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北京農林部鬧了一個大事,在部里擔任處長的“老干部”“老英雄”,在揚言經組織召喚,需離開北京去地方上任師長不久之后,于西安陜西省委與陜西公安局那里傳來了一封電報。
電報內容明確表明,這位共和國的“英雄”,抗美援朝中的“老戰士”是一個“國民黨特務”。此事一經爆出,整個北京都是一片嘩然。一位北京農林部的處長,一位老干部老英雄竟然是個特務?
騙術大師
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名叫李萬銘,是陜西安康縣人,生于上世紀27年。雖然時代動亂,但李萬銘家的小日子過的可算不上差。父母是當地的一個小地主,擁有土地的同時還學起了買賣,在當地開了幾家鋪子經商,生活搞得很不錯。家里除開他外,還有個與李萬銘同胎弟弟名叫李萬玨。
起初,李萬銘的人生過的順心遂意,并未有太多煩惱。只是在父親于生意上偷奸耍滑的影響下,讓李萬銘有了一些小偷小摸的壞毛病。他在學校多次偷竊,還私自改過成績單,被校長發現后,李萬銘也自是被直接開除。但是耐不住家中有錢,在父親的資助下,李萬銘仍是讀完了學業。
如果在這時,有人對李萬銘多加引導,讓李萬銘去找個正經營生,說不定也就不會有后面一系列的荒唐事情。但可惜的是,在李萬銘的人生中并沒有這樣一位貴人。他在畢業后就回到了家,與父親兄弟一起操持家業。在經商的過程中,也為李萬銘積攢了不少行騙的本領。
在44 年,安康縣銀行招收人時,李萬銘在父親的指引下替孿生兄弟參加了銀行的考試,讓李萬玨進了銀行工作。這次行騙算是首次將李萬銘在商業上的本領付諸于了實踐,極大增長了李萬銘在騙術領域的信心。
這一有信心,安康縣這么大丁點地方也自然是容不下李萬銘這尊騙術大師了,他在45年時告別父母,離開生活了十九年的家鄉。他選擇加入了國民黨的青年部隊,結束訓練后,李萬銘被分配到了昆明。
待到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開打時,李萬銘又隨軍隊去了沈陽。因為是軍隊里為數不多念過書,有文化的人,李萬銘在到了沈陽后被提拔為了文書。從底層士兵到了部隊文書,職位的上升,也給李萬銘的行騙打開了方便之門。
不過,與后面行騙的相比,李萬銘在國民黨軍隊初期的行騙就顯得有些小兒科。他利用職務之便,向國民黨政府多次提交軍人退伍申請,以此從國民黨政府那里要取這些士兵的退伍費。
一開始,李萬銘也確實從國民黨那里拿到了幾筆錢財,但隨著次數的增多,即便是國民黨也慢慢察覺出這人不太對勁。一查之下才發現,這手底下騙人都騙到老子頭上了!憤怒的國民黨政府立即將李萬銘押入了大牢,圖謀之后審問。
但還沒等著給李萬銘安上一個行騙罪名呢,他就被當時國民黨的一位高官從監獄中撈了出來。這倒不是李萬銘有什么厲害的背景,當時這位高官就只是單純的覺得李萬銘是個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在牢里待著可惜了。更別說,和國民黨高層比,李萬銘貪墨的這點退伍費可算不上什么。
不過這撈出來是撈出來了,原來的文書職位自然是不能讓李萬銘在當,這位高官接著就將李萬銘調到了后方醫院工作。而李萬銘,就在南京陸軍醫院安穩工作了四年,沒敢再犯。但1945年的4年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大家也都清楚。國民黨在歷經三次敗仗后敗退臺灣,與其他同僚選擇不同的是,李萬銘沒有選擇坐上去往臺灣的飛機,而是留在了南京。
不過,李萬銘這么做,倒不是因為他愛國,而是他發現了一個新的機會。
騙成師長
在國民黨撤退,新中國成立之后。李萬銘通過自己在從商時期積累下來的偽造印章的功夫,為自己偽造了一份南京中央大學學生的身份,并依靠這個身份考入了第二野戰軍軍事大學。在的學校中,李萬銘便時常夸耀自己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功績”,是軍校中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從軍校畢業之后,李萬銘也與其他同學一樣被組織上分配了地方上的工作。在其他戰士都奔向地方上努力工作時,李萬銘因為嫌棄地方條件貧苦,拒絕了前往。他像偽造自己南京中央大學學生的身份一樣,偽造了一封第二野戰軍事學院的信件,進入了江蘇常州政府,成了常州的一位科員。
到這里,按照一般上的想法,已經是達到了目的,可以收手了。可從小就不太缺錢,沒怎么吃過苦的李萬銘的志向自然是不僅于此。他在常州干了不到一周,就又私刻印章,給自己貼了一個第二野戰軍學院教育科長的職務同時,還安了一個解放戰爭致殘的履歷,要求蘇南公署給自己安排個工作。
讓李萬銘沒有預料到的是,蘇南公署在接收到信件后,還要求其提供相關的文件。本來就是一個冒充職位的李萬銘是既沒有資料,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在提交了臨時準備的資料后,直接被蘇南公署的工作人員識破,通知警方后將李萬銘押入了大牢,判了三年刑。
不過很顯然的是,李萬銘并沒有坐完這三年時間。在監獄待了一年后,李萬銘就在監獄中害了一場大病。因為本身犯得事情就不算太嚴重的原因,組織很快批準了李萬銘假釋的申請,讓其回到老家安康縣好好生活。從監獄出來后,李萬銘自然是沒有改過自新,他在回到陜西途中,就又用自己私刻印章的傳統藝能偽造了一封二野軍事學院的信件,寄給了陜西政府,要求政府為其這位“軍政副科長”安排一個工作。
在蹲過監獄后,李萬銘的偽造藝術也是來了一次“龍場悟道”。他總結了過往失敗的教訓,并苦思冥想,怎樣才能唬得過這些官員。真別說,這一年的悟道,還真讓李萬銘悟出了一點東西。他在寄給陜西政府信件得證明人一欄,直接填上了一堆國家級的領導。這種事送到地方政府去辦,誰會為了一個科員的位置去詢問這些大神?
