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不少的網友們都在探討到底哪些學校屬于同質化院校,哪些學校將會在今后高等教育資源合并優化整合的時候被合并。
在我看來,同質化院校要分兩層含義來進行分析和理解。
首先,同質化院校是指單純從學校名稱以及學校類型方面來進行判定,這是同質化院校判定的第一個主要的依據。
例如,師范類院校就是最好判定的同質化院校類別之一。
因為師范類院校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學校名稱當中含有師范兩個字,而且開辦的學科專業當中大部分高校的師范類專業占比都比較高,這種情況就可以列為同質院校。
此外,除了師范類院校之外,農業、林業、醫藥等行業特色屬性比較強的高校也可以通過學校名稱和學校類型來判定是否是同質化院校。
但是,一般在一個省份當中很難出現2所或以上的農業、林業、醫藥院校。
對于這些學校來說,單純從學校名稱和學校類型來說是無法判定的。
因此,除了上述師范類型之外,其他類型的高校都很難通過學校名稱和學校類型來進行判定。
例如,現在遍地開花的理工大學、科技大學,都不可能通過學校名稱來進行判定。
因為你不清楚這些學校他們到底屬于哪個學科范疇和學科領域,他們改為目前的這個名稱之時,很多時候并沒有遵循原有的發展基礎和學科特色。
只不過在取名字的時候走了一個捷徑,選擇了一個叫得非常響的名字罷了。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同質化的判定,我們還只能局限于師范類院校,最多擴寬至農業、林業、醫藥類院校。
其他的院校的都不太好通過學校名稱及學校類型來判定。
其次,判定同質化院校最準確的標簽應該從這所學校所開設的學科專業來進行判斷,這是最具有標志性意義和可靠性的判定依據。
因為不管學校名稱怎么變化,其開設的專業學科以及主干優勢學科,如果都是相同的話,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判定這是同質化院校。
例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等工商管理屬性學科專業舉辦比較多的院校,雖然學校名稱不同,但他們所開設的專業卻類似,那么就可以判他們為同質化院校。
當然,可能有的人會說綜合性大學的市場營銷專業和理工大學、科技大學開設的市場營銷專業有各自特色。
但事實上,不管特色有多少,單純從同質化這個角度來區分的話,那他們就屬于同質化專業。
如果這些專業在一個學校當中占比有50%以上,不管這兩所學校命名有多大差異,那么就都可以判定為同質化院校。
就比如遍地開花的英語專業、計算機專業和法學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不管他們是在哪個大學所開設的,不管是單科性大學還是綜合性大學,這些專業的本質和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都是一樣的,他們所學的主干學科也萬變不離其宗,那就可以判定為同質化的專業。
這種專業過多的話,那就屬于要合并優化整合的對象。
當然,這個認定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外界很難單純通過簡單的查閱資料來了解,只有深入到這個專業中的師生去了解,乃至于繼續了解畢業、就業等方面,才能夠深刻的分析出結論。
但是,不管怎樣,我認為提出要對同質化院校和學科專業進行優化的這個政策方針就實屬不易了。
因為所以很多學校之所以會大批量開設英語,計算機,市場營銷,公共管理等專業的原因就在于這些專業在若干年前非常吃香,而學校為了提升和擴大學科門類數量必須要開設這些專業。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如果對他們進行合并優化整合,相當于就端了他們的飯碗,這種影響是非常大的。
具體如何落地如何推進同質化院校合并整合優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