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安全內閣有望批準一項由外國斡旋、以色列軍隊和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在黎巴嫩停火并脫離接觸的協(xié)議。(按:發(fā)稿時如此,停火協(xié)議已獲批,11月27日其生效)
最接近停火的一次
2022年加沙哈馬斯(Hamas)武裝越境發(fā)動針對以色列無差別目標的“10.06”襲擊后,以色列大舉攻入加沙。2023年10月,為策應盟友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開始大規(guī)模對以色列北部進行炮擊和火箭彈襲擊,造成當?shù)卮笈陨芯用衲线w,以色列軍隊隨即展開報復。進入2024年雙方?jīng)_突大幅升級,以色列相繼用各種手段清除多名真主黨高層,并趁勢于9月30日發(fā)動針對黎巴嫩的地面軍事進攻,而真主黨在一度混亂后也開始恢復和強化了對以色列目標的打擊力度和密度。
相較于以色列在加沙、甚至約旦河西岸的軍事行動,其對黎巴嫩的進攻因涉及一個國際公認主權國家主權,在國際間遭到更強大反對和近乎一邊倒譴責,甚至美國當局迫于觀感,也不得不擺出“調停”姿態(tài),先后多次試圖斡旋停火,但在以色列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的頑固面前均無功而返。其中9月26日的一次最令美國尷尬,當時美國自信已說服內塔尼亞胡,只等其“簽字畫押”并借赴聯(lián)大開會之機“官宣”便大功告成,結果內塔尼亞胡在內閣中極端強硬派成員強烈抵制下最后一刻反悔,不僅令國際社會深感失望,也讓早已提前宣布“大功告成”的美國尷尬不已。
此次停火協(xié)議草案由美國和法國外交官提出并穿梭各方進行調節(jié),期限為60天,在此期間以色列軍隊和真主黨將停止戰(zhàn)斗并均撤出黎巴嫩南部,其中以色列軍隊撤回國際邊界以色列一側,真主黨武裝撤至利塔尼河以北,雙方撤軍后的黎巴嫩南部將由不包含真主黨成員在內的黎巴嫩政府軍和聯(lián)合國藍盔兵填補空白。由美國擔任主席、包括法國在內的五國委員會將確保停火協(xié)議的遵守。
相較于此前流產的一系列停火草案,這項最新停火協(xié)議在形式上尊重了黎巴嫩主權和領土完整,且不論以色列、真主黨,都可宣稱自己“獲勝”(以方可宣稱“以色列北部居民安全威脅業(yè)已解除,真主黨遭到重創(chuàng)”,真主黨則可宣稱“以軍已被擊退,我媽捍衛(wèi)了黎巴嫩主權和領土完整”,且內塔尼亞胡本人在26日公開表示,只要以色列戰(zhàn)時內閣批準,他將同意停火協(xié)議,這是一力推動以色列不斷擴大戰(zhàn)爭的他迄今對停火最積極的表態(tài)。正因如此,國際社會愿意相信,如今是此番黎巴嫩沖突最接近停火的一次。
各方態(tài)度及接近停火的理由
屢屢信誓旦旦“停火即將實現(xiàn)”卻一再被內塔尼亞胡“跳票”的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和民主黨在很大程度上因此付出慘痛政治代價,不僅連累美國公信力和國際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主黨在剛剛結束美國大選中表現(xiàn)。如今民主黨執(zhí)政周期進入“讀秒”,亟待兌現(xiàn)一份“賣相”尚可的停火協(xié)議,好讓自己的四年執(zhí)政外交表現(xiàn),得以畫上一個差強人意的句號。
正因如此,已屆“美國首席外交官”生涯末期的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26日在意大利羅馬G7記者簡報會上表示,“我們正處于確保黎巴嫩停火協(xié)議的最后階段”,稱“盡管未達最后目標,但希望很快可以達到”;此前一天,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柯比(John Kirby)也透露“協(xié)議即將達成”。。在意大利,與會的G7外長發(fā)表聲明,稱“我們支持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正在進行的立即停火談判”、“現(xiàn)在是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外界曾預期,26日晚以色列安全內閣會議有望批準停火協(xié)議,但當天會議結束后,內塔尼亞胡在國家電視臺發(fā)表講話,僅表示“停火協(xié)議將提交內閣審議”。但他同時列舉了停火協(xié)議可以實現(xiàn)的一系列理由,包括“美國將允許以色列保持軍事行動自由”、“任何真主黨的挑釁都將受到以色列強力回應”、“停火有三個主要理由(‘伊朗威脅’、‘補充武器供應的機會’、‘分離戰(zhàn)線并孤立哈馬斯’,由于實在含混不清,就連以色列媒體也表示‘尚難清晰解讀’)”、“真主黨已被大幅削弱”,其轉而傾向于支持停火的意向昭然若揭。