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洛杉磯道奇隊在系列賽第5場、一度落后5分的不利情況下完成大逆轉,以總比分4:1戰勝紐約洋基隊,豪取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年度冠軍,將隊史榮譽獎杯數量增添到了第8座。
Via Instagram@dodgers
這是全方位意義上的傳奇之戰,這兩支全球范圍內的頂流IP球隊先后交手12次,是MLB歷史上出現最多次的季后賽對陣組合,然而隨著聯盟版圖的快速擴張,賽制愈發復雜,雙方的強勢期又微妙地錯開,使得上次聚首停格在1981年——時隔43年,北美職業運動的格局都因此地震。
Via FOX
而放眼今朝,在福布斯2024年度的MLB球隊估值中,被廣義認可為美國體育運動乃至文化象征的洋基隊以75.5億美元繼續霸榜,而道奇隊以54.5億排名第二,兩大豪門不遺余力地以巨額投入引進頂級球星,被媒體先后詬病為The Evil Empire即邪惡帝國,這個本意暗諷財富壟斷市場的惡評,如今成為了雙方引以為豪的褒獎。
Via Statista
Via Pinstripe Alley
兩者陣容之豪華璀璨,也堪稱歷年之最,其中最為人矚目的無外乎本賽季因傷無法投球、卻創下前無古人的50本壘打+50偷壘神跡的大谷翔平,這個擁有世界體育史上最大合同的球員,正在相當可觀的范圍內掀起驚人風潮。
Via Instagram@dodgers
在國內的大眾輿論中,人們總是驚嘆近年來日本的體育發展宛如熱血漫畫的真人化,從卡塔爾世界杯上兩輪連續掀翻德國與西班牙,到身高172公分的河村勇輝奮戰在NBA賽場上,如今,大谷翔平已經隱約有了獲封“棒球第一人”之勢。
Via Instagram@dodgers
至少在同為黃皮膚的討論范疇中,大谷翔平的名字已經和“帕奎奧”、“孫興慜”、“姚明”并列,鑒于棒球運動中從不缺少愈老愈妖的傳奇,30歲的大谷翔平還有很明朗的未來。
Via Instagram@shoheiohtani
大谷翔平的“GOAT”被普遍杜絕神化的原因來自于棒球運動的特殊屬性。不同于足球、籃球有著明確得分作為情緒釋放點、或橄欖球常伴有激烈身體對抗以保證精彩程度的運動,棒球由層層規則疊加組成,目標也并不單一,缺乏多數觀眾需求的沖擊力。
Via Wikipedia
其次,棒球是一項矛盾的運動,一方面而言,它十分強調集體意識,個人的卓越偉大表現與團體勝利之間的必然轉化率很低,在足籃球中球星的硬解能力往往足以左右勝負,而在棒球中每一場對抗可以看做獨立的較量,因此24次入選MLB全明星的Willie Mays、25次入選MLB全明星的Hank Aaron,都各自只將一個總冠軍收入囊中。
Via Wikipedia
但另一方面,這也放大了棒球運動中的個人英雄主義,當你站在本壘時揮棒,擊出的這顆球是好是壞完全無可推諉,成則山呼海嘯,敗即口誅筆伐,那是一人面對全世界的殘忍游戲,但也是商業聯盟中回報率最可觀的造神計劃,即使投球、捕球亦如是。
Via Charlotte's Web
盡管15世紀的歐洲已經出現了棒球運動的雛形,但公眾更傾向于將其歸類于“美式運動”,原因無他,棒球的基因再典型不過。而MLB總聯盟的市值已經逼近800億美元大關,同樣也得益于美國本身可觀的運動群眾基礎。
Via Britannica
如同北美其余三大體育賽事籃球、橄欖球、冰球一樣,棒球本身同樣遵循“消遣經濟”的底層邏輯,即在物質生活得到充分滿足后,將其視為閑暇時光的打發時間手段,多數美國家庭將觀看體育賽事視作周末行程的必要一環,而對比賽結果并不抱有狂熱的關心。
Via USA Today
