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的持續攀升,已連續四個月超過五成,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問題日益凸顯,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高昂的維修費用讓不少車主感嘆“買得起、修不起”,新能源汽車維修貴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1100萬輛大關。而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2041萬輛。可以預見,到2024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邁過3100萬輛的門檻。然而,隨著這批車輛逐漸步入“過保”期,尤其是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的質保期屆滿,車主們面臨著維修還是更換的兩難選擇。
以特斯拉為例,近期第一批車主集中更換電池的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一位擁有8年半車齡的特斯拉Model S車主透露,在電池出現故障后,售后服務中心給出的檢測費用高達7000至8000元,維修費用約16萬元,而更換電池則需超過22萬元。面對高昂的報價,車主們不禁質疑,新能源汽車的維修費用為何如此驚人?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維修貴的原因復雜多樣。一方面,技術瓶頸和人才缺口導致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車企通過設置技術門檻,如限制第三方服務商介入,牢牢把控維修定價權。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的高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隨著新能源汽車“過保”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面臨售后維修的困境。雖然不少車企推出了“三電終身質保”或“三電終身保修”的承諾,但這些權益往往附帶苛刻的前提條件,如必須使用原廠備件、必須在授權服務店維修等,限制了車主的選擇權。
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50.7萬輛和77.7萬輛。這意味著,今年和明年將有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面臨電池脫保問題。一旦維修或更換電池的費用超過車輛殘值,車主們將面臨換車還是換電池的艱難抉擇。
面對這一市場空白,車企、電池生產廠家和第三方維修企業紛紛布局售后網絡。以寧德時代為例,該公司不僅與博世車聯、途虎等維修連鎖合作設立雙品牌維修站,還面向全國招募售后服務代理商,已設立600余家國內售后服務站和200余家海外服務站。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市場布局下,新能源汽車維修費用依然高昂。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純電新能源樣本車型中,動力電池包單件零整比均值高達50.96%。這意味著,對于一般車主而言,維修或更換電池的費用難以承受。
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維修費用高的原因除了電池本身成本高外,還與車輛制造工藝、智能設備成本高、維修技術和數據不夠公開、渠道不夠社會化等因素有關。新能源汽車作為新出車型,各車型在市場保有車輛的占比均不高,導致相關售后配件成本分攤不足。
為了降低維修成本,業內人士建議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維修信息公開,避免技術封鎖和人為制造技術壁壘;二是放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流通渠道,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維修及理賠標準;三是加強市場規范與管理,營造良性的市場環境。
同時,車主們也應提高自身的用車素養和維修意識。通過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結構原理、掌握駕駛操作技巧及日常維護要點,降低非正常駕駛導致的人為故障和交通事故發生率,從而減輕維修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