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對兄弟兩人將一幅古畫交給了鑒定專家讓其幫著鑒定,誰知,專家表示,這幅畫是贗品,不過可以為其尋找買家,最終經過專家運作以17萬元“騙走”乾隆真跡,轉手就賣出8700萬,最終法院判了。
01
2011年,國家興起了一場鑒寶熱,很多電視臺都在播放各類專家對古文物的鑒定。這引起了很多古玩家的興趣。
此時,在一處電視機旁,一對兄弟倆也正在目不轉睛的看著。
其中,一名叫做朱云(化名)的男人,忍不住詢問起來:
“哥,你說咱家的那個寶貴是不是文物啊?值多少錢呢?”
一旁的大哥聽到朱云的話語,不由道:
“誰知道,這還需要人家鑒定鑒定。”
聽到這里,朱云決定將爹媽珍藏的一幅畫拿到鑒定中心給看一下。
于是,他們也參加了一場鑒定活動。
而當時的鑒寶專家是劉巖。
當一身樸素打扮的朱云來到現場后,正好劉巖在一旁。
朱云對這位專家比較熟悉,畢竟在電視上經常看到。
劉巖也十分好奇朱云手里拿的是什么寶貝,于是上前熱情的攀談起來。
而朱云則小心翼翼的將人帶到了一邊:
“您來給找個隱蔽的地方,給相看相看。”
聽到對方這么說,劉巖直接將朱云領到了一間會客室。
“專家,您是行家,給看看這是不是真的。”
經過劉巖的觀察,內心不由大吃一驚,這何止是真的,簡直就是難得的真跡。
這是一幅《嵩陽漢柏圖》,據說是乾隆時期的一幅小軸畫作,十分珍貴。
這幅畫的價值可不低,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沒有幾千萬也有幾百萬了。
不過,劉巖轉了轉眼珠,看了看旁邊緊張兮兮的朱云,不由面色平靜道:
“唉,你這個東西模仿的還是非常逼真的,不過,卻并不是真跡,最多也就3萬元。”
聽到這里的朱云不由有些失落。
不過,劉巖接著道:
“如果你要是想賣,我也是可以收的,或者是我替你問問朋友,有沒有喜歡的。”
看到這位專家的熱情,朱云不由再次燃起喜悅之情。
于是,在劉巖的介紹下,一位朋友表示,他一直想要尋找《嵩陽漢柏圖》。
只不過,一直沒有尋找到真跡,如今看到這幅臨摹的如此高超,也是勉強接受的。
就當是睹物思情了。
于是,這位朋友也沒有含糊,直接喊出17萬元的價格。
朱云聽后,直接驚掉了下巴,感覺太多了。
他不禁上前詢問劉巖:
“這,是不是有點騙人啊。”
然而,劉巖卻表示:
“古玩市場就是這樣,這個自己不能夠從中說話。”
于是,朱云跟自家兄弟一商量,決定將字畫賣給這個朋友。
當他們拿著得來的17萬元,也是高興得無與倫比。
畢竟這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02
然而,讓朱云想不到的是,在一次觀看電視節目中,當看到展現的一幅畫時,直接驚呆了。
顯然,電視上展示的就是自己的那幅畫,居然被專家拍出了8700萬元的價格。
看到這里,朱云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
于是,將這件事情趕緊告訴了自己的哥哥。
朱云兄弟兩人立即找到了劉巖,詢問對方怎么回事。
然而,劉巖卻表示,這件事情跟自己沒有關系,稱他們之間的交易屬于個人行為。
而朱云兄弟不服氣,認為是劉巖與對方故意串通一氣。
于是,一直訴狀將劉巖告上了法庭。
然而,在法庭上,劉巖卻依然表示,這個交易與自己無關。
然而,朱云卻表示:
“正是因為劉巖是專家,所以才會讓自己相信對方的話,也經過對方朋友的相識,才將畫賣了。”
雙方之間各說各有理。
而專家更是一口咬定,交易是兩者相互自愿的,自己并沒有從中干涉。
聽到這里,所有人也是十分茫然。
為了將此事曝光,朱云甚至請了記者,將這件事情給徹底公之于眾。
時隔幾年,這件事情因為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所以根本無法對劉巖進行定罪。
而買家也表示,自己當時是雙方自愿。
經過幾年的官司,這件事情依然不了了之。
不得不說,這件事情也給很多人提了一個醒。
作為古玩愛好收藏者,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喜愛,如果真的僅憑專家的一張嘴就判定,那么無疑會吃大虧。
所以,古玩市場還是有風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