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后,王勁哉升任渭南軍分區副司令員。1951年,因種種原因,王勁哉被停止黨籍,任西北軍區參議,后又調任陜西政協任常委。1968年,王勁哉病逝,享年72歲。
縱觀王勁哉一生,可謂傳奇,當時在國民黨追授王勁哉的稱號之前,只有張自忠將軍曾獲得過這份殊榮,足可見王勁哉在抗戰中的貢獻。只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一些事,一些人只能由后人評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