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朝時,有一次大臣解縉和胡廣一起陪著明成祖吃飯。明成祖仔細端詳二人,聽著他們相同的家鄉口音,就對他們說道:“你們二位都是吉安人,又在一起長大,以前是同學,現在同朝為官,解縉已經有兒子了,胡廣,你把你家閨女嫁給解縉的兒子為妻吧!”
胡廣一聽,連忙頓首說道:“陛下,我的妻子現在正懷著孕,還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朱棣笑道:“你放心,一定是女孩!”
后來,胡廣的妻子果然生下一個女孩,兩家孩子的婚事也就這樣定了下來。
說起來解縉和胡廣還真是淵源極深,兩個人不僅同鄉、同學、同朝為官,在為人處世上也有著驚人的相似。當年,朱棣以燕王身份靖難,率領大軍攻打南京城時,解縉和胡廣在城池還沒有被攻破之時,都是好一番慷慨陳詞,紛紛表示一定要忠君愛國,絕不會向燕王屈膝讓步。
結果,言猶在耳,城池還沒有被攻破,解縉就飛快地跑出城去,向朱棣表達忠心,同時還順便向朱棣推薦了胡廣。胡廣呢,一聽到朱棣要召見他,馬上順從地前去拜見,恭敬地叩頭謝恩。
解縉塑像,圖源網絡
朱棣剛即位,正是用人之際,而解縉是有名的才子,胡廣則是庚辰科狀元,兩個人都是朝廷公認的飽讀詩書有才能的人,所以朱棣對他們十分重用,讓他們進入文淵閣參與機務,時常給予相似的贊譽和恩賜。
從解縉和胡廣的地位和學問來看,他們的子女締結婚約顯然是一樁美事,可以稱之為天作之合。可惜造化弄人,誰都沒想到這樣門當戶對的一樁婚事很快就遭遇了挫折。
雖然解縉和胡廣有著許多相似點,但是二人性格上的差異也比較明顯,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解縉比較仗義執言,略顯疏狂;胡廣則做事縝密,更善于自保。
解縉擔任內閣首輔期間,朱棣和他商議立誰為太子的問題。
朱棣本人更中意次子朱高煦,解縉卻強烈推薦長子朱高熾,最終在解縉的勸說下,朱棣同意立朱高熾為太子。
因為這件事,解縉被朱高煦深深記恨,從此朱高煦時刻尋找機會中傷解縉。在朱高煦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解縉終于以“無人臣禮”的罪名被逮捕入獄,后來被害身死。解家宗族老小都被流放到遼東,其中當然包括胡廣的準女婿解禎亮。
按照胡廣善于自保的性格,解縉入罪,解禎亮被流放,兩家的婚事應該就此終止,完全可以為女兒另擇佳婿。
可是,出乎胡廣意料的是,當他把自己想退婚的意思告訴女兒后,卻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這姑娘不惜割傷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薄命之婚,皇上做主,父親大人當面應承,悔婚的話我只有死而已!”
胡廣被女兒這決絕的態度嚇住了,從此再不敢提悔婚的事。
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途中,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
明仁宗即位之后,他感念當初解縉的擁立之功,于是下旨召回被流放在外的解縉家人,胡廣的女兒最終還是嫁給了解禎亮。
當初朱棣信口指婚,或許只是有意拉攏兩位大臣更好地為自己所用,根本沒考慮到兩家兒女的所謂幸福,沒想到造化弄人,榮華富貴如煙,解縉因為性格過于剛直而被害,解家淪落到苦寒之地,兩家地位呈懸殊之勢。
胡廣處事圓滑,本來想及早撇清干系,沒想到女兒卻是重情重義的人,最終還是成就了和解禎亮的婚姻,她的重情重義和老父親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在京城就引起不小的轟動。很多人贊揚姑娘的重情重義,其事跡得以被史冊記載,因此而流傳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