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崇川區委書記胡擁軍在深圳有重要行程。
胡書記在深圳主要圍繞一件大事——舉辦南通市崇川區投資環境推介會。
圖源:崇川在線
11月13日,南通市崇川區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深圳成功舉辦。來自央企國企、行業龍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校院所、投資機構、行業機構的眾多代表們齊聚鵬城,共商發展大計。會上,億航智能低空經濟戰略合作項目、聲光電系統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等37個優質項目順利簽約。
情誼深厚
通商薈查閱資料后發現,早在2016年,南通基金產業園便隨崇川區政府赴深圳參加了“南通崇川(深圳)創新金融業交流懇談會”;2017年,崇川在深圳舉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環境推介會;2019年7月9日,南通崇川(深圳)投資環境推介會舉行;2020年10月22日至23日,南通市“崇川—深圳”民營企業家座談暨新崇川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圖源:崇川在線
去年11月19日,南通市崇川區投資環境推介會同樣在深圳成功舉辦,同日,深圳市江蘇崇川商會正式成立。并且,近一年來,崇川與深圳的相關往來愈發頻繁。
2月21日,崇川區舉辦招商隊伍能力提升培訓班暨2024“雙招雙引提質年”出征誓師動員會,崇川經濟開發區、港閘經濟開發區、南通市北高新區三大園區以及北京、上海、蘇南、深圳4個駐外招商分局被授出征旗,擂響了出征戰鼓,掀起了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
3月28日,南通市崇川區商務局朱鳳春副局長一行領導到訪創貿科技(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總部考察交流。
4月12日,南通市崇川區駐深圳招商局局長張星星、副局長賁鴻猷一行4人到訪華世界集團考察交流。
為什么是深圳?
44年前的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破土而出、迎風生長。44年來,地處長三角的南通,與位于珠三角的深圳緊密攜手、互動合作,不少南通人南下深圳打拼創業,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窗口”的發展貢獻了“南通之力”;而在南通的江海大地上,越來越多來自深圳的重大項目也接續落戶、迸發活力……
胡擁軍的致辭也給出了答案——他說,改革開放40余年來,深圳與南通攜手共進、情誼深厚,寓意深圳、南通緊密合作的深南路,是兩地融合發展的時代見證。崇川作為南通主城區,自古有“崇川福地”的美譽,是產業發展、創新要素、城市功能集聚度最高的“主板塊”,是長三角城市群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中心城區之一。
胡擁軍表示,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崇川各類優勢將更加凸顯,既享比鄰上海的同城效應,又具相對較低的營商成本優勢;既有主城共有的綜合功能,又有主城難得的產業發展空間;既是優美怡人的宜居家園,又是近悅遠來的創新創業沃土。真誠歡迎各位企業家把崇川作為布局長三角的首選地、把更多深圳伙伴介紹到崇川,共赴江海之約、共創美好未來。
招才引智
崇川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李建波以“遇見崇川?鵬程萬里”為主題,從區位、氣質、家底、服務、機遇等方面對崇川的投資環境進行了全方位推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深圳市檸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CEO肖巖,深圳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連偉,灰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皓坤等嘉賓作主題分享。
此次推介會也暗含著一個關鍵詞,即“招才引智”。
圖源:崇川在線
活動發布了崇川區招商引智載體“小紅書”,崇川(深圳)招商引智顧問工作站、崇川(深圳)招商引智聯絡工作站正式揭牌。活動還為第四屆南通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暨崇川區紫瑯杯創新創業大賽深圳城市賽獲獎選手頒獎。
南通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是南通市實施“人才強市”發展戰略的關鍵之策。自2022年首屆大賽舉辦以來,南通深耕江海英才品牌,優化活動平臺載體,拓展海外合作渠道,引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團隊來南通創新創業,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今天的崇川,正全方位引才聚才:聚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繪制人才地圖,舉辦“紫瑯杯”“海創杯”等創新創業大賽,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建立聯合引才工作站;緊緊圍繞“通才留通”“通才回通”,舉辦“萬名學子崇川行”、“崇川人才日”等主題活動;建設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持續擦亮青年友好品牌,實施“梧桐樹下”人才公寓供給三年行動,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住房保障體系;成立全市首家縣級人才創業基金,給予人才生活津貼、購房補貼,讓各類人才盡享政策紅利。
截至目前,全區共引進科技領軍人才360多人,培育入選國家級人才32人,省雙創團隊5個、雙創人才103人,市江海英才173人,省級以上人才數位居全省主城區前列。三年來,累計引進高校畢業生4.2萬人。
項目為王
據介紹,今天簽約的37個項目,包括11個產業類項目、17個科創類項目以及9個樓宇類項目,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主城區產業定位,必將為崇川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提供強勁支撐。
近年來,崇川區始終堅持產業興區戰略,樹立精明增長理念,瞄準高端產業,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產業生態體系。以“生材智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裝備、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初步實現鏈式集群發展。
好項目、大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區域競爭的重中之重。崇川區始終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頂天立地”的重大產業項目和“鋪天蓋地”的科創人才樓宇項目兩手齊抓,重大外資項目和央企總部項目并重招引,以高質量的項目之“源”支撐高質量發展之“進”。
圖源:崇川在線
去年8月以來,崇川開展“雙招雙引百日競賽”,比追趕超,持續掀起拼搶項目熱潮。主攻重點地區,不斷豐富招引路徑,強化駐點招商、資本招商、以商引商,成立上海、北京、蘇州、深圳四個駐外招商分局,設立外資招引專班。崇川經濟開發區、港閘經濟開發區、南通市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大園區,分別根據各自主導產業有針對性地建立相關招商團隊。
既要引得來,還得落得下。崇川經濟開發區打造4.3平方公里數智交通產業園,港閘經濟開發區建設7平方公里智能裝備產業園,市北高新區構建17平方公里生命健康產業園、6.75平方公里集成電路產業園……全區4個特色產業園、4個都市工業綜合體、16個科創產業綜合體、175棟商務樓宇,成為各類優質項目的“聚寶盆”。
去年,全區新簽約注冊5億元以上內資項目和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49個、總投資超350億元;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項目占比超九成,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比超六成,全市首只QFLP基金花落崇川;項目竣工率、轉化率為南通全市第一,連續8個季度在全市項目建設考評中扛旗奪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40%、61.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高出全市13個百分點。
“企業強則工業強,工業強則經濟強 。”胡擁軍曾說,回顧崇川發展歷程,深切感到中國式現代化崇川新實踐的每一塊基石,都鐫刻著廣大企業家朋友辛勤耕耘的汗水和足跡。希望廣大企業家朋友與崇川攜手同行,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堅守實業、辦好企業、爭創一流。崇川將密切關注企業“經營之難”,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之困”,努力實現企業“預期之穩”,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全力以赴為企業松綁減負,為創新破除障礙,為公平保駕護航,營造“如魚得水”、“如鳥歸林”、萬事好通的一流營商環境。
來源:崇川在線、崇川先鋒、通商薈往期報道、南通日報、江海先鋒、崇川新聞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