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馬斯克的問題在于,他過分相信個人的力量,卻忽略了歷史的演化根本不是少數人推動的,而是多數人決定的。對于這一點,教員同志在詩詞當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論述。
1:南非馬斯克不是呂不韋
美國大選后很多人都在將馬斯克比喻成呂不韋,但這是大錯特錯。呂不韋投資嬴異人是在九州天下五湖四海將統未統之際,如果要類比當今社會,那必須是等到全球天下七大洲四大洋將統未統之際,那還得在遙遠的未來。而現如今全球天下諸國分散,群雄并起,歷史背景更像是戰國初期。
也有人說G7=7雄,五常=五霸;這個類比雖然并不完全正確,但卻值得參考和參照。古有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英雄弄潮;今有大爭之世,百年變局,驕子爭鋒。
所以如果放在差不多的歷史背景環境下來參考,馬斯克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呂不韋所處的時代背景還很遙遠,而馬斯克所處的時代背景與蘇秦和張儀的時代背景更為相似。
蘇秦和張儀,均師從鬼谷子,都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謀略家,唯一不同的是,蘇秦投了趙國,而張儀投了秦國。蘇秦投趙,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之所以選擇趙國,則是因為當時趙國的硬實力非常強橫,以趙國為核心,打造戰國版G7,成功卡脖圍堵秦國長達十五年,被趙國封為武安君,等同于一字并肩王。
而馬斯克呢?這幾天很多人都說馬斯克干嘛不自己參選總統呢?因為馬斯克并不是出生在美國的公民,他不具備候選資格。所以馬斯克更像是一個縱橫家,而不是一個政客。縱橫家必須將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某一個政治實體,所以如何選擇就非常重要。正如當年蘇秦非常看重趙國的硬實力一樣,馬斯克也非常看好美國硅谷和科技領域的硬實力。所以南非人馬斯克從一開始就沒有將自己的抱負目標投向東方,而是抱著慕強的心態,直接選擇了當時他眼里唯一的硬實力霸主美國作為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目的地。
這個選擇將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
2:張儀做對了什么?
中國人常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背后深刻意義就是,無論你選擇了什么,最終都將付出相對等的成本和代價。戰國蘇秦之所以最終失敗身死,既是因為從他抱著慕強心態去選擇實現自身抱負之初,就注定了其攀附帶來的權力反噬;更因為他沒有看明白個人的力量,無法抵抗規律的洪流。
戰國時期的秦在硬實力方面雖然已經悄然崛起,但當時的秦卻并不被天下諸國所接受。甚至秦國一度被視為野蠻,不正統,不文明,暴發戶,破壞戰國普世價值觀的代表。因為秦率先打破了當時天下普遍流行血統貴族主義,率先開辟了庶民社會晉升通道,打破了土地和封位的壟斷兼并,這樣帶來的效率提升,是其他各國所注定難以復制的。
面對這個與戰國普世價值觀完全不符的秦悄然崛起,天下其他老牌強國其實已經隱約感受到了來自秦國崛起的壓力。但面對這種壓力,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老牌帝國固守自己的貴族利益,抱團打擊秦國;另外一種是老牌帝國進行內部自我革命,打破自身固有弊病,學習秦國,并超越秦國。
然而自我革命這條路,實在是太難走。在春秋戰國,并非只有秦國有改革家,其他諸國也都有過改革家,比如楚國的吳起等人。只不過吳起的改革措施因為觸動了太多既得利益階層,而老貴族們被設下埋伏,亂箭射死。諸國當中,類似的改革慘劇和教訓還有很多。
所以,蘇秦當時投奔趙國的選擇其實是:幫助老貴族們維護固有利益,并以維護文明世界的共同利益和戰國普世價值觀為抓手,形成卡脖圍堵秦國崛起的攻守同盟。約等于今天的CPTPP,北約,G7之類的架構,而蘇秦當時的職位就是約長;約等于CPTPP主席,北約秘書長,G7輪值主席等。
而張儀當時投奔的是被天下各國所排擠和卡脖子的秦國,看似這種選擇危機重重,但本質上卻順應了天下大多數人的人心。每個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本能,這種力量必然會成為席卷天下的大勢洪流,任何人為的合縱構筑,都難以抵擋。
周小平認為,如果我們把一個國家看成一個生命體,把每個人看成組成這個生命體的細胞,那么秦國當時的做法就是通過公平改革激發了每個細胞的活力,整個生命體的潛力被完全激活;而除秦國之外的六國則沒有進行公平改革,只有極少數既得利益細胞充滿活力,而大多數細胞則麻木消極,因此整個生命體都是萎靡不振的狀態。所以,張儀未必就比蘇秦聰明和有能力,但張儀卻選擇站在了大勢的一邊,選擇了一個舉國上下都充滿了團結、斗志和活力的秦國。
有時候,選擇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3:馬斯克的效率部和王安石變法
