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最近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正在進行,所以來扯點閑篇。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相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現代體育而言的。民族傳統體育包括生活在中華大地各個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軍事、宗教等活動中形成的以健身、娛樂為主要目的的各種身體活動形式。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競賽項目賞析》
1953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在天津市舉行,共有13個民族395名運動員參加,是建國以來第一次民族形式的體育盛會。
(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
但這是一屆被后封的“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因為第二屆要等到1982年才在內蒙古舉辦,并且確認為4年舉辦一屆(其中兩次間隔為5年)。
(1982年,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1986年,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第四屆“民運會”在廣西舉辦,并且出現了會歌,就是那首我們非常熟悉的“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愛我中華》,歌曲吸收了廣西民歌的元素,由壯族歌手韋唯演唱。后來的民運會雖然每一屆都會改會徽會標和吉祥物,但這首會歌卻是被永久確定了。
(1991年,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海報)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歌)
大家看民族運動會特別有意思,其魅力主要也是來自于傳統體育所具有的生活生產氣息,以及較強的娛樂性和競技性。用大白話說就是,接地氣,既能看明白,也能看有趣,還能看刺激。我們接觸過的民俗游藝活動,很多也都可以被歸類在傳統體育項目中,比如武術、舞獅、劃龍舟等。
(圖/《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薈萃》)
除此之外,由于傳統體育是長期地理環境、生產勞作、生活社交等累積傳承的結果,傳統體育項目在不同族群會有差異,很多項目也可以對應不同的族群識別。
所以,盡管有一些項目是跨族群甚至是跨民族存在的,但我們在介紹的時候還是會帶上一個民族屬性。之前在《》里也提到過,繪畫表現眾多民族穿著服飾的方式多是歌舞,因為繪畫需要出現的情景,其次便是傳統體育。但表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所需要調度的人物、姿態、細節都更難,所以畫的人并不多。
介紹一本1977年出版的由劉秉江繪制的《民族體育兒歌》給大家(注:由于出版時間關系里面出現的兒歌比較有年代特色)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郵票 ?
2019年民運會上的搏克項目(蒙古族式摔跤)?
第三屆民運會上的藏族跑馬射箭 ?
民運會上的表演項目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郵票 ?
2011念民運會的秋千項目 ?
第一屆民運上東北區朝鮮族運動員表演跳板 ?
第十屆民運上的跳板項目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郵票 ?
第九屆民運會的高腳競速 ?
今年的民運會首次將攀椰競速列為競賽項目 ?
第十一屆民運會上的龍舟比賽 ?
今年民運會上的器械武術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郵票 ?
第四屆民運會上的速度賽馬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郵票 ?
1953年華北區代表馬瑞蘭表演步射 ?
這套圖繪制的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所以很多項目是對不上的。在項目方面,也不僅僅只局限于傳統體育,也有一些是表現兒童穿著民族服飾參與的現代體育,別有一番韻味。
兒歌部分把族屬基本也都點出來了,也可以參照一下當時畫家是怎么描繪各個民族形象的,以及平衡民族服飾與運動姿態之間的關系。
其實不僅是這套畫冊中的文字是有年代特色的,畫風也是,進入九十年代候這種福娃畫風就越來越罕見了。
(小學教學掛畫)
(80年代雜志封面)
而畫家劉秉江本人,其實也不是畫這種風格的,他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在北京地鐵19號線牛街站,前身是劉秉江和周菱在1982年為北京飯店創作巨型壁畫《創造·收獲·歡樂》,繪制了20多個民族的70多位人物,可惜后來被拆毀了。2021年北京地鐵19號通車時再現了這幅上個世紀80年代壁畫復興時的經典之作。
(北京地鐵19號線壁畫)
(壁畫原作)
從這個壁畫就可以看出劉秉江的風格和《民族體育兒歌》并不一致,只是大佬們能夠駕馭各種畫風,并且他在青海、新疆等地寫生多年,對民族服飾與民族藝術都有很深的積累,這也是目前許多只能看別人的少數民族形象繪畫作品才能進行觀察和繪畫的畫手所無法企及的。
(1973年劉秉江在青海藏區寫生)
今年民運會官網上的圖,明顯就是具有現在這個特征、由電腦作為工具進行的繪畫創作。這個高低很容易分,也很難分,時代有時代偏好,個人也有個人的歡喜。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貍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貍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