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建國后關押了上千名國民黨將官,比較有名的包括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王陵基等人。大部分被俘人員,接受改造的態度良好,獲得了提前特赦的機會。其中原軍統云南站站長沈醉,于1960年第二批特赦。他在功德林里面還是很配合的,前兩批特赦戰犯中,只有沈醉這一個軍統“大特務”,足見優待了。
但也正是在這個沈醉身上,圍繞“起義”還是“被俘”問題,有一段持續多年的爭議。怎么回事呢?沈醉是49年底在昆明被抓的,當時他就聲稱自己無罪,應當列為起義人員,而不是戰俘。然而當年云南國民黨軍起義時,主要負責人盧漢十分痛恨沈醉,也不認可他有“起義行為”,堅持將其列為戰犯,再后來沈醉就進了重慶戰犯管理所,1956年又轉往功德林,一直改造到1960年。
沈醉在功德林時,沒有再過多強調歷史問題了,畢竟他在軍統擔任要職多年,手上沾著我黨我軍同志的鮮血,再說什么也很難轉圜,唯一的辦法就是虛心接受改造。鑒于他改造期間的良好表現,1960年沈醉還真被特赦出來,成為政協文史專員。
既然已經重獲自由,那他在適當的時候就要講話、申訴了。七十年代末沈醉再次提出,自己有49年主動參與起義的證據,并且向有關部門提交。1980年經過初步認定,沈醉確實在軍統云南站內部的起義文件上簽了字,原件被找了出來,有沈醉的親筆簽名。并且他積極參與抓捕在云南的國民黨軍政要員,是有些功勞的,沈醉所言非虛。
也是在1980年,沈醉的行政級別和生活待遇有明顯提高,顯然相關部門,已經是在按照起義將領標準來對待他了。而到了四年后的1984年,最高法院也正式給了沈醉一個“說法”,裁定1960年對他的特赦“無效”。因為按照解放戰爭后期接納國民黨起義人員的政策,像沈醉這種情況,本就不需要進功德林參加改造,也便沒有特赦一說了。到這個時候,沈醉算是徹底成為“起義將領”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沈醉被關押改造11年呢?跟解放前的最后一任“云南王”盧漢,有很大關系。當年國民黨軍內部斗爭激烈,滇軍系統痛恨蔣某人、以及作為鷹犬的軍統特務機構。49年盧漢可能發動起義,老蔣也是早有防備,49年9月軍統便交給沈醉暗殺任務,讓他在必要時機動手解決盧漢問題。
沈醉早年干過不少暗殺勾當,跟我方也有舊怨,但他的思維很靈活,知道國軍已經難挽敗局,于是給自己留了后路。1949年云南起義前夕,沈醉在軍統云南站內做了部署,響應盧漢起義。但盧漢不知道細節、或者知道了也不予認可,只把沈醉當起義的絆腳石,重點設計對付軍統特務人員,將沈醉給“控制起來”。盧漢自然是起義功臣,在新中國政府的職務地位都很高;而沈醉則稀里糊涂成了戰犯,不得不長期接受改造。
但一是一、二是二。不管沈醉生涯中曾做了多少壞事,既然解放戰爭中有針對起義將領的優待政策,就得以此為準繩,一視同仁地執行落實下去。雖時隔多年,沈醉在八十年代被重新界定身份和待遇,還是沒有問題的。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