總之,這封信件被送到陜西政府后,得到了陜西政府的批準。不僅讓李萬銘去了安康縣民政科當科員,還給他添了一個黨員的身份,并在一次紀念活動中,給予了李萬銘“人民功臣”得獎章。
嘗到成功得滋味之后,李萬銘的野心得到了進一步膨脹。他在組織送他去西北農學院進修時,用農學院的部分設備偽造了二野軍事學院的“軍事調令”,給自己添了一個團參謀長的履歷。
到了52年2月李萬銘離開了老家安康,帶著自己偽造的資料去了武漢,找到了中南局,要求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與先前相同的是,他在自己的履歷中也添了幾位高級官員,好讓這些基層官員不便過多過問。
如法炮制的李萬銘很快獲得了中南局方面的批準,他被分配到了中南局的農林部門。后來又因為自己偽造的抗日戰爭履歷太過耀眼,李萬銘又被農林部門從科員調到了中南農科所擔任上了主任。當年,作為抗日功臣,抗美援朝,解放戰爭功臣的李萬銘又被組織派往了蘇聯訪問,這一次訪問蘇聯的履歷毫無疑問又為李萬銘的履歷添了一份光。
他在回國后,又偽造上級的信件,借此讓農林部門將其提拔成為了處長。在此期間,升官的李萬銘也與一位名叫但琦的科員結婚,過上了事業有成婚姻幸福的日子。到了1953年,中南大區撤銷后,李萬銘依靠自己的“光鮮履歷”積累下來的關系混進了北京農林部,保留了處級干部的職位。至此,也算是讓李萬銘的事業達到了一個頂峰。
在北京期間,李萬銘為了保持自己戰爭英雄的形象,說話從來都是裝著口吃,走路架著雙拐,當作自己身上有傷的樣子。平時只要不熱,其也一定會穿著呢子料子的軍裝,時刻保持自己戰斗英雄的身份。
如果事情只到這里,李萬銘不繼續作妖,其很有可能會保持自己農林部處級干部的身份一直干到退休。但天有人工降雨,李萬銘在兩年后,也終于是對處級干部的身份有了厭煩。
他故技重施,搞了一封軍司令的親筆信,謊稱要去蘭州擔任師長,并商討一些秘密事宜。在農林部準備好機票后,李萬銘先是飛往了西安。這不飛不要緊,一飛就出了事情。
在西安期間,陜西的省委書記也特意過來接見了這位名聲極大的英雄。面對省委書記,李萬銘也依舊宣揚自己過去的功績,向周邊的人吹噓其偽造的履歷。卻不料,他功績中被屢次三番提到的底板二野軍事學院,這位省委書記恰好還呆過,不僅呆過,還是二野的政治部主任。再幾番詢問下,直接讓李萬銘露了餡,坦露了一切。
是不是特務?
從上面李萬銘的真實履歷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其基本上與國民黨沒有什么太緊密地關聯。就在國民黨的那幾年,還不知道干了多少偷雞摸狗的事情,指不定早遭國民黨記恨了。二一個,如果其真的是特務,也就不會那么蠢,在面對省委書記時仍胡吹大斂,最后落了一個露餡的下場。
不過,就算沒有省委書籍這一招,在李萬銘真去蘭州,混來混個師長的履歷后,也勢必會因為過于耀眼從而導致被嚴查,再露餡。其偽造的一生中本有多次能夠讓其過上讓無數人艷羨的生活,可最終還是因為貪欲喜迎了二十多年的牢獄之災。
但也是多虧了李萬銘的貪心,讓國家注意到了這么一號人物,并從此以后加強了政府的審查和法制建設,也算是為社會出了一部分好力。
(之所以這么去說,還是因為李萬銘在任期間,除開以傷員的名義吃政府的錢之外,從未貪墨過其他錢款,一切按照上面的吩咐辦事,也是算得上清廉又能,并未因為貪欲而給地方造成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