這樣自然又強大的經濟支撐與群眾基礎,在經歷北美棒球賽事轉播權費用愈發不菲后更加一飛沖天,以此形成了一個閉合的良性循環,城市代表球隊的擁躉信仰堅定,樂意為關鍵比賽掏腰包支付并不低廉的票價,贊助商嗅到商機、品牌尋求曝光率引發資本下場,外圈周邊IP盆滿缽滿,大球市們就更樂意打造銀河艦隊,締造傳奇,并開啟下一次循環。
Via Instagram@dodgers
2023賽季道奇隊上座人數平均超過47000人,在簽約大谷翔平的消息釋出后,2024對戰紅雀隊的主場揭幕戰的二手票價最低也達到了220美元,這就相當于兩千萬美金的利潤價值;加之2023年MLB球隊贊助收入累計達到15億美金,道奇又是聯盟中公認的豪門,必占一個大頭;且大谷翔平的道奇隊球衣48小時內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超越梅西轉會邁阿密國際的商業影響,三者結合,才能誕生10年7億美元的傲人神話。
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似乎更偏向于前者而忽略了“英雄”的分量,誠然,MLB所代表的棒球運動熱潮已經是高度成熟的產業,但大谷翔平這個球員的出現一樣是劃時代的。
Via Los Angeles Times
少年時期的大谷翔平就以“二刀流”模式訓練,即以投手及打者的身份同時登場;高中階段他加入花卷東高中并亮相甲子園賽事,寫下了9宮格“曼陀羅思考法”——將目標放在中間,剩下8格寫下方法,再依次延伸出8個9宮格,除去控球、球勁、體格等大眾很容易理解的硬性條件,還包括了“運氣”和“人品”等。
Via GQ
高中畢業后,大谷翔平加入北海道火腿斗士隊,以“二刀流”身份繼續精進,隨后2017年23歲時投身MLB,看似情理之中卻也耐人尋味,事實上,如果大谷翔平在日本本土再待上兩年,25歲時再效勞MLB球隊,他可以獲得3億美元左右的天價合約,但這好像完全沒有讓他動心。
Via Britannica
大谷翔平的專注程度似乎讓他無視了利益,他只是自然而然地憑借熱愛一步步邁向最高殿堂,進入MLB后同樣如此,被換下投手后會主動請纓去外野,比賽中也毫不吝惜去盜壘的精力,多數職棒選手會避免受傷抑或重視權益身價,但大谷翔平總是超越球隊要求,在做更多更好的事。
Via Instagram@shoheiohtani
甚至,對于10年7億美元的合同,大谷翔平愿意以Deferred Payment來處理合同中的6.8億美元,大幅降低他的年均薪資,從而給隊伍短期競爭窗口內的薪資騰出更多空間,簽約更多球員補強陣容,這就意味著,道奇將在2034-2043年間才開始支付這筆天價肥約中的大頭,前十年球隊只需每年支付200萬美元,大谷翔平同時不要求利息。
Via Instagram@shoheiohtani
所以“時勢造英雄”,英雄同樣必不可少。在職業賽事高功率商業化的今天,運動項目似乎流失了許多激情,當職業選手也在最高殿堂中擺出應付完成工作的姿態,上班打卡下班,工資績效獎金,比賽本身似乎都不再有吸引力。
Via The New York Times
無論大谷翔平能否以黃種人身份進一步在北美、日韓地區以外擴大棒球影響力,又無論他是否是棒球第一人、亞洲一哥,有一件事是板上釘釘的:他確實是一個優秀、卓越、幾近完美的運動偶像,作為一個符號、一個象征,他已經開始改變棒球這項運動。
Via Instagram@beatsbydre/@newbalance
商業價值帶來的沖擊和討論度,這個人物本身的故事性和戲劇張力,兩者缺一不可
在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WBC中,大谷翔平率領日本隊力克坐擁一眾美職棒選手的美國隊,再見三振,豪取MVP,賽后記者驚訝問道:我很好奇你究竟來自哪個星球?
