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星期六,我為您整理了以下八條新聞
一、近日,2024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屆博覽會以“科技賦能,共享福祉”為主題,本展覽面積為2.2萬平方米,設置假肢及矯形器、聽覺言語康復等展區,300多家國內外企業、機構等參展。該博覽會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7屆,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該博覽會已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輔助器具產品和技術專業展會,在服務提升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水平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已收購秋糧1.2億噸,收購進度快于上年,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收儲進倉平穩推進。目前,南方地區中晚秈稻收購進度在4至5成,東北地區粳稻收購在2成左右;華北、東北玉米收購進度2到3成;東北大豆開始進入集中上量階段,收購進度一成半左右。下一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堅持分品種施策,統籌抓好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入市積極性,保障農民售糧順暢和市場平穩運行。
三、近日,今年我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投資10888.5億元,這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連續3年超萬億元。今年1-10月,全國實施水利項目4.54萬個,同比增長15.1%。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海河流域蓄滯洪區、湖南梅山灌區、海南昌化江水資源配置等38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一批在建工程加快實施。下一步,加快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資體系,為促進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四、近日,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8000萬人次。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中國內地第3個年航空旅客量超過8000萬人次的城市。天府機場現已累計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62條,其中客運航線50條、貨運航線12條,客運航線數量穩居中國中西部第一。未來,到2027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基本建成,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全國領先,航空第四極的地位更加穩固。構建起輻射全國、聯動全球的航線網絡,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以上,年貨郵吞吐量100萬噸以上。
五、由中國船舶大連造船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艘商用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11月29日在遼寧大連交付國外用戶。該船長約130米,型寬21.2米,一次可運輸7500立方米的液化二氧化碳。采用LNG雙燃料提供動力,滿足全球目前最嚴格的能效設計指標要求,是一艘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的國際先進船型。本船的交付證明了我國的船舶工業已經做好了為未來海洋碳封存提供各項運輸存儲封存裝備的準備,迎接這樣一個市場的到來。
六、近日,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會展中心已通過竣工驗收和消防驗收,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已具備投入使用。該項目位于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占地約13.88公頃,總建筑面積約78.5萬平方米,由主體建筑和配套建筑組成。項目正式投用后,將與國家會議中心一期連為一體,形成總規模超130萬平方米的會展綜合體,成為北京國際交往活動的重要平臺與窗口,與亞奧周邊業態深度融合,共同構建一個集會展、旅游、文化、休閑于一體的綜合生態圈,為中軸線以北區域帶來更加活躍和多元的區域氛圍。
七、近日,由中鐵建設承建的,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項目,最后一片索網幕墻預應力鋼結構桁架提升,標志著項目鋼結構施工完成,至此全國首個連續波浪形單層剛性懸垂網殼結構體系順利成型,全國最大波浪起伏連續焊接不銹鋼屋面造型初顯。該項目位于南沙明珠灣區靈山島尖,采取分期建設方式,當前啟動建設的一期工程涵蓋學術中心、科技館及部分配套設施,總用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35萬平方米,預計將于2025年建成。
八、昨日,南珠高鐵南玉段開始開通前的關鍵階段——滿圖試運行,預計年底具備開通條件。南珠高鐵南玉段西起南寧市南寧東站,東止玉林市玉林北站,正線全長193.31公里。運營后,將結束玉林不通高鐵的歷史,南寧至玉林的行車時間將由最快1小時44分縮短至約1小時,廣西高鐵路網更為完善,進一步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腳步,欣賞身邊的風景。無論是晨光中的露珠,還是黃昏時的晚霞,都是生活賦予我們的美好瞬間。記得給自己一個微笑,因為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對新聞有任何看法歡迎大家評論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