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3331天 】
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對感情忠誠,不亂來的伴侶呢?
有人說,要找條件比較優秀的。
但從近幾年的新聞來看,無論是明星、企業高管、還是社會地位很高的人,都有中槍的。
有人說,我努力提升自己,我優秀了,另一半就不會出軌了。
馬伊琍優秀嗎?吳越優秀嗎?章澤天優秀嗎?這貌似也是個偽命題。
那到底應該看什么呢?
很簡單,看性格。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能夠較為準確的體現一個人的內在。
那么今天就來聊一聊,不容易出軌的人,通常具備怎樣的特征。
1、有穩定自我
有的人只是外表看起來自信,但實際上很容易受他人影響。
比如,用物質包裝的自信。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跟自己的正常消費水平不匹配的,總是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
還有用無厘頭的行為包裝的自信。就像是大家所調侃的“社交牛逼癥”一樣。
兩者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穩定的自我,非常看重他人的看法,總有一種害怕孤獨,以及擔心無法容易集體的自卑感。
他們為了獲得一種虛假的自信,往往會選擇逃避問題。甚至在現有的關系外,重新建立一個看似完美的關系,并以此來獲得一種安慰:是伴侶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真正有穩定自我的人,不是因為多有錢,也不是社交能力多厲害,卻有敢于面對挑戰的勇氣。
他們遇到問題,不喜歡逃避,而是把事情落到實處,腳踏實地地去解決,在親密關系中也是如此。
他們愿意陪著另一半去成長和經歷,而不是遇到一點點棘手的事,就想著不合適,或者直接騎驢找馬了。
他們的內心比較強大,因為其自信來源于自身,而不是他人的評判。
所以,當對方一時間無法照顧到自己的情緒時,他們也懂得自我安慰,還能給予伴侶一定的支持和鼓勵。
這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需要珍惜的是什么,分得清孰輕孰重,也就無需在他人的身上尋找存在感。
2、關系中有界限感
有的人在關系中缺乏基本的界限感:我的是我的,你的也可以是我的。
與這樣的人相處,總是會覺得哪哪都不舒服,因為他們的行為是帶有侵略性的,并且還會向對方輸送這樣的價值觀:
“我要是沒從你身上撈到好處,那就是我虧了。”
他們的快感,往往是來源于過度占有欲的滿足。
在關于“出軌”“小三”這樣的帖子下面,總是會看到這樣的評論:“送上門的,不要白不要啊。”
這樣的人,可能在生活中就是缺乏界限感的人。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有的人明明家庭幸福,另一半體貼溫柔,但還是按捺不住躁動的內心。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少一個很虧,多一個不賺,總是想著越多越好。
而在關系中有界限感的人,習慣于把“你我他”劃分清楚。
表面上看,好像少了點人情味,但其實他們的內心有較強的自尊感、安全感和原則性。
在與異性交往時,他們會有相當明確的交往界限,比如什么話可以說,什么事堅決不能做。
心中有了邊界,才能主動遠離誘惑,從而避免掉進誘惑的陷阱中。
3、疏離型
疏離型的人,非常熱衷于獨處,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他們不想依賴別人,只想要自我滿足,所以會有意無意地降低自己的需求。當然,這也包括情感需求。
疏離型的人害怕過于親密的感情,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禁錮:一旦發現自己離不開誰,內心就會焦慮,變得沒有安全感,感覺失去了掌控感。
他們更加滿足于一段平淡且熟悉的親密關系當中。他們根本不想要犧牲自己獨處的時間,去滿足無關緊要的人的需求。
疏離型的人本來就有點害怕人際關系的束縛。擁有一個性情穩定的伴侶,對他們來說,足以。因此,出軌這種事對疏離型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好處。
從以上3點來看,對感情專一的人,往往是對外界需求不強的人。
在長期親密關系中,人怕的無非就是善變二字。而有能力滿足自我需求的人,品格的穩定性更強。
這樣的人,眼光也會比較長遠,很少為了一時的刺激,而放棄長久的幸福。
當一個人懂得自我欣賞,自我肯定,有一定的原則性和精神追求,就不會總想讓花花世界的聲音來左右自己了。
文 | 實用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