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城雷少 編輯| 小丸子
引言:打著P7系列的名義、產(chǎn)品力和性能方面“有+有-”的小鵬P7+,綜合市場競爭力究竟如何?能否從紅到發(fā)紫的小米SU7(參數(shù)丨圖片)那里,分食一部分客流?
新車上市之后較短時間內(nèi),訂單量的一路飆升,讓何小鵬大師兄“樂開花”連干幾杯酒的一片大好形勢,接下來半年乃至更長時間內(nèi),可否持續(xù)?
千呼萬喚,小鵬P7系列的最新力作——小鵬P7+盛大上市,三款配置18.68至 21.88萬元。
四年前是驚艷,如今是大幅降價再戰(zhàn)
與四年前P7的騰空出世、驚鴻一瞥、逆天改命有所不同,時隔四年,如今的小鵬P7+來的并不是“好時候”。
四年前,小鵬推出P7這款智能純電轎跑的時候,國內(nèi)的中型、中大型純電轎車細分市場,基本上還只有特斯拉Model3一枝獨秀,小鵬P7與比亞迪漢的高調(diào)亮劍,被視為國產(chǎn)品牌在中高級純電轎車市場,向特斯拉發(fā)起的第一輪沖鋒!
對于小鵬汽車而言,彼時P7這款車的推出與上市,更是有著逆天改命的光榮使命。
在P7之前,小鵬汽車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力,比同為造車新勢力三強/三傻的蔚來和理想,明顯要矮一大截。
靠G3上牌桌和面世的小鵬,相對而言屬于“低舉低打”,全然沒有蔚來和理想,第一款上市車型就直奔30萬以上高端市場的高端品牌范兒。
P7的亮劍,不僅在產(chǎn)品的造型設計上給了外界一種“驚艷”、“震撼”的沖擊感,而且30萬元上下的價格定位,也簡單粗暴地就將小鵬汽車的整體品牌形象與檔次感,狠狠往上推了不止一個臺階。
產(chǎn)品驚艷、營銷彈藥加滿,小鵬P7一炮而紅,成為了當時市場上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級明星產(chǎn)品。
P7的一戰(zhàn)成名,也才真正將小鵬汽車,推向了與蔚來理想同屬“蔚小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明星陣營,至少名副其實了太多。
當然,回過頭來看,后面幾年我們歷經(jīng)了疫情的洗禮、行業(yè)競爭格局的巨變,外憂內(nèi)患之下,小鵬P7整體高開低走,明顯爆款光環(huán)褪去,漸漸有些泯然眾人矣。
尤其后面更重磅的G9,由于“人禍”導致的沖高失利,G9的滑鐵盧進一步將小鵬汽車的整體勢能拖向了下滑通道。
此后遭受巨大打擊的何小鵬,不得不刮骨療毒、對內(nèi)實施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gòu)變革。
非常可惜遭遇人禍和滑鐵盧的G9
客觀來看,經(jīng)過過去這兩年多的變革與重整旗鼓,小鵬汽車的整體狀態(tài)與形勢,相較于兩年前以前,明顯要“精神”了很多!
如今的小鵬,肯定算是走出了深淵與低谷,但還不能算完完全全恢復到了昔日P7剛上市那會兒的,昂揚向上龍馬精氣神。
畢竟市場的競爭何其殘酷,商場如戰(zhàn)場,攻守勢的變幻往往就在頃刻間,小鵬錯失的那兩三年黃金機遇期,實屬可惜!
如果當時P7持續(xù)上量,G9不掉鏈子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保不齊小鵬汽車才是新勢力當中最耀眼的那顆星,說不準后面大紅大紫的理想L系,也不會后來居上獨領(lǐng)風騷。
但顯然世上沒有后悔藥,世事難料沒有那么多“如果”和“假如”。
定位低于P7,P7+主打空間與價格親民
以往不諫,來者可追。
站在當下來看,拋開去年初搞了個不溫不火的中期小改款P7i,時隔四年小鵬P7+再次殺到,它接下來所要面對的市場環(huán)境和競爭對手們,總體有了哪些變化?
