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編制內(nèi)的職業(yè)來說,職稱與薪資待遇以及上升空間有著密切關系。評職稱需要有工作成果作為佐證,發(fā)表論文算是其中相對常用的一種方式。《中國美術報》能用來評教師職稱嗎?正高級職稱很難評嗎?就讓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下。
一、《中國美術報》能用來評教師職稱嗎?
《中國美術報》算是藝術領域工作者與學者較為常用的,發(fā)表評職稱論文的渠道之一。《中國美術報》由我國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是國家級報刊,在業(yè)內(nèi)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如果是美術領域的教育工作者,是可以考慮通過《中國美術報》來發(fā)表教師評職稱文章的。在《中國美術報》上發(fā)表的成果,能夠等同于普通期刊。
二、正高級職稱評選難度大嗎?
在職稱改革后,中小學教師職稱的含金量也隨之提高,讓不少教師同僚們開始紛紛投入到職稱評選的隊伍中來。但相對的,評職稱的競爭壓力比以前也大了不少。尤其是正高級職稱,沒有突出教育成果很難被評選上。
三、為什么正高級職稱很難評?
光從學歷條件上來說,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在高級教師崗位工作滿5年以上。非大學本科學歷需要10年以上,而且還需要有有一定榮譽。雖然學歷要求看似不算嚴苛,但要熬到高級教師崗位,還要再工作滿5年,時間跨度就已經(jīng)很長了。
況且像人口較為集中的城市,很多中小學應聘的教師都有本科以上的學歷,競爭壓力會更加明顯。
再說說校驗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拿發(fā)表評職稱論文來說,會需要評選者作為第一作者發(fā)表3篇高水平文章。根據(jù)區(qū)域的不同,可能會需要其中有1-2篇發(fā)表在核心期刊上。剩下的,可以發(fā)表在普通期刊,或者像《中國美術報》這樣被視作普通期刊發(fā)表成果的刊物上。
四、沒有投稿渠道怎么辦?
不少剛參與評職稱的教師朋友,都會為煩惱投稿的文章被學術期刊拒稿。其實,像《中國美術報》這類刊期多的投稿渠道,投稿效率是要更高的。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稿件的通過率,我們可以嘗試通過“聚觀新聞推”這類專業(yè)平臺進行投稿。
我之前通過這家平臺給期刊投稿時,他們就建議過我給報紙投稿。在他們的協(xié)助下,從選刊、改稿到最后成功發(fā)表,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遠比我自己投稿要少,讓我能集中更多精神在提升論文的內(nèi)容質(zhì)量上來。
如果你想在《中國美術報》以及其他省級報紙期刊上發(fā)表評職稱論文,但時間又比較緊張,還是很推薦通過一些專業(yè)渠道做投稿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