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大興區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全面鋪開,在全區20個鎮街展開總分館制構建工作,并于當年完成建設任務。經過五年不懈努力努力,以北京群眾藝術館為龍頭館,大興區文化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中心為分館,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室為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制服務體系漸成規模,成為大興區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陣地。
2024年,總分館制建設工作以“培訓+賽事+推薦”的模式推進,結合市區各項重要活動、賽事,聯片組織分館骨干參加培訓,分階段下派教師重點提升。聘請知名專家授課,從基礎培訓到創作提高全方位提升基層文藝團隊的表演水平。文化館全年開展廣場舞、合唱、戲曲、書畫、曲藝等藝術門類課程,公益文化服務走進各分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等地,累計授課達2000余課時,直接服務約計3萬人次??偡逐^制建設工作在基層文化資源配置均等、服務效能提升、人才挖掘培養、滿足百姓需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化與提高。
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高級教師宋雯前來開展手語普及講座
作為總分館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興區文化志愿者分中心2024年度組織文化志愿者開展常態化場館服務,為來館群眾提供展廳講解、設施引導、便民服務,全年累計1460人次參與,服務時長達4380小時,為大興區文明示范區創建工作做出突出貢獻。文化志愿者們精心編排節目、書寫作品,參與市區的各項文藝活動當中,積極服務于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當中。此外,大興區優秀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也數次參與到市級重大文化活動的實施當中,在活動中展示了大興文化志愿者標準專業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服務能力。
“興在山水間 禮贊新時代”群眾文藝頒獎展演
下一階段,文化館總分館制工作將形成常態化的按需配送、多維度,多層級聯動開展活動;積極為分館提供對口服務、推動個性化建設,力爭挖掘打造一批特色分館。同步將加快大興數字文化館建設,對接國家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以科技賦能,補充總館、分館、基層服務點的文化供給質量,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躍度,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