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時,部隊總人數86000人,因為是搬家式行軍,雇用的挑夫隊伍一樣龐大,所以有號稱十萬之眾的說法。這十萬人中有多少女紅軍,目前已不可考,但絕不是目前流行的說法,“一方面軍長征的女紅軍是30多個”,這是女干部的數字,真正的女戰士絕對不止這30多個的數量。下面本文從一些老紅軍的回憶錄中大致估算一下這個群體的人數。
一、參加長征女干部的數量沒有爭議
根據長征前中央婦女部部長李堅真的回憶錄,中央批準長征的女干部是34人,其中彭儒和賀怡因為丈夫留守蘇區,一起留下了。所以參加長征的中央紅軍女干部是32人。李堅真在長征前負責篩選女干部長征名單,這個說法非常權威。
女干部分三類:第一類中央領導夫人和中央直屬機關有領導職務的,由組織部決定,不用檢查身體,包括:鄧穎超、蔡暢、賀子珍、劉群先、肖月華、金維映、廖似光、陳慧清、劉英和李堅真,共10人;第二類在軍隊工作的女同志,由總政治部決定,不用檢查身體包括:康克清、李建華、邱一涵、周月華、楊厚珍、李伯釗、曾玉,共7人;第三類是李堅真擬定的名單,需要組織部審核以及檢查身體符合隨部隊行軍條件的,包括:鄧六金、吳富蓮、吳仲蓮、錢希鈞、李桂英、闞思穎、鐘月林、劉彩香、王泉媛、危秀英、謝飛、蔡韌湘、謝小梅、危拱之、左中農的愛人(姓名佚失),共15人。
名單是審慎而嚴格的,因為體檢不符合行軍條件的干部家屬很多,比如林伯渠、董必武、謝覺哉的夫人都沒有獲準參加長征。
二、參加長征的普通女戰士具體數量難以考證
中央紅軍長征的犧牲是巨大的,普遍的觀點是出發時86000,到了陜北7000,實際上這還沒有算上路途上擴紅的數量。要知道紅軍長征是一路宣傳、一路擴紅走下來的,據不完全統計在貴州、四川兩省擴大的紅軍戰士均達到10000人級別(參見《紅軍長征在四川》等書籍),加上湖南、云南兩省,保守估計中央紅軍在整個長征期間,新擴大的戰士數量超過2萬人。真正是九死一生,到達陜北的都可以稱為幸存者,經??梢钥吹浇?、福建籍的老紅軍回憶同鄉幾十人參加長征,到達陜北的十不存一、百剩二三,一路上的犧牲是巨大而慘烈的。結果就是,參加長征的紅軍普通女戰士,沒有一個能夠最終走到陜北。
幾年前,感動中國的故事——“半條被子”就是一則長征故事,發生在湖南省汝城縣文明鄉沙洲村。這個故事最初是重走長征路的《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在1984年11月初走到沙洲村,碰到徐解秀老人發掘出來的。羅開富被故事深深感動,他以《三個紅軍姑娘在哪里》為題在《經濟日報》頭版發表了。鄧穎超、康克清、蔡暢看完這篇文章表示: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徐解秀老人,要找到三位女紅軍姑娘和她的丈夫??上Ш髞碓?0年代那個資訊并不發達的年代,三名女紅軍的原型人物并沒有能找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最接近真相的考證是其中一名女紅軍是紅三軍團衛生員于都籍女紅軍張小妹。張小妹生于1918年,16歲和父親一起參加紅軍,父女兩人犧牲的時間事跡已不可考。
三、紅軍回憶錄點滴還原全貌
長征前形勢嚴峻,連干部家屬都不能完全隨軍,軍事顧問李德更是要求一個女同志都不帶,加上中央紅軍也沒有四方面軍那樣的女兵隊。所以中央紅軍的女戰士總體數量是不多的,主要分布在衛生部門,戰斗部門基本沒有,宣傳部門因為紅軍劇團主體留在蘇區目前也沒有發現女戰士。衛生部門主要是兩塊:各軍團衛生部一塊,總衛生部及紅軍醫院一塊,總人數大約在1、2百人的規模。
據《林偉日記》,1934年10月15日,“紅二十二師衛生部編余的女看護二十余人及一個修養連今天也來到軍團衛生部,后方部隊的輜重隊多達五六百人,都是要隨軍行動的。”1934年12月3日,渡過湘江后,在油榨坪,看到“我軍掉隊的衛生部同志們現在才來到宿營地,幾十個女看護員經過長途跋涉現在仍然支撐著隨部隊前進?!边@些信息說明在各軍團衛生部是存在一定數量的女看護員的。
在《紅旗漫卷長征路》一書中,老紅軍汪炳南記述了一位紅四團的女擔架隊長陳英?!罢碱I道州后的一天,汪炳南跟指導員正將一位重傷員抬上擔架,發現一位清瘦干練的姑娘,穿梭在救護隊伍里,后來才知道她是部隊的擔架隊長。陳英是背著家人偷偷參加紅軍的,年僅20歲,但已是4年軍齡的老戰士了,被委以擔架隊長之重任??上У氖?,這樣一位女英雄在一次河邊汲水時,失足落水犧牲?!?strong>這是長征路上為數不多的留下姓名的普通女戰士。
汪炳南是隨紅軍衛生學校(長征編組屬于紅星縱隊4大隊——總衛生部系統)開始長征的,10月底,因為形勢嚴峻,軍委把衛生學校兩百多位師生分散到各軍團。汪炳南與三十多位學員分到了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因此可以看出,總衛生部系統還有一些女戰士。但是需指出的是,看護員的主體不是女的是男戰士,多數是年齡較小參加不了戰斗的紅小鬼。
衛生部門因為要照顧傷員,往往落在行進隊伍的后面,在長征中極其容易被尾追的敵人趕上,一旦被追上,也意味著危險和生存的機率不大。例如在桂北的千家寺戰斗中,殿后的紅五軍團軍團部連帶供給、衛生部門,都被突襲,損失巨大。在長征路上,一旦掉隊就意味著生存的機會喪失,更何況是女同志。
長征路上,后來陸陸續續也加入了一些女戰士,比如在遵義參加紅軍的李小俠、在冕寧參加紅軍的彝族女戰士、過草地前參加紅軍的藏族女戰士。可惜的是,她們多數沒有留下姓名,也沒能走到陜北。僅以本文,紀念這些無名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