首先,對于P7+這款產(chǎn)品,有部分媒體同行認為它只是名字上還沿用了P7系列,但其實它跟P7是截然不同的兩款車型,或者按照小鵬汽車的說法,全新的車型產(chǎn)品。
這個樂逗同學既認同,但也有些不是很認同。
因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當下及接下來一段時期里,如果考慮購買小鵬P7+,本質(zhì)上很多不明緣由的消費者潛意識里,是會把P+當成是P7的換代、或者說升級替代車型的。
正所謂,買新不買舊,小鵬P7+上市之后,價格更實惠,許多配置也升級為最新的、包括部分高端配置下放,此前在售主力軍產(chǎn)品P7i,自然而然淪為了“老舊車型”。
事實上,一段時期以來,小鵬P7i的市場銷量本來就比較一般,如今帶“+”號的P7+上市后,99%的消費者自然而然,要買也肯定首選P7+。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從平臺架構(gòu)及產(chǎn)品定位來看,P7+這款新的車型產(chǎn)品,確實又與P7/P7i老的產(chǎn)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換代”和替代車型。
四年前推出的P7是一款比較純正的純電四門轎跑車型,用的是“老平臺”,成本高但定位也較高,主打的是性能與運動,而且是有四驅(qū)的!
如今加推的這個P7+,盡管名字依舊沿用了P7體系,但采用的是G6同源的扶搖架構(gòu),通用性兼容性更好,但其實定位沒有老P7那么高。
所以網(wǎng)上有人將P7+視為G6的轎車版,或者干脆應該歸到子品牌系列MONA里面去,叫M07。
事實上,P7+的整體售價明顯下降了不少,從一開始的30萬級,降到了后面的25萬級,再降到了如今的20萬級(入門僅18萬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這個價格定位不斷下降的背后,除了行業(yè)大環(huán)境與競爭加劇之外,其實在成本上也做了相應的“減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P7+采用的是與G6通用的新平臺架構(gòu),好處也有,但定位其實沒有之前老款P7高,最起碼的老款P7同時提供兩驅(qū)和四驅(qū)版本,新的P7+全系均為后驅(qū)沒有四驅(qū)車型,動力性能明顯作了“減法”。
動力性能的“減配”,也導致從根本上P7+已經(jīng)不再是特斯拉Model3的勁敵,甚至也沒法與后來居上的小米SU7同臺競技,因為后者普遍以運動、性能著稱。
何小鵬亦師亦友的雷布斯推出小米SU7
當然這也是小鵬P7+的權(quán)衡取舍與無奈之舉,一方面真正的P7換代車型大概率明年也會上架,一方面如果不在成本上“做減法”,價格門檻一旦定到20萬甚至更高,P7+想要爆單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說相當?shù)男×恕?/p>
今時不同往日。
四年前小鵬P7橫空出世的時候,可以說驚鴻一瞥堪稱細分市場“獨一份”式的存在。
洋品牌能打的就一個Model3,本土品牌同價位同細分市場的比亞迪漢,一個是造型遠沒有小鵬P7動感時尚,一個是內(nèi)飾老氣橫秋、智能化體驗也不在一個維度。
四年后的今天呢,拋開銷量長期破萬的Model3、漢這對哼哈二將之外,雷布斯的小米SU7更是異軍突起一騎絕塵,還有什么領(lǐng)克Z10、極氪007、極越07等一大堆同樣主打智能與科技的新競品。
所以小鵬P7+能拿得出手、尤其消費者可能看重和買單的核心競爭點,無非還是一個價格更實惠,空間更大(加長加高采用掀背門設計),以及小鵬一如既往的智能化技術(shù)積淀與口碑。
對了,說到智能化維度,小鵬P7+其實某種意義上,同樣有做“減法”的嫌疑,全系不帶激光雷達了,成本又能省不少!
當然純視覺路線或許是大的趨勢,養(yǎng)毛出在羊身上,激光雷達一時半會成本還是不便宜。
所以問題來了,打著P7系列的名義、產(chǎn)品力和性能方面“有+有-”的小鵬P7+,綜合市場競爭力究竟如何?能否從紅到發(fā)紫的小米SU7那里,分食一部分客流?
P7+上市后的訂單喜報
新車上市之后較短時間內(nèi),訂單量的一路飆升,讓何小鵬大師兄“樂開花”連干幾杯酒的一片大好形勢,接下來半年乃至更長時間內(nèi),可否持續(xù)?
我們下一節(jié)繼續(xù)分析探討(未完待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