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君
11月28日,中國航空流量的分布格局又被刷新了。
這一天,成都雙流機場迎來2024年成都第8000萬名航空旅客。這是成都國際航空樞紐(雙流機場+天府機場)年接待旅客數量,首次突破8000萬人次大關。
由此,成都也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內地第3個年航空旅客吞吐量挺進8000萬+俱樂部的城市,并躋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強”。
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在航空版圖上,哪些城市在升級,哪些在掉隊?
01
實際上,如果單論總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在去年,成都就已經超越廣州,成為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城”。
不過,從歷史來看,廣州先于成都,于2019年就跨過7000萬門檻。但到了8000萬門檻,成都則是后來居上,實現了逆襲。
要指出的一點是,目前多數頭部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都尚低于2019年的水平。
如廣州白云機場,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就突破7000萬人次。與此同時,當時成都雙流機場的吞吐量僅不到6000萬。
但2023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仍只有6317萬人次。而擁有雙機場的成都,總旅客吞吐量達到了7492萬人次。
2023年,成都也成為航空旅客吞吐量前四強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中,唯一超過2019年水平的城市。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就在前不久,上海、北京兩城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均已過億。這也是兩座城市,時隔五年重返旅客吞吐量1億+俱樂部。
同時,今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也有望超過2019年的水平。
單論機場看,今年航空格局還有一個重要變化,就是“第一機場”的霸主之位,產生了新的變數。
今年前十月,上海浦東機場以微弱優勢反超廣州白云機場,重新成為內地“最繁忙”機場。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廣州白云機場可謂一路開掛,連續四年霸榜國內旅客吞吐量第一。且一度成為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機場。
短期內,浦東機場與白云機場的“一哥”之爭,或將繼續。
02
繼去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反超廣州后,今年成都又成為第三個突破8000萬人次的城市,這與一個重要背景密不可分,那就是“雙機場”優勢。
事實上,目前國內航空旅客吞吐量前三強城市——北京、上海、成都,都已是“雙機場”配置。
相對來說,目前廣州依然為單機場,自然在總航空流量的競爭上處于不利地位。
當然,目前廣州也在開建第二機場,并預計2027年首期建設完工。
未來幾年,建第二機場還將是更多城市的行動。
如深圳日前就明確,支持惠州平潭機場打造千萬級區域性樞紐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與深圳寶安機場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重慶也在不久前官宣:重慶璧山機場已初步完成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預計將在“十五五”初期開工建設,力爭2030年建成投用。
此外,南京、鄭州、昆明、西安等,都有第二機場的動議和謀劃。
這也意味著,未來航空流量的競爭,注定將更加激烈。
03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的航空地位高?
今年8月,國家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提出加強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加快建設“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
其中,處于金字塔尖的“3”,為北京、上海、廣州,它們的使命是要強化國際航空樞紐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功能。
三大城市所對應的,恰好是國家的“北大門”、“東大門”、“南大門”。
緊隨其后的是7個需要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區位門戶復合型功能的城市:成都、深圳、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
這些城市的航空樞紐地位,也是國際性的,但更趨向于特定區域的國際化。典型如烏魯木齊、哈爾濱。
“N”則包括15個城市。
其中,這12個城市是要提升區域航空樞紐功能:
大連、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青島、武漢、長沙、南寧、海口。
還有幾個城市也被點名:
高質量推進鄂州等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運營,加快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天津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
其中,合肥是唯一被點名2次的城市。
總體上,這種梯隊定位,基本確定了各城的航空發展“天花板”。
04
不過,也不排除會有新的變化和洗牌。
如成都就已明確提出,建設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也即要向第一梯隊靠攏。
從目前成都在航空流量上已確立“第三城”的地位來看,這種目標應該是可以憧憬的。
值得注意的,就在不久前,四川印發了《提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能級 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其中為成都航空樞紐的發展勾勒了明確目標:
到2027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基本建成,航空第四極的地位更加穩固。
四個具體指標是:
年旅客吞吐量 1 億人次以上;年貨郵吞吐量100萬噸以上;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700萬人次以上;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30萬噸以上。
同時,也指出了需要彌補的短板:實施貨運補短強化行動。包括擴大國際貨運通道網絡;做強國際航空貨運基地;完善航空物流樞紐設施。
在2023年主要機場的航空貨物吞吐量排名中,成都雙流機場居第七,天府機場居第15位——航空貨運優勢明顯低于客運優勢。
因此,未來成都要繼續提升航空樞紐地位,實施貨運補短強化行動,很有必要。
對成都來說,正式晉升為航空第三城,還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那就是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雙機場”的正名。關于天府機場的一些爭議,應該可以少一些了。
而這,可能也將讓更多城市對于修建“雙機場”,有了更大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