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趙福林
歌頌駱駝刺
離開部隊已經(jīng)40年了,秋初再訪位于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廂根達賴上木井子的老營地。
營房已經(jīng)是殘垣斷壁,一片荒蕪、滿目瘡痍。目睹此景,老兵熱淚盈眶。唯獨駱駝刺呈現(xiàn)綠色,在風(fēng)的簇擁下?lián)u頭晃腦、擠眉弄眼跟我打招呼。一下子便驅(qū)散了我的孤獨感。就是這種平凡而偉大的生命體,曾經(jīng)和我們朝夕相處,共同守衛(wèi)著祖國的北疆。
駱駝刺屬半灌木草本植物。它的莖直立,有細條紋,無毛或幼莖有短柔毛,從基部分枝;枝條平行上升,葉片互生,外形為卵形、倒卵形或倒圓卵形;頂部圓形,有短硬尖,根部楔形,全緣,無毛,有短柄;總狀花序腋生,無毛,花長在刺上,花萼鐘狀,被短柔毛,萼齒三角狀或鉆狀三角形,花冠深紫紅色,旗瓣倒長卵形,頂端鈍圓或截平,基部楔形,具短瓣柄,翼瓣長圓形;果線形,彎曲形狀。
駱駝刺沒有華麗的外表,矮小的身軀緊緊貼著大地,就像一位謙遜的行者。那細弱的枝條,在風(fēng)沙的無情侵蝕下依然堅韌無比,宛如戰(zhàn)士永不彎折的鋼鐵身軀,向著蒼穹挺立,彰顯著無畏的氣概。它的葉子,雖不似其他植物那般鮮嫩多汁,卻承載著對抗干旱的神圣使命,在烈日的炙烤下頑強地保持著生命的綠意,這綠意是它不屈精神的閃耀光輝。
駱駝刺,是沙漠的守護者,更是精神的豐碑。它的堅韌、頑強、不屈和奉獻,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它默默忍受著惡劣環(huán)境,從不抱怨,為路過的駱駝提供食物,為荒蕪之地帶來生機和希望。就像一位智者,用生命詮釋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同時,也是大自然譜寫的一曲贊歌,歌頌著不屈與堅韌,在風(fēng)沙中永不停息地吟唱,激勵著每一個在困境中前行的靈魂。
我們感謝駱駝刺在風(fēng)沙漫天、干枯裂唇的環(huán)境中,給我們水的象征和綠色的希望,并用生命陪伴官兵筑干城、守雄關(guān)。我試圖用詩歌來歌唱它!
駱駝刺頌
瀚海蒼茫駝刺立,
狂沙怒卷勁枝持。
纖軀若劍迎風(fēng)傲,
瘦葉如刀破日羈。
瘠土植根情愈壯,
炎飆?摧稈意難移。
平凡盡顯英雄氣,
堅守邊涯歲月詩。
本刊獨家原創(chuàng)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趙福林 甘肅定西人,1952年農(nóng)歷11日29日出生,1970年12月入伍,曾任戰(zhàn)士,文書、班長,排長、干事,股長、營政治教導(dǎo)員職務(wù)。1985年轉(zhuǎn)業(y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事廳,先后在自治區(qū)軍轉(zhuǎn)辦、人事廳公務(wù)員處、自治區(qū)公務(wù)員局工作。曾在部隊從事新聞報道工作,愛好寫作、鉆研詩詞,并有成品散發(fā)報刊。2013年退休。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