很多人都說,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志在精簡機構、勵精圖治、重振美國朝綱,但實際上馬斯克政治上并不成熟,甚至他的理想抱負比起中國古人都差得很遠。在王朝末年,并不缺乏各種試圖挽大廈將傾的弄潮兒,但成功的變法幾乎沒有,這其中有一些注定的因素。
馬斯克現在對自己這套為美國量身定做的“刮骨療毒”法十分滿意,躊躇滿志,信心滿滿;但如果他讀過王安石變法的話,恐怕就不會這么自信了。
北宋后期,各種積弊百出,土地兼并、官僚裙帶、階級割裂、過分壓榨、地方割據、朝廷衰弱,這些問題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壓倒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天下局勢已經到了如火如焚的境地,若不變革只能是死路一條。而當時在基層耕耘多年的王安石,則有一肚子的救國良方和實踐經驗。在地方上任職期間,王安石親眼見過地方上豪強劣紳是如何兼并土地,是如何發放高利貸,是如何讓民眾一步步走向破產和負債。因此,他的改革首先就是取締高利貸,然后打擊地方豪強。
王安石的變法,贏得了皇帝的贊賞,也被很多有識之士所稱頌。但問題是,這些變法都需要官僚系統去執行,可在官僚系統當中,又有幾個人愿意去執行王安石的變法呢?畢竟這些變法處處針對和削去的都是官僚們自己的利益,沒有人會愿意對自己動刀。
比如王安石看到,改革之前農民沒錢沒種子時,都是找地方豪強借高利貸,因此王安石就立法不準私人借貸,只允許農民向朝廷官方機構借貸。這聽起來是很好,朝廷官方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可以低息向農民借貸,但問題也正出在這里。北宋晚年,基本上所有官僚都是抱著千里當官只為財的想法入仕,很多官職都是買來的,甚至是家族通過各種代價和資源交換而來的,你讓這些官僚去干一件無利可圖的事,能行嗎?能干得動嗎?
所以,青苗法完全沒人愿意去執行。各地官僚反彈情緒很嚴重,要么故意用死種子、爛種子去借貸給農民,要么對真正需要借貸種子的貧農視而不見,卻故意強迫強制要求不需要借貸種子的富農必須借貸,反正王安石就算是三頭六臂也不可能監督得過來;因此沒過多久,這政策就被徹底玩爛,變得千瘡百孔,天怒人怨。而王安石意圖精簡官僚機構,壓制世家大族,啟用普通寒門和中下士大夫階層的一系列改革,也很快因為遭到整個官僚階級的瘋狂反撲而被迫終止,就連王安石自己一直很喜歡的兒子王雱也突然蹊蹺離世…
而今,馬斯克搞出的“政府效率部”無論是從頂層設計,還是從目標方向上來說,都不及王安石變法全面,頂多也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馬斯克的時間預期比王安石還要緊張得多。對他而言,能推動美國政府官僚系統人員改革的時間預期,滿打滿算也不足四年(王安石變法時間雖短,但時間預期卻很長,當時只要皇帝不死,就都是改革的預期時間。)。而四年時間預期,就算是用來改革一個只有幾萬人的大企業都略顯不足,更何況是改變整個美國這樣超級大國的全體官僚系統呢?這其中觸動的利益太多,面臨的死結很多,非一人之力能為之。
實際上馬斯克這個人的創業之路幾乎一直如此,其經常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出賣,趕走,他自己也經常和弟弟、股東之間互罵互毆;就算是特斯拉這家企業,原創始人和馬斯克之間的矛盾也大到兩人在辦公室大打出手,甚至差點鬧到要舉槍互射的地步。要知道,當時的特斯拉還只是一家不算太大的企業,在這么點人的情況下都鬧到如此不可開交,不難想象如果牽涉到的人數幾何式暴漲之后,會引發多大的矛盾和動蕩。關鍵是,美國的官僚系統腐爛已經不是一兩天了,幾乎美國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在這個系統當中分一杯羹,馬斯克想動這塊蛋糕沒問題,但問題是誰來幫他貫徹、落實和執行這些事呢?
啟用民間白丁新人?一群沒有根基的白丁新人,能推得動這些政策?恐怕最終也只不過是只能停留在紙面上。況且,就算你開除了一批老的官僚人員,新上來的恐怕也依然還是那些世家大族財團的人,根本沒有什么區別。
馬斯克的問題在于,他過分相信個人的力量,卻忽略了歷史的演化根本不是少數人推動的,而是多數人決定的。對于這一點,教員同志在詩詞當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論述:“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屩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馬斯克的效率部還是洗洗睡吧。
強烈推薦:中國竟有如此用心復刻宋代“古”牙膏的團隊,衛卿原漿牙膏,植物原粉原膏高達80%±的植物源,溫婉不刺嘴,愛牙齒更保護環境,點擊下方直接購買↓↓↓
↑點擊上方鏈接,4支裝更優惠↑
↑↑↑深度觀點分享↑↑↑
↑沒有孩子的民族,沒有未來↑
①:②:③:
平局 | 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注明
來自公眾號:zg5201949
?歡迎點擊關注作者?
大爭之世,大有可觀
同志們,筆者專注撰寫歷史、文化和深度戰略分析寫作。十年磨一劍,歸來仍少年。如看完覺得有收獲的讀者,懇請幫忙點亮手機屏幕最右下方的攢和在著按鈕,并點分轉到群和棚友圈擴散呼吁,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