“我來自日本鄉下,那里人口不多,青年棒球隊也很少。日本棒球一直在追趕美國棒球,我想對每個孩子說,只要努力,就能走上世界舞臺。”大谷翔平這么回答。
Via Instagram@shoheiohtani
事實上,在中國,棒球絕非刻板印象里的小眾與冷門,早在2003年,MLB就和中國棒球協會達成合作協議;2007年,MLB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辦事處,隨即便建設了中國首個棒球發展中心。但隨著2008年奧運輝煌之后棒球退出舞臺,所有故事又不得不從零開始。
Via MLB.com
一方面,MLB CUP青少年棒球公開賽的穩步開設奠定了基礎土壤,另一方面,國內流媒體對于相關賽事的線上轉播增量,也讓大眾翹首以盼:也許棒球會復刻世紀初斯諾克與網球的運行軌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民運動。
Via STN Digital
今年的總決賽對陣第三場,MLB在北美撞車NFL周一夜賽匹茲堡鋼人與紐約巨人的對決,收獲平均收視1364萬,巔峰1425萬,意料之外地壓制了橄欖球這項全美第一運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這個系列賽累計線上觀看人次為2300萬,社媒總互動次數52萬。
Via MLB.com
這個成績離不開MLB多年耕耘,也離不開道奇與洋基這兩大IP,同時成為棒球后續增進的一大考量:“NY”與“LA”兩個家喻戶曉的Logo,承載著棒球文化的周邊熱潮。
Via eBay
如果說Tenniscore還需要一個誘因走向大眾,那么棒球服、棒球帽組成的“Baseball-core”,早早已是時尚潮流語境里的常客。
Via Celine/Louis Vuitton
除此以外,近年來復古回潮、聲量高漲的球星卡亦與棒球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
Via Best Buy
知名卡牌公司Topps通過旗下即時定制球星卡支線Topps Now,在大谷翔平達成“50+50”之際發布Shohei Ohtani 50/50-2024 MLB TOPPS NOW?球星卡,定價11.99美元,限時24小時。
Via Topps
最終,Topps賣出653737張,再度創下Topps Now系列球星卡單卡發行量紀錄,狂賺780萬美元,同時,蘇富比拍賣會上大谷翔平的2018年Topps Chrome Sapphire新秀簽名卡以336000美元成交,高于預測價格2-3倍,成績令人咂舌。
Via Instagram@scctradingcards
一言以蔽之,無論國內外,棒球正在肉眼可見地正在加持著驚人的熱度與期盼,商業價值有目共睹,最后回歸的依舊是熱愛純粹——它充滿著偶然性與不確定,為這項運動賦予了最高等級的魅力。
Via MLB.com
在日漸復蘇的國內市場中,大眾更關心“在哪里打棒球”這樣切實的問題,MLB官方入駐抖音及小紅書平臺后,定期發布按城市劃分的場地推薦,也通過品牌代言人楊紫的號召構成了#MLB中國棒球場圖鑒等話題,以征集活動形式為地域氛圍打下基礎。
Via 小紅書@MLB美職棒大聯盟
而之于多數入門級別的愛好者而言,棒球如何能像后疫情時代大熱的輕運動一樣變得簡單易懂,或許是眼下最嚴峻的問題。
近年來愈發普及的運動餐吧、綜合運動館中,通過發球機擊打棒球是一個可行的解法,既將運動底層邏輯中的復雜規則模糊化,也以生活方式的形態達成更易出圈的目的,以此為媒介,在小紅書上,棒球主題下的娛樂、穿搭、休閑推薦在視覺效果上也更具備傳播力。
Via MEDIUM
另一方面,在官方發布的《中國棒球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5)》中,明確規定爭取在明年校園棒球3000所、業余俱樂部3000支,而在一二線城市的國際賽事場館建造方面,又分別定下了10000人座位與5000人座位的要求。
Via WEIBO@樹上種棵樹
除此以外,已經確認了的2025年中國相關的棒球賽事數量也較之前有著很明顯的增長態勢,在大眾未能太過關心的地方,中國棒球隊的首次U23世界杯之旅以第四名完賽,創下了歷史最佳戰績。
Via WEIBO@TEAMCHINA中國國家隊
中國棒球協會也因此啟動培養儲備計劃,為2026年亞運會、2028年及2032年奧運會做準備,棒球在中國的井噴,似乎只差最后一陣東風。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4.08.22
2023.10.06
2022.10.12
2022.12.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