盡管包括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和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在內的內閣中極右翼小黨成員照例激烈公開反對,并拉上梅圖拉市長阿祖萊(David Azoulay,)、基爾亞特什莫納市長斯特恩Avichai Stern)(等以色列北部城市地方官幫腔,但上述小黨在以色列議會中議席寥寥,之所以屢屢“以小搏大”要挾內塔尼亞胡得手,是“吃定”后者不敢冒這些小黨退出執(zhí)政聯(lián)盟,從而令內塔尼亞胡及其利庫德集團有下臺風險,此次內塔尼亞胡早早“定調”,表明其已充分做好了萬一這些小黨翻臉的準備,只要不怕倒閣要挾,單純內閣或議會表決,僅占據(jù)幾個部長席位、議席一共不過8席的極右翼并沒有阻擊停火協(xié)議的任何把握。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警告聯(lián)合國特使亨尼斯-普拉斯哈特(Jeanine Hennis-Plasschaert,),停火后以色列將對任何違反協(xié)議的行為采取“零容忍”態(tài)度,并要求聯(lián)合國有效執(zhí)行與黎巴嫩的最終停火協(xié)議。
中東軍事分析家馬格尼耶(Elijah Magnier)指出,今年稍早幾次針對真主黨領導人成功的暗算令以色列領導層高估了真主黨的損失,低估了后者的持久力,“誤認為勝利十拿九穩(wěn),可以放手在黎巴嫩大干,內塔尼亞胡甚至一度借此提出了改變整個中東的目標”。但“52天狂轟濫炸和地面攻勢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取得的戰(zhàn)果甚至不及2006年戰(zhàn)爭的一半”,類似真主黨這樣的架構,個別領導層的傷亡并不足以永久削弱其活動能力,近幾周針對以色列目標的火箭和炮火襲擊密度大幅回升已再次說明了這一點,“意識到目標過高無法實現(xiàn)后及時止損是明智的,至少雙方都可自稱是勝利者”。
一些分析家進而指出,兩線甚至多線持久作戰(zhàn)對以色列不利,真主黨迄今強有力和持久的反擊令以色列國內反戰(zhàn)聲浪趨強,而美國即將上臺的特朗普(Donald Trump)雖提名大批親以派出任內閣及“西翼”要職,但從其近期言行分析,至少在支持以色列越境對黎巴嫩境內目標動武方面,特朗普很難讓美國走得比現(xiàn)在更遠,而除美國外,以軍堅持繼續(xù)在黎巴嫩境內動武,在國際間近乎“沒朋友”,“體面停火”對以色列有益無害,對內塔尼亞胡也是一種解脫。
黎巴嫩方面,親真主黨的議長貝里(Nabih Berri)在各方斡旋下業(yè)已松口,副議長布薩阿布(Elias Bou Saab)26日表示,“停火協(xié)議在黎巴嫩實際上已得到批準”,上周新任真主黨領導人卡瑟姆(Naim Qassem)也作出了同意停火的表態(tài)。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屢受兵革磨難的黎巴嫩亟待將息,真主黨遭受連番重創(chuàng),也樂意在“可以不認輸”的前提下讓武裝沖突告一段落。黎巴嫩外長哈比卜(Abdallah Bou Habib)表示,著以色列軍隊撤離,黎巴嫩軍隊將準備在黎巴嫩南部部署至少5,000名菲真主黨士兵。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也在內塔尼亞胡講話后呼吁國際社會“迅速采取行動”并“立即實施停火”。
盡管在中東仍有個別希望將以色列“拖住拖死”的國家不愿意看到停火,加沙和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則態(tài)度分化和微妙(一些巴勒斯坦人擔心停火會導致自己失去最靠得住的外援,從而不得不獨自面對以色列的暴力機器),但很顯然,傾向促成停火的聲音已是當前這一地區(qū)主流——就更不用說整個世界了。
停火并非一切
然而停火協(xié)議“落槌”的推延,尤其內塔尼亞胡親承愿意停火后,以色列卻對黎巴嫩境內目標發(fā)動迄今最猛烈襲擊,導致24小時內至少31人傷亡表明,即便停火協(xié)議達成并落實,也遠不能為中東帶來和平。
黎巴嫩方面統(tǒng)計顯示,自2023年10月至今,以色列的襲擊已導致黎巴嫩至少3768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死于最近兩個月,而以色列方面則損失了至少82名士兵和47名平民(以方統(tǒng)計)。鑒于敵對雙方都仍然“嘴硬”,迫于壓力和情勢不得不轉趨認同停火的內塔尼亞胡和其他利庫德集團高官為應付國內極右翼,正傾向于將停火協(xié)議解讀為類似早被撕毀的、以色列和哈馬斯近期曾達成過的短暫停火協(xié)議。很顯然,在雙方都有巴不得沖突延續(xù)、蔓延,認為自己可以趁火打劫的力量存在,在以方堅持“隨時恢復軍事行動的自由”,美方對此又一意袒護的情況下,任何擦槍走火都可能令停火協(xié)議變成廢紙一張,且一旦戰(zhàn)火熄而復燃,將迸發(fā)出更可怕的破壞力,且更難熄滅。
真主黨高級官員兼國會議員法德拉拉(Hassan Fadlallah)表示,該組織將在與以色列的戰(zhàn)爭結束后繼續(xù)活躍,包括幫助流離失所的黎巴嫩人返回他們的村莊和重建被以色列襲擊摧毀的地區(qū),這同樣表明,即便停火協(xié)議落實并得到遵守,問題也僅僅被掩蓋,